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扬报国壮志 传承红色基因 翁垟召开新兵欢送会

又是一年入伍送兵季。9月9日,翁垟街道召开2019年度新兵欢送会,为今年光荣入伍的新兵送行。

从春节开始,翁垟街道结合兵役登记工作积极开展征兵宣传发动,经过初检初审、身体检查、政治考核层层把关,共有13名优秀适龄男青年被批准应征入伍,离开家乡、亲人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以实际行动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

入伍新兵气势足。

崇军尚武成风尚

青春无价从军旅,岁月如歌报国家。保家卫国成梁栋,投笔从戎谱青春……当天,翁垟本土书法爱好者叶宣员等一早来到街道会议室,蘸墨舔笔,现场挥毫,为即将入伍的13位翁垟籍新兵及其家属送上祝福。

为好男儿写对联、送祝福。

“我们先点个名,看看咱们即将入伍的新兵气势!”当天的新兵欢送会上,翁垟街道办事处主任、海军陆战队退役军人陈春的一声号令,令现场气氛顿时紧张肃穆起来,新兵们洪亮应答,端庄行注目礼,提前感受军营氛围。

随后陈春结合自己20年海军陆战队的从军经验,勉励新兵调整心态,学会独立,激励他们传承红色基因,矢志建功军营,为党旗军旗添彩,为家乡人民增光。

“举行如此隆重而特别的新兵欢送仪式就是要让军人军属感受到来自全社会的尊崇,也要让崇军尚武、关心国防的理念根植于百姓心中。”翁垟街道人武部副部长徐砥说。

走出校门入营门

翁垟是一方红色热土,无论是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建设年代,崇军尚武氛围一直很浓厚。在红色沃土的滋养下,今年刚大学毕业的前桥村青年陈述主动报名参军。在新兵欢送会上,看着爸爸、妈妈、伯伯、伯母等组成的送行亲友团,开朗的陈述不忘活跃气氛:“当年大学新生报到,我是自己坐飞机去的,如今应征入伍,那么多亲友相送,此时此刻我深深感受到了‘当兵光荣’四个字的意思。”

一人入伍,全家光荣。

为了更快更好地适应军营生活,这个夏天,陈述积极锻炼,每日开展夜跑、俯卧撑等训练,以更好的体能素质迎接军营生活。

陈述的父亲是乐清一家企业的负责人。有人问他,儿子大学毕业为什么不留在身边栽培,而是送到军营吃苦。对此,陈父看得透彻:“当过兵的人普遍具有临危不乱,不畏艰苦等品质,这些品质都是企业家所必备的素养。更关键的是,军人无私的品质,高尚的气节,都注定当过兵的人更具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而这正是成大事者必备的品质,我们把孩子交给国家,心里踏实!”

走出校门,进入营门的还有今年刚从华东理工大学毕业的叶津洲。其实早在四年前,叶津洲就曾参加应征体检。那时的他刚结束高考,考虑再三,决定先完成本科学业再实现自己的从军梦。

四年后,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从军梦。前日,接到《入伍通知书》的他笑容灿烂:“都说当兵后悔二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能够当兵,我这辈子不会后悔啦。“

送兵现场,叶妈妈陈也微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告诉记者,她和丈夫在天津创业数十年,儿子在天津出生,故取名“津洲”。作为改革开放的经历者,她深知吃苦耐劳、敢为人先的“温州精神”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的重要。因此,尽管很舍不得,她还是全力支持儿子去军营磨练,传承“温州精神”。

无热血,不青春。王宅村的王迦南是一名00后,也是今年翁垟新兵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别看他年纪小,在应征时主动申请到西藏参军,保卫祖国的边疆。

得知自己如愿被分配到西藏从军后,王迦南自豪地说:“我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保卫祖国,回报社会!”

儿行千里母担忧。得知儿子应征的消息后,在江苏做生意的王金孟夫妇放下生意,赶回家乡,陪着儿子办理应征体检、政审等参军手续。新兵欢送会上,王妈妈有些舍不得,却坚强地嘱咐儿子:“好男儿不流泪,去了就不要怕苦,知道吗!”懂事的王迦南重重地点头回应。

全民掀起征兵热

每一位新兵的身后,都是一个家族的付出与支持。而征兵热潮的背后,则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宣传引导。

为战友戴上胸花。

今年,翁垟街道严格按照国家征兵政策,积极开展征兵宣传。据悉,今年翁垟街道共有446名18至22周岁适龄男青年参加街道初检,其中有4名男青年专门从国外赶回。经过体检、役前适应性训练和走访调查,翁垟街道共征集新兵13名,其中大学毕业生4人,占总数的30.7%,大学以上文化程度11人,占总数的84.6%。

值得一提的是,新村融合后,各村村居干部积极发挥能动性,在征兵过程中,深入到家家户户,把文化程度高、身体过硬、政治表现好的青年按时送体检站进行体检。比如三屿村民兵连长陈胜化,积极发动本村青年应征体检,将征兵宣传材料送到每名适龄青年手中,该村共有36名青年上站体检;桥头村民兵连长王智平,宣传发动针对性强,效果好,今年翁垟唯一一名本科毕业生就出自桥头村;前桥村民兵连长赵丽利,征兵期间恰逢孙子出生,仍然以工作为重,对工作认真负责。

与此同时,翁垟街道坚持做到“三走访”“四见面”“五清楚”,落实村(居)、街道、市三级政审,共同把关。同时,聘请4名市级人大代表为廉洁征兵监督员,有效地杜绝不合格青年入伍和违法问题的发生。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