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肥西巨变|让群众尽享“健康红利”!肥西70年铺就百姓健康安全之路

近年来,肥西县卫生健康事业成绩斐然、亮点频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城乡居民在看病就医、健康保障上享受到诸多改革红利,70年铺就了百姓健康安全之路。

完善医疗硬件设施


从“望闻问切”到高科技医疗设备,基础设施和治疗技术水平的显著变化是严店乡苏小卫生室站长崔峰这几年最大的体会,农村卫生基础薄弱的情况已经扭转。


崔峰告诉记者,相较于80年代的土墙瓦房,今天的卫生站就医环境提升很多,房间宽敞明亮,环境好,现在的卫生站也不再是过去只有血压表、听诊器之类的基础设备,每个卫生站更加信息化,同时增加了一体机,让群众平时的检查检测有了很大的提升。


70年前,农村医疗卫生从业人员少得可怜,几乎无力解决基层群众大量的健康问题,现在小小的卫生站在乡镇发挥了作用越来越大,这里不仅有先进的设备,而且有了专业的医疗人才。



严店乡苏小卫生室站长 崔峰:“每个村的卫生站人员、医务人员技术都有了很大提升,医务人员基本上都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并取得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老百姓肯定更放心。”

加强人才和设备引进


县卫健委立足“大卫生大健康”布局,在完善硬件设施的同时,全县卫生健康系统还不断加强医技人才队伍建设和医疗高精尖设备及先进技术的引进。


2018年10月份,三河镇中心卫生院由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托管,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中心卫生院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加快推进了乡镇卫生院改革步伐。



三河镇中心卫生院执行院长 解翔:“安医大二附院基本上每天都有6至7名医生到三河医院来支援,骨科、妇产科、外科、内科、超声几个科室,我们都有专家,也给当地的老百姓就医带来很大的方便,解决了当地老百姓就医难的问题。”


优化医疗资源,提升硬件设施是解决“看病难”的基础。现代化医疗用房的使用和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全县医疗卫生机构的硬件条件。



三河镇中心卫生院CT室技术员 赵向阳:“我们这里的CT,以前是单排的,现在换成16排,扫描方面会更细致、更全面。”


三河镇中心卫生院外科主任 王长春:“我们医护人员定期到二附院的相关科室去学习提升,我主要学了一些普外科方面的知识,学习之后,诊疗水平较以前有很大提高,手术的效果和满意度得到很大提升。比如说静脉曲张,相较于以前,现在基本上是通过微创的方式治疗。”

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加强中医药事业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和养生的作用,是推进健康肥西建设的重要路径。全县中医的名医、名科、名院建设正在形成,“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蔚然成风。



县中医院办公室主任 吴瑶:“中医院打造名科名院,中医药服务领域成功申报了很多个中医药科研课题,顺利完成‘十二五’省级重点专科骨伤科、肿瘤内科以及省级重点专科糖尿病科的建设验收工作。同时我们医院的针灸康复科成为省级‘十三五’重点专科,肛肠科成为省级中医药特色专科项目,目前我们医院中药人才梯队逐步形成,建设规模日趋拓展,中医特色服务日渐丰富。”



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分级诊疗试点稳步推进、家庭医生走进千家万户……在全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潮的推动下,我县一系列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举措相继落地,为人民群众带来了丰厚的“健康红利”。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