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FX讯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对比黑狼版评测,用料相同性能好

开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来,后面陆续一大堆非公版紧接而来,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于或者等于公版(这里不特指规格用料之类,A/N情况又会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会拉开,还有第三批的话,那基本是无可挑剔的货色。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属于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对比起来,是各有优缺点。

不要被首图骗了 ,虽然前段时间流传RX 5700系列还可以双路CrossFire,其实在最近的驱动中已经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设置中能够打开,实际GPU-Z显示还是Disabled,并且3DMark跑分和游戏都没法进行,这方面先声明在先。

包装盒和黑狼版差别大了,海外版属于比较简洁单纯的红黑,可能这样比较符合外国人的审美观吧,至于黑狼版就是那种有点霓虹灯的感觉,可是显卡外观上同样是属于偏硬朗一些的,话说这个海外版并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为它是国内外都有正常渠道销售的。

背后是一些相关技术和RDNA架构的简介,FreeSync2 HDR还需要显示器(成本还是比较高的)支持,其余三个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随着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术,前两个相关画质相关的,最后一个降低输入延迟,在《战地5》当中早有相关的选项,效果怎么样?还是具体游戏具体分析吧。

配件一览,和黑狼版一模一样,唯一用得上可能还是那两条供电转换线。

海外版的外观,是更还原“燃气灶”的造型,是有点致敬R9 200系那个年代的意思,熟悉的电镀描边营造一些金属感,然后整个外壳都是黑色的导流罩覆盖,总得来说会比较像一台肌肉车,因为边框比以前类似款式是经过加厚了,重点在于尾端处,请往下看。

正面导流罩,两颗100mm&11叶的风扇,可以完全观察到里面的螺丝孔位,意味着不用拆导流罩也能清理灰尘,这么一看很干劲利落,旁边的XFX也只是亮面处理,并没有RGB灯光。

再看肩部特写,很舒服没有任何LED灯,这种风格加一点点灯光就很杀马特了,除非是那种细长条形的导光条。中间留有开槽的位置,给里面的鳍片提供空气流动的空间。

8+6pin的外接供电(同样通电会有蓝色的负载灯),按照现有资料来看,一些非公版已经上到双8pin,这款海外版应该还是属于中规中矩的状态。

这个开槽位有个BIOS切换开关拔键,黑狼版也是在同样的位置,硬核一开始还意外地错过了,确实没有完全裸露,默认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标称的频率,实际上运行的时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频率稍高,普通模式频率低一些,风扇噪声小一点点,测试当然用性能模式,另一个模式可以自己去尝试下。

另一侧面是完全对称的

海外版最为特别的外观设计是尾端部分,类似于进气栅栏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装上那种类似霓虹灯的效果应该会不错,只不过这种栅栏最好设计在侧面或者正面。

换个角度来看,似乎更有肌肉车的感觉,这部分完全是为了配合整体风格而做的,XFX这次比较大胆夸张。

海外版的金属背板和黑狼版无异,上面都留有不少风格一致的散热孔,只不过海外版整块是传统四四方方的。

这里有一个海外Ultra2的标签,代表着不是普通版本(国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这个版本),而是天猫描述的是超频版。

整卡长度达到了305mm,这可是双风扇版本呢!就算把进风栅栏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点点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样是2.5槽,至于为什么拆解便知!

视频输出方面,3个DisplayPort 1.4及1个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厂商都是一个套路,镂空出来显露品牌。

再来简单看下黑狼版和海外版的外观吧,其实黑狼版各方面设计都很硬朗的,唯一比较难堪的是导流罩正面,而海外版相对各个角度比较简洁,见仁见智吧。

背面部分也是黑狼版更为突出,海外版的就是比较务实派一点,看后面拆解便知。

黑狼版的尾端不知道怎么具体描叙,有少许装甲的味道,而海外版就是肌肉车无疑了,另外因为栅栏挡住了,比黑狼版要少一个4pin PWM的扩展接口。

拆解部分

之前国外已经曝光海外版的拆解图和黑狼版是一模一样的,硬核手上这块应该也是如此。

果然,PCB上的元件位置,,电容、电感、Mosfet都是一致的,只不过你可以看到海外版的框架更多,除了整体风格营造以外,应该能更好保护显卡PCB,比如说意外跌落就可以减缓冲击力。

7+1相供电,其中7相是核心供电,1相是显存供电,核心和显存的PWM没有看,因为肯定和黑狼版相同,请看下方的描述。还有这颗Navi 10核心的体质,虽然PCB用料一致,但总体上肯定会黑狼版的要好一些,毕竟Boost稳定工作的频率也会高一些。

和公版不一样,海外版也是镁光的GDDR6显存颗粒,黑狼版一致。

核心供电部分的Mosfet是安森NCP302155,55A承载电流比公版稍弱,显存部分是安森美NCP302045(左下方,没具体拍),这个是承载45A电流,黑狼版一致。

散热器整体,光看左边部分,散热规格面积看上去也和黑狼版差不多,右边部分可能会多出一小块鳍片。

4根6mm热管,镀镍处理器,散热能力上,个人估计也是差不多,虽然海外版面积大一些,但是它实际Boost频率也高不少。

散热底座也是一致,显存和供电对应导热硅脂垫,铜底对应的核心部分。

测试平台

机箱还是那个追风者P400 Air,前部顶部和后部均有安装风扇,可以形成一定的风道。

上机以后RX 5700XT海外版肩部真的是太简洁了,你不说是XFX的都认不出来了。

搭上黑狼版拍个照,实际上双路CrossFire已经不能使用。

配置方面,当然还是信仰的锐龙3代AMD Yes平台,R7 3700X在华擎X470太极终极版中开启Auto PBO,跑分和游戏可以睿频到全核4.2Ghz以上,芝奇内存开启X.M.P至DDR4 3600 8GBx2双通道(17-18-18-39,考虑到大众选择所以这次不超频),搭载最新AMD Adrenalin 2019 Edition 19.9.1驱动、最新Windows 10 1903系统,最新AMD AGESA Combo-AM4 1.0.0.3 BIOS和X470芯片组驱动。

XFX RX 5700XT海外版的GPU-Z截图,和黑狼版其实是一样的,标注的Boost频率并不等于实际频率,实际频率和和官方所说的性能、普通模式相近,但也是一个范围之内波动的,功耗上下限和大部分非公版相同,都可以往上拉50%或者下调50%。

仔细发现,左边的黑狼版比海外版标注还要更高,实际它们Boost频率是海外版更高,不知道其他非公版是否这样,过几天看看另一款5700XT。

超频、散热和功耗

最新的AMD驱动里面,你可以选择自动超频,适合懒人玩家,一键就能提升频率,除此之外还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直接拉高功耗,经硬核实测只要拉+10%功耗上限,Boost频率就可以更稳定,性能自然更高。第二种方法就是拉功耗+50%以及拉到2150Mhz频率(前者可以适量降低,后者可能还可以更高,这里只用这个标准值测试,也没有使用注册表破解),黑狼版同理,只不过上限没有海外版高而已。

XFX RX 5700XT海外版拉升至2150Mhz时,实际频率大部分稳定在2050Mhz以上,最高可以达到2090MHz,这里硬核还调整了一下风扇转速策略,看到最高温度才72℃。

默认状态,XFX RX 5700XT海外版可以99.6%稳定度通过Fire Strike压力测试,浮动频率范围大致在1850Mhz到1945Mhz(最高值),这里忘记用折线图给大家记录显示了,下次再弄了,空调26℃封箱环境下(当然是非恒温的),最高温度达到74℃,转速最大是2677RPM会有一定的噪声,封箱之后基本听不到,或者裸机可以用普通模式、自行调节风扇转速策略。

XFX RX 5700XT海外版跑压力测试可以达到1900Mhz+

这个是黑狼版的成绩,稳定度其实还要比海外版好一丁点,最高温度达到71℃,转速最大2134RPM。

RX 5700XT黑狼版跑压力测试可以达到1800Mhz+,因为体质和功耗墙等缘故,实际Boost频率浮动是1700Mhz到1800Mhz之间,这个是引用上次测试黑狼的数据,使用环境是不同的,只是为了参考频率而已。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黑狼版,压力测试功耗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压力测试功耗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10%功耗上限,压力测试功耗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50%功耗上限超频,压力测试功耗

没有记录单卡功耗,因为软件测试检测的话,存在误差性可能较大,以上全部都是整机功耗,Navi 10核心的功耗控制确实还行,海外版比黑狼版功耗高60W左右,毕竟前者Boost频率更高更稳定,讲性价比的话,可能+50%功耗上限比较好,但是+10%已经可以获得一定的性能提升,至于提升多少,请看下面的跑分。

理论跑分和游戏测试

可以看到,确实RX 5700XT海外版跑分要比黑狼版高不少,按照这5个跑分项目的平均提升百分比(显卡分数),大概就是5%左右,而根据相关数据来看(并没有公版5700XT),RX 5700XT公版的性能是和黑狼版一致或者略高,而海外版则是比它们高5%左右。

而+10%这种简单操作在默频的基础上可提升1.6%,提升很微小硬核只是告诉大家可以这样做,加多少上限可以提升多少可以自己去尝试。超频2150Mhz的话,相对默频提升5.28%左右,那么就是说海外版最高上限相对公版可以提升10%。

游戏库一览,还有一些零散的没有截图,全部都是购买正版授权的,不存在任何学习版,测试分辨率是1920x1080和2560x1440两种,除了《战争机器5》是没有以5% LOW方式记录掉帧情况,其他4款游戏都是以最低帧数值体现性能,以下所有百分比提升按照平均帧数来算。

《德军总部:新血脉》

Vulkan API结构的游戏,通常会对AMD显卡具有良好的优化性,这款游戏当中海外版性能比黑狼版高9%左右,2K分辨率提升幅度还要高一点,果然是强力优化的游戏,而且画质还不赖。

《古墓丽影:暗影》

DX12模式,属于去年的3A大作,海外版性能比黑狼版高3%左右,相对上一款提升幅度正常不少,而且1080P分辨率提升极小,几乎可以说是忽略不计。

《僵尸世界大战》

今年的一款不温不热的游戏,同名电影IP,类似于第三人称的L4D2,同样是AMD显卡敏感的Vulkan API。海外版相比黑狼版高3%,这次表现是反过来了,1080P分辨率下增幅较大,2K分辨率减少增幅,并且回归实际帧数来看,1080P和2K差距并不大,看游戏内显卡占用率在1080P中是极低的。

《全面战争:三国》

今年很火的3A游戏,主要还是这个三国题材了!DX11传统模式,海外版相比黑狼版高4.5%左右,两种分辨率提升基本一致,果然是硬件杀手众生平等啊。

《战争机器5》

前几天刚上市的《战争机器5》,堪称是3A平台优化的游戏,因为针对锐龙3代CPU和RDNA架构显卡均有优化,海外版相比黑狼版高4.5%左右,2K分辨率提升比1080P更大一些。

简评:游戏方面,如果不算《德军总部:新血脉》那个“非人类”可为的优化能力(卡马克了解一下,id Tech引擎了解一下),正常游戏下海外版比黑狼版提升在3%到4.5%左右(也就是说比公版提升这么多幅度,但是公版用料确实更好,改水超频可能会很强),也是略低于理论成绩的,超频可以进一步提升,而+功耗上限估计要提升较多才有一点效果。

总结

这次XFX RX 5700XT海外版最大的惊喜还是外观方面的设计,在这个RGB灯横行的年代,还有这样一款“肌肉车”风格的无光显卡面世真是难得,性能方面它会比公版RX 5700XT、黑狼版都要好一些,而它和黑狼版规格用料上是基本没区别的,最高温度也没差多少,功耗方面RX 5700XT海外版会高几十W,主要取决于性能、外观和功耗以及价格(它们差价也是100元左右)。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