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为什么会被追封为武成王?为什么又被朱元璋取消称号?

演员黄渤在9月23日配合宣传“封神电影角色官宣”发了一条信息,那里面提到姜子牙的很多称呼,姜子牙, 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别号飞熊。被称“太公望”,俗称太公。被周文王封为“太师”(武官名)被尊称为“师尚父”,然后提出一个问题:我该叫啥?

姜子牙还有一个称呼没有被黄渤提到,那就是“武成王”。很多人一听到武成王三个字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武成王不是黄飞虎吗?因为《封神演义》中说的很清楚。黄家在商朝地位显赫,妹妹是西宫娘娘,黄飞虎被封为镇国武成王。怎么又变成姜子牙的称呼了呢?

这个还要从唐朝说起。本来姜子牙在民间也是有祭祀的,有太公庙。开元十九年,也就是公元731年,这一年的三月,唐玄宗突然下了一个命令。

初令两京诸州各置太公庙,以张良配飨,选古名将,以备十哲——《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二十九》

待遇与孔子的待遇是一样的。孔子在唐太宗时期被立为先圣,当时还有一个先圣是周公被李世民废弃了。唐玄宗在开元二十七年将孔子封为文宣王。

将姜子牙与孔子等同,这让很多人不爽,编写《资治通鉴》的司马光特意写了一大段评语,其中还留下这么一句话:

自生民以来,未有如孔子者,岂太公得与之抗衡哉!——《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二十九》

发了一大牢骚之后,他最后来了一句总结:

乃复诬引以偶十哲之目,为后世学者之师;使太公有神,必羞与之同食矣!——《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二十九》

没办法,谁让孔子的徒子徒孙握有话语权呢。但是唐玄宗是听不到这句话的,既然孔子当文宣王了,那么姜子牙怎么也得混一个王。

唐玄宗的儿子李亨也就是唐肃宗,他在760年的时候封姜子牙为武成王。

己卯,赦天下,改元。追谥太公望为武成王,选历代名将为亚圣、十哲——《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三十七》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也不难猜出这对父子的用意。唐玄宗在开元年间重用文人,但是在天宝年间开始就偏向重用武人,比如安禄山,哥舒翰等武将,理由是这帮人是寒族,知识浅,头脑简单,根基无,方便控制,当然最终造成了安史之乱。

唐肃宗为什么将姜子牙的地位再提高呢,因为安史之乱平定需要武将,重武轻文是后来藩镇割据尾大不掉的原因。到了宋朝就掉了个,来了个重文轻武。

虽然宋朝重文轻武,但是姜子牙的地位没有下降,依然占据武庙中心的位置。宋真宗在1008年泰山封禅大典之后将孔子的称号文宣王前面加了两个字:玄圣。连孔子的父亲和母亲都被追封为鲁国公和鲁国夫人。姜子牙也得到了两个字:昭烈

又追封齐太公曰昭烈武成王,令青州立庙——《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二十七》

昭烈这个称号还在一个人身上出现过,那就是汉昭烈帝刘备。

这里有一个小插曲,据说宋太祖对配享成员表示不满,配享成员中有秦国名将白起。

以杖指白起曰:“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三》

秦国名将白起杀降指着是白起坑杀了长平一战中四十万赵军,赵军的指挥官赵括留下了一个成语:纸上谈兵。

皇帝开了一个先例,自然臣下也敢提出看法了,南朝梁名将王僧辩也被移出去了,理由是不善终,王僧辩拥立萧渊明为帝后,被陈霸先以阴谋篡逆罪诛杀。

在此之后,人员都有变化,但是姜子牙武圣的地位始终没有动摇,直到明朝,姜子牙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朱元璋平定天下之时,姜子牙还是武圣,坐在武圣庙中,享受他们的祭拜。在洪武二十年七月,也就是1387年,当时的礼部问朱元璋是不是现在也和以前一样的规格对待姜子牙。朱元璋在此之前弄了一个历代帝王大集合的帝王庙,进行祭祀,周武王也是其中。

朱元璋说了这么一句话:

上曰:‘太公,周之臣,若以王把之,则与周天子并矣,加之非号,必不享也。——《日知录.卷十七》

这段话是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顾炎武引用《太祖实录》中的话,记载在他的作品《日知录》中。

姜子牙是王,周武王也是王,这样很容易将君臣关系弄混了,这是朱元璋将姜子牙从武圣位置上拿下来的理由。从此之后,武圣位置上不再坐着姜子牙,但是姜子牙还是可以得到配享,作为周武王的臣子站在帝王庙中。

姜子牙在刚刚享受以孔子的规格相待的唐朝,有人也曾提出过异议,这个人就是李纾,他曾经提出说对姜子牙的规格太高了。

伏以太公即周之太师,张良即汉 之少傅,圣朝列于祀典,已极褒崇;今屈礼于至尊,施敬于臣佐,理或过当,神何 敢歆——《旧唐书.列传·卷八十七》

但是当时皇帝是什么意见呢?

帝德广运,乃武乃文,文化武功,皇王之二柄,祀礼 教敬,国章孔明——《旧唐书.列传·卷八十七》

文化武功两手都要抓。

结语:

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才都是全才,能文能武,比如孔子,虽然是儒生,但并非手无缚鸡之力。唐朝也是这样,李白是诗人,是文人,他同样是仗剑走天涯。但是从宋朝开始,文武基本上已经分家了,文人就真象后世印象中的文人形象,手无缚鸡之力。武人就真像武人,只是粗通文墨的现象越来越多了。文武兼备的人才越来越少了。

同时形成一种特殊的现象,那就是文人的硬气,比如文天祥的宁死不降,方孝孺被诛十族也不妥协。文人可以带兵作战,文人可以替代武将已经成了常见之事,再加上历朝历代的文人对姜子牙享有与孔子同等待遇都有非议,前面提到的司马光,李纾等就是一个例子。

他们希望就孔子一人能够享有这种尊荣,素王只有一个。这些观点对朱元璋取消姜子牙的武圣的地位都是有影响的。如果说的更直白一点,这就是宋朝对武人压制思潮的延续,用文人替代武人,皇帝也是很乐观其成。

不过后来武圣位置坐上另一个人,那就是关羽。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