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机”为何难赢持久战

小米公司正式成立于2010年4月,是一家专注于打造性价比的智能手机企业。后又以手机为切入点围绕互联网电视以及智能家居生态链的建设。“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是小米公司的愿景。

国内手机厂商历年销量

首先看下国内主流手机厂商的历年销售情况:(数据来自网络)



从上图可以看出,小米是最先抓住智能手机风口的国内手机厂商。等到风口一过,小米就出现了大幅下滑,而华为、OPPO、VIVO依然持续在增长。

在互联网上一些“专家”分析小米2016年下滑的原因主要是:小米手机销量主要来自电商,没有做好线下的销售。最近两年小米之家线下店发展的如火如荼,但是从销量上看为什么还是和友商有很大差距?

大家都是从外部看小米,从市场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今天我从内部的视角来分析其中的原因,从长远发展来看可能大家觉得小米下滑是必然的结果。

内部看小米下滑的原因

首先说下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区别:领导者用通俗的话讲是找方向,在困难的时候带领大家打硬仗、攻坚战,是公司和团队的精神支柱。领导者的思考方式是公司能成功靠的是他选对了方向、因为他NB,下面的人执行好就行;管理者的作用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通俗的讲就是让员工把事情办好,让公司赚钱,从而让员工获得更多的利益回报。管理者的思考方式是不管什么原因,只要员工给公司赚钱了就应该获得相应的奖励。创业公司的前期发展主要靠领导者选对方向,而大公司的持续发展主要是靠管理者有效激励员工努力的工作。

小米在发展初期,雷总找到了智能手机的风口(早期的国内和现在印度、印尼、俄罗斯等),并且在2016年小米下滑后,雷总“御驾亲征”,大大鼓舞了士气,扭转下滑趋势,这表明雷总作为领导者是非常出色,在关键时候能够扭转乾坤。

当小米发展壮大后,作为管理者的角色如何让公司持续发展上效果不是很理想,因为雷总习惯了用领导者的角色去经营一家企业。精神支柱在短期困难面前效果会很好,但是这是不持续的,只有阶段性效果。日常工作中,员工的目标是每天努力工作,为公司赚更多的钱从而获取更多的回报。这时就需要管理者制定相应规则:谁能给公司做更多的贡献,谁就能获得更多的回报。在对比华为、OPPO、VIVO,虽然他们的手机性价比没有小米高,但是华为年底所有员工会分红,OPPO、VIVO销售员卖一台手机就能赚几百元,所以从长远来说小米手机即使性价比在高,也不会卖的比华为、OPPO、VIVO的多,长期持续的发展需要的是对员工制定好的激励方式和方法,而不是精神支柱。

小米手机的未来之路

作为一个旧金山和小米人,对两家公司都还算比较了解。金山是业内的黄埔军校,原因就是大家刚毕业都是为了梦想去工作,可是现实是残酷的,只有为数不多的人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大部分的人为了家庭和现实的一些问题而选择其他的机会,所以大部分的人都选择了离开。现在的小米和早期的金山(张宏江博士2011年担任金山CEO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各业务谈MBO,自负盈亏,提升各业务的战斗力)都是兄弟文化,没有有效的激励方式。结果就是想要“混”的好就是和上级搞好关系,能不能做出业绩不重要,重要是听上级的话,按照上级的要求去干活,自然难有高效的产出。

随着华为、OPPO、VIVO在海外地区的发力,如果小米在管理上还是坚持领导者而不是管理者的思维模式,预计小米手机在国外市场的发展轨迹和国内相差不会太大,持久战注定难赢,未来之战必定艰辛!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