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书叹》赏析

作者:赵平发

序:小编偶然学到陆游的《书叹》,对其中句意与人生,感慨颇多,尤其眉羽的理解,让我促使专门研究一番,把自己与大家见解整理下,以飨给读者!

诗的原文:

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

少年不自珍,妄念然烈火;眼乱舞腰轻,心醉笑齿瑳。

余龄幸早悟,世味无一可;但忆唤山僧,煎茶陈饼果。

赏析 人生如果春蚕一般,织造丝着茧包缚自己(然后从出破出)。当长大以后,破茧而出也靠自身。

眉羽成:一则理解,引申人长大了,二则理解蚕蛹进化成熟眉毛与羽翼成形!

少年时不自我珍重,妄念(就是你的自我在末那识产生的动念。 )如烈火般。眼乱,心醉合解:被世间浮华所吸引。

万幸的是我早早便醒悟,看破着这一切;只向往清乐?(唤山僧,煎茶陈饼果)的生活。

大概意思是:人生就象是春蚕一样,作茧自缚,但一旦形成成虫,也能从茧里钻出来!少年时不自我珍重,妄念如烈火般,被世间浮华所吸引。万幸的是我早早便醒悟,看破着这一切,只向往清乐的生活。 读完此诗,让我突然想到了蝴蝶的演变过程。在百花盛开时,乱红之中翩翩飞舞的是蝶。人们往往去赞叹蝶的美丽,而谁又知在那健美的羽翼之下埋藏的却是“吐尽一生丝”的艰辛,与世隔绝的寂寞和摆脱自缚的痛楚。

其实,人生亦是如此,“一朝成蝶”的风光无限往往来源于“十年作茧”的痛苦的磨炼。 羽化成蝶的力量一定来自于一段漫长的蜇伏和积蓄的过程,正如为了成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管仲自幼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学成卓越治国之才。经商诚信,不因押送路上的私恩承诺任用无才之人,具备崇高的人格。才能与品格的积累使他在被押的困境下仍然受到重用,成为齐国宰相。成功只给有准备的人,厚积方可薄发。 之后,是破茧的勇气、痛苦与磨砺。这是成功必先要经历的折磨。稚嫩的身躯触碰着坚硬的茧,一阵疼痛袭来,或勇敢接受,或就此止步,成功的蝶都选择了前者。面对人生的挑战需要我们用勇气去迎接,用坚强去面对,用坚持不懈去战胜。甘地在追求和平独立的路上忍耐着痛苦与压迫。劳动,使皮肤在烈日曝晒之下变得黝黑;绝食,使身体在饥饿的折磨之下变得消瘦。侵略者无情的辱骂,不理解的人民嘲笑、挖苦……他的忍耐坚持最终换来了避免战争灾难下的民族解放。冰心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进的明艳,而当初她的芽,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忍耐得了痛苦的折磨,处境的不堪,塑造出坚韧的性格,才等得来破茧重见天日的美好。 蝶重生的绚烂还来自于对旧有束缚的突破与摆脱。那曾经给予她安全、积累力量的坚实的“小屋”已成为她焕发新生命的严重障碍必须冲破它,摆脱它,勇敢面对它。

人生亦如此,当一些陈规陋习成为我们继续前进的束缚时,我们要毅然决然地破茧而出,脱去恶臭,革除弊端,获得新生。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逐渐积累,蓄势待发;成功不是轻而易举,而是忍耐痛苦,等待机遇;成功不是贪图安逸,而是苦其心志,勇往直前;成功不是因循守旧,而是不断地推陈出新,超越自我。 黄麻在奇臭沤制之中变得坚韧,土豆粉在污浊之后变得剔透筋道。是金子总会发光,环境的恶劣改变不了英雄本色。 十年作茧,蝶在黑暗中彷徨,在孤寂中哭泣,在渴望光明的挣扎中撕心裂肺。一朝羽成,化茧成蝶,在万花丛中蹁跹,舞出最明丽的色彩。生命因痛苦而美丽绚烂。

曾经有人命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是陆游《书叹》里的诗句,请根据自己读这几句诗的体会,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结构完整;③不得套作;④不得抄袭。

解析试题分析:“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以春蚕为喻,表现人生哲理。“作茧”与“破茧”是春蚕成长过程中的两个重要阶段。作茧化蛹,积蓄力量;一旦时机成熟,便破茧成蛾,超越、升华。由此及彼,由蚕及人,联想开来,感悟人生哲理,自然有话可说。

1.着眼于“作茧”立意。诸如:像蚕一样吐丝作茧,把自己裹在里面,是一种修炼,是积蓄力量,是养精蓄锐,是蓄势待发;作茧是适当与外界隔绝,韬光养晦,从而得以更好的成长;在茧中丰满羽翼,积蓄力量;为梦想蓄势,为成功蓄势;要潜下心来,耐住寂寞,磨练自己,修生养性;作茧不是自我封闭,而是为了有朝一日破茧而出,羽化成蛾,拥有更广阔的天空。立意为:为成功蓄势,耐住寂寞方成大器

2.由“作茧”想到“作茧自缚”,其意为:蚕吐丝作茧,把自己裹在里面。比喻做了某件事,结果使自己受困。也比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由此可以反向立意,诸如:人生何苦自作茧,不要作茧自缚,切莫作茧自缚,莫让蚕茧遮望眼,作茧而不自缚,作茧未必自缚,作茧却非自缚。立意为:切莫自我束缚

3.把“茧”看成是束缚、限制、困境。诸如:在苦难中磨练自己,不经历磨难怎能成功,阳光总在风雨后。战胜苦难,铸就辉煌;为自己作茧,就是敢于吃苦,在苦难面前不退缩;在逆境中奋斗,最终破茧而出……

4.着眼于“破茧”立意,诸如:破茧而出,破茧出新我,挣脱束缚,摆脱束缚,创造精彩人生;冲破束缚,超越自我,冲破精神的束缚,打破观念的束缚,打破思维定势,冲破心灵之茧,破除世俗之茧,破除习惯之茧;破茧,拥抱蓝天。

素材积累:

1.春秋时,越王勾践为了报仇雪耻,“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勾践亲身为吴王夫差驾车,被夫差所驱使,他看似屈服,内心却暗暗地积蓄着一股力量,当这股力量突然迸出,袭向夫差的时候,一且都已注定。勾践忍受住一时的耻辱,用十年的沉潜,才换来了日后雪耻时的畅快,这是他的沉稳;他假装顺从,实则积累力量,这是他的谋略;他窥伺时机,恰到好处地释放出积蓄的力量,这是他的智慧。

2.当年,邓小平同志根据复杂的国际形势,根据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现实和面临的任务,高瞻远瞩,提出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国家发展战略,使中国经济走向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不可事事都锋芒毕露,甚至以一种“大国主义心态”处理国际问题,热衷于在国际事务中起“带动”和“领导”作用,事事想冲在前面,那样就可能引起本可避免的、不必要的对抗。倘若我们当初不是像企鹅一样奋力沉潜,韬光养晦,能取得今天如此辉煌的成就吗?

3.高士其是我国科普作家。在外国留学时,有一次做实验,一个装有培养脑炎过滤性病毒的玻璃瓶子破裂了,病毒侵入了他的小脑。从此留下了身体致残的祸根。他忍受着病毒的折磨,学完了芝加哥大学细菌学的全部博士课程。回国以后,他拖着半瘫的身子,到达延安工作。解放后病情恶化,说话和行动都十分困难,连睁、合眼都需要别人帮助。但他仍以惊人的吃苦精神进行创作,先后写成100多万字的作品。有人问他苦不苦,他笑着说:“不苦!因为我每天都在斗争,斗争是有无穷乐趣的。”

4.一场大火,把实验室烧成一片瓦砾。爱迪生研究有声电影的所有资料和样板被烧成灰烬。他的老伴难过得哭了出来:“多少年的心血,叫一场火烧了个精光。而今你已年迈力衰,这可怎么办啊!”爱迪生也很伤心,但他决不会由此趴下。发明电灯时,他就先后试验了7600多种材料,失败了8000多次,仍不气馁,终于获得成功。眼下这场火灾也同样不能使他后退。爱迪生对老伴说:“不要紧,别看我67岁了,可是我并不老。从明天早晨起,一切都将重新开始。”

5.王洛宾,这位被誉为中国“西部民歌之父”的音乐大师,一生历经饮坷,身陷囹圄,妻离子散,长期处于心理压力极大的逆境中。然而他却以“胜似闲庭信步”的态度,投身于大西北的沙漠孤烟之中,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等多首西部民歌。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与应用的能力。

点评:这是典型的材料作文,从“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这个关键句来审题立意并不难,符合当今高考不在审题立意上设置障碍的原则。而且这个话题与考生的生活很贴近,考生写作的面出比较广泛,与高考“让每个考生”有话可说的原则一致。本文对当今青年的教化作用也比较明显,很多人夸夸其谈,没有实干的心态确实明显,因此,他从贴近社会,服务社会的角度来看也不失为一个好题。

以上四点,说的人生底炼,但小编不希望每个人的人生都这么坎坷,如果经历这样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过程又有多么惊心动魄,苦喜悲乐!小编喜欢一帆风顺的人生,但是现实又有很多不如意,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努力,改变人生和命运!

2019年8月30日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