老字号的小故事:金氏骨科,薪火相传280载

在沈阳中街大东门附近一个居民小区内,有一家门脸并不显眼的中医诊所,上面挂着“金氏骨科”的牌匾。诊所虽不大,但每天前来求医问药的患者却络绎不绝。诊所坐堂女中医名叫金砚,来自于一个传承了280年的中医世家。作为金氏骨科的第14代传人,也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金氏骨科诊疗技法”的代表性传承人,金砚为我们讲述了这个近三百年老字号中医世家的故事……

金家的一口大铁锅

金家有一口很出名的大铁锅,专门用来熬制膏药,如今已传用了十几代了,目前这口大铁锅,以及当年熬制膏药使用的器具仍被保留在本溪的金家。

当年的金家膏药从火候到炉温、原料、仪器均有独到之处。民国时期,金玉相以家传秘方专制膏药,名“状元膏”“状本膏”,颇有功效,俗称“金大膏药”。当时曾有报纸对“金大膏药”的神奇疗效做过报道。

新中国成立后,在1958年举办的一场全市各行各业的技能大赛中,专门邀请金家参加。当时金家特地在本溪当地的中医院熬了一下午的膏药,急忙赶制出几百贴。金家膏药一亮相,不到一会儿工夫,几百贴膏药被抢购一空。

百年前,金家人靠经营膏药家业渐兴,并将熬制膏药的技艺世代口传身授下来。如今,其后人将金家膏药的熬制全过程做了全面的文字整理,以备后人学习,世代相传。

百年前的“百年老字号”

走近金氏骨科诊所,一块乌黑发亮的牌匾映入眼帘:百年老字号,老金膏药铺。金砚说,这块木质的老牌匾已历经五代人之手,最早使用这块牌匾的是她的祖太爷金成鼎。而到金砚这一代,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为啥100多年前的牌匾上就印着“百年老字号”的字样呢?金砚解释说,原来作为中医药世家,金家药铺已经有280多年的历史了。而这块老牌匾制作的时候,也就是100多年前,金家药铺就已是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字号了。

金家的故事要从清朝乾隆年间说起。

乾隆四年,金家兄弟俩携眷,从山东来到辽宁本溪安家落户,并在这里开了家药铺,行医为业。金家兄弟俩最擅长治疗骨折、损伤,并熬制多种外用秘制药膏,“老金膏药铺”就此得名。金砚的祖太爷金成鼎,一直秉承着家传的良好医德。当时,金成鼎每年都要到乡下行医,他特地盖了牲口圈养了马匹,每年夏秋时节,自己骑着马驮着器具和药材,一走就是两三个月,为家境贫困的乡下百姓送医送药,行踪遍及当时辽宁的众多地方。

历经几代人的努力,金家药铺的生意越做越大,并随之开枝散叶。1890年,当时的金家三兄弟各立门户,分别成立了三家医馆,命名为“文远堂”“名远堂”“陞远堂”。可谓是“荣庆祥分三堂,奠医基业三百年,医德望重名声远,文远一笔著春秋。”传承至今,金家十几代,代代行医,悬壶济世。金砚则是“陞远堂”的后人。

无私献出35种祖传药方

上世纪50年代,金砚的爷爷金玉相来到沈阳,在中街大东门附近开了一家骨外科中医馆。至此,金家“陞远堂”的这一支脉就在沈城扎了根。

金砚说,爷爷金玉相自幼对家传医术耳濡目染,很早就学到了一手治疗骨折、跌打损伤的真本事。他从小开始潜心研究金氏骨科的祖传医术,相传百年的金氏骨科诊疗技法,在骨外伤的诊断、复位、用药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金玉相只要用手一摸,即可诊断出骨之或断或碎,或离或脱。当年以家传秘方专制的膏药,对于跌打损伤更具神奇疗效。

来到沈阳后,金玉相更是积极参加中医学术交流,为沈阳的骨科医学发展献策献力。金砚给记者看了一个已泛黄破损的小本子,上面记载着90多种中医药的药方。她爷爷当年参加沈阳的中医进修培训学习时,学校动员学员们提供各种中医药药方,再经过专家的评定审定,最终将90多种中医药方整理成册,这其中就有35种是金玉相提供的中医骨科诊疗药方。金玉相深信,敝帚自珍在中医学研究中容易造成自我封闭,也使中医诊疗很难获得更广泛的认可。因此,他积极献出药方,与沈阳的骨科医学同行进行业务交流。金砚的大伯、父亲退休前也都在沈阳的医院从事骨科工作。

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的这家金砚金氏骨科诊所,金砚已独自经营了十多年。诊所里摆满了金氏一家获得的各种荣誉。2009年被选定为“沈阳老字号”、2011年被认定为“辽宁老字号”、2015年“金氏骨科诊疗技法”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天,都有很多骨病患者慕名前来找金砚看病,有的还专门从香港、台湾远道而来。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的她,如今已有近40年的从医经验。沿袭祖传骨科诊疗技法和药方的同时,金砚还结合系统中医理论和多年临床经验,不断充实新的医学知识和骨科诊疗方法。金砚说,在过去200多年的岁月里,金家的先辈们为中医诊疗作出了巨大贡献。她觉得“老金膏药铺”的百年牌匾能传至今,金家能世代行医至今,都和祖辈的医德家训密不可分。“医乃仁术,崇德精术。积金积玉,不如积德积识……”也正是这样的医德家训,让280年的中医世家至今屹立不倒,并继续前行,代代相传。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 王晓婷/文 安呈浩/摄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编辑 王沛霆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