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关节损伤脱位,小孩子最常见。骨科医生:父母们注意这3点

小孩子的关节脱位,一般就俩地方。要么是大胯(髋关节),要么是胳膊肘,而后者更为常见。孩子的胳膊肘脱臼,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孩子,尤其是2-3岁的孩子,而且女孩比男孩更容易胳膊肘脱臼[1,2]。

孩子胳膊肘脱臼在医学上叫「桡骨头半脱位」(Radial Head Subluxation, RHS),因为最常见于孩子被家人或保姆牵拉胳膊后,所以也被称为“保姆肘”或“牵拉肘”。除了被拉手拉胳膊弄脱臼外,孩子自己单手吊单杠或者翻滚时压到胳膊,也会引起桡骨头半脱位。

那么,为什么5岁以下的孩子会这样呢?

如果不慎发生了,我们普通人该怎么正确处置呢?复位后回家有什么注意事项?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孩子桡骨头半脱位的那些事儿。#真相来了#


1、不到5岁的孩子,胳膊肘为什么容易脱臼?

如果注意观察你会发现:成年人上肢脱臼基本都是肩关节,而小孩子基本都是肘关节。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5岁以下的孩子,桡骨头和环状韧带都还在发育过程中,这个时候如果胳膊肘在伸直状态下受到突然或大力的牵拉,如上图所示,一部分筋(环状韧带)就会滑到桡骨头上,而后滑入并卡在关节里[3]。而一般5岁以后孩子的桡骨头增大价值爱环状韧带变厚牢固,就很难再发生撕裂或移位了。

一旦发生桡骨头半脱位,孩子通常会因为疼痛而哇哇大哭,表现的比较烦躁,脱位的那边胳膊没法动,只能让好手托着脱位的胳膊贴近自己身体。


2、怀疑孩子胳膊肘脱臼了,怎么办?

首先,非常明确的一点:

除非是专业认识,否则不应该自己复位,也不要尝试活动孩子的手臂。应该立即带孩子就诊。


需要先强调的是:一定,要搞清楚孩子是怎么伤的,这非常重要。桡骨头半脱位,几乎没有摔伤这种暴力受伤时,几乎都是很轻的牵拉或者孩子自己体重挤压。而如果有摔伤或其他暴力史,而后出现的胳膊肘疼痛不敢活动,几乎不会是脱臼,而是骨折(最常见的就是肱骨髁上骨折)。


到了医院后,医生一般根据询问病史和查体基本可以确定诊断。如果不确定有没有摔伤,是不是拉胳膊引起的,就一定要如实在后面告知医生,因为骨科医生要根据受伤情况决定是否拍摄X光片,排除骨折。


复位这个桡骨头半脱为,专业的医生基本不会超过10秒。复位方法大致如下图,但还是建议非专业人士勿尝试。



3、复位后,回家有什么注意事项?

以前为了安全,很多医院可能都会短时间让孩子脱臼的胳膊悬吊固定制动,防止再脱位。我实习时,带教我的骨科老师也是这么教我的。后来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逐渐出现,如今新的理念认为:桡骨头半脱位复位后,无需对孩子加以限制或固定制动。

对于孩子和家属来说,唯一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再次牵拉受伤。

#清风计划#


参考文献:

1. Macias CG, Bothner J, Wiebe R. A comparison of supination/flexion to hyperpronation in the reduction of radial head subluxations. Pediatrics 1998; 102:e10.

2. Schunk JE. Radial head subluxation: epidemiology and treatment of 87 episodes. Ann Emerg Med 1990; 19:1019.

3. Kaplan RE, Lillis KA. Recurrent nursemaid's elbow (annular ligament displacement) treatment via telephone. Pediatrics 2002; 110:171.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