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给药有风险?优缺点很直接,专治宝宝各种不吃药

直肠给药又叫肛门给药,这么直接的给药方式,竟然让困扰宝宝很久的病快速好转!可这样做是否有风险呢?




直肠给药,通过直肠粘膜吸收,发挥药效。不少儿科常见病,都可以用直肠用药解决。

✓直肠给药的优点

对于呕吐、不愿意接受口服给药的婴幼儿,直肠给药优势很突出。


①减少服药又吐药后的剂量损失;

②保证顺利用药;

③提高治疗效果。

不少妈妈要问了,既然直肠给药这么好,干嘛不把所有药都弄成这样呢?

原因简单了:不是所有药物都能这么使用。

有的药物在直肠部位可以吸收,通过直肠粘膜,然后再进入血液循环。

但有的药物直肠不能吸收,就不能产生治疗作用


➤直肠给药的缺点

①有的药物对直肠粘膜会有刺激性,此类药物就不能够直肠给药。



不同年龄的孩子,无法选择剂量。

如肛门栓只有1~2种剂量规格,年龄小的孩子,没法把肛门栓切成两半或掰开使用;

年龄大的孩子,1个栓剂不够,又不建议一次使用2个栓剂,所以用药十分难把握

吸收程度和副作用也有个体差异

儿童的身体结构有差异,同样的疾病,有的孩子用了正常剂量,却没效果;有的却吸收过多,产生了副作用。

所以,为儿童开发的直肠给药的药品不多,仅有的几个也不完美。

如对乙酰氨基酚,它虽有栓剂,但疗效却得不到保证。以及对乙酰氨基酚灌肠液,使用条件更为苛刻。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