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熙路,还能代表成都吗?

“众人熙熙,如登春台”

路如其名,自建成以来,春熙路就像磁铁一般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来到这里。

春熙路是成都修建的第一条新式街道,曾长期被称为成都第一路。从1924年修建至今,已经陪伴着成都近百年。

城市掘金哪里去,春熙路;品味时尚哪里去,春熙路;打望美女哪里去,春熙路;哪里都不想去,还是可以去春熙路。

今天的春熙路,依然是成都商业的中心。目前,域内拥有8家2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卖场,纳税企业有近3000家,节假日日均客流量达60万人次……

从近百年前的小巷,到如今的“中西部第一商业街”“中国商业第三街”。

百年变迁,成都的商圈开始“百花齐放”。有人说,春熙路不再是城市地标,因为有太多新兴地标已出现;有人说,春熙路早已没落,因为非中心区域的商圈也都慢慢崛起。

即便现在很多成都人把春熙路当成外地人的“观光街”,它仍是成都最具代表性的地标之一。

春熙故事

传奇的繁华“小上海”

1924年,时任四川督理的军阀杨森利用手中兵权,强行在清朝按察使(主管司法的官员)衙门中间劈出一条小巷,使成都劝业场和东大街两个商业中心彻底贯通。江子虞引用《道德经》中的句子,将这条小巷美名曰“春熙路”

随后的十年间,春熙路就成了当时名副其实的“第一路”,若干著名的商家与文化单位云集于此。至上世纪40年代,春熙路已然成为成都的商业、金融中心,有学者形容:“其热闹直追上海滩。”

自此,春熙路便积蓄着这座城市闲适背后无穷的商业力量,展示着成都最繁华、最包容、最潮流的一面。

改革开放后,春熙路上的“路中路”——青年路开市。青年路市场以“物美价廉”著称,人流量更是一天大过一天。

夜市里的烟火成都

1992年9月春熙路历史上的夜市首次开张,再一次把大家对成都商业关注的目光聚集在了春熙路上。

夜幕降临,春熙路夜市登场,竖起成都夜生活热闹非凡的标杆,人气是现在的339、九眼桥都望尘莫及的高度。

那时候一个夜市摊每晚卖个千把块是轻轻松松的事,而当年的成都人一月工资不过一二百。

图据《百年春熙》

从龙抄手到传统糕点、桃片、叮叮糖、麻糕一应俱全,高性价比的百货,耳边响着商家播放的震耳欲聋的歌曲,看看衣服、翻翻打折书,淘淘碟片,试戴下首饰……“五香嘴”、时髦男女、家庭主妇都能在这里挑到最合适的用品,高高兴兴消费。

每到下午五点左右,执勤人员一挥手,拉摊架的扛货的便争先恐后一路小跑去抢占位置,手忙脚乱地搭架挂货......转眼之间,在不到500米长的地段,平地涌出460多个货摊,服装、鞋帽、工艺品、玩具等应有尽有,叫卖声、录音机播放的音乐声交织在一起。

那时的春熙路,会因为一条时尚的牛仔裤而“爆街”,成都人排上几个小时的队购买黄金。

那会儿,在115米高的蜀都大厦旋转餐厅用餐非常令人神往。上世纪90年代,动辄上百的消费,让去旋转餐厅成为非常有仪式感的事。去往餐厅需要坐由专人操作的外置式观光电梯,即便只有一桌客人,餐厅也会启动旋转,窗外就是整个成都的灯火璀璨。

这段黄金时期持续到2001年的春熙路扩建改造,春熙路夜市被拆除。夜市的光景不再,春熙路却迎来了重生。

潮流风向标

2002年2月10日,经过精心整治的成都春熙路步行街开街,十万游人蜂拥而至。这天起,春熙路在现代商业和城市文脉的叠加中,成为一件精巧的公共艺术作品。

此次改造,举足轻重,春熙路沿两条狭长小路向西扩张到盐市口,形成近2平方公里的春熙路—盐市口商圈

改头换面的春熙路商圈迎来第二个黄金时代,成为西南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步行街。

在数周内,春熙路的人流量翻了一番,以步行街为中心,春熙路日均人流量约30万人次,周末日均达50万人次,黄金周甚至要达到80万人次。

年代感与时代感并存

原有的中低端商场和批发市场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随后伊藤洋华堂、伊势丹百货、群光广场等中高端的商场和购物中心开始入驻,提升了春熙商圈的商业档次,丰富了业态品种。

除了购物外,春熙路还汇集了时装走秀、艺术展览、涂鸦装置等一大批时尚新潮元素,已然塑造出一个厚积历史文化兼具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城市商业新地标。

“精品一条街” “休闲个性一条街” “餐饮一条街”的细分,购物、聚餐、娱乐……你可以在春熙路把一天安排的巴巴适适。

时光的印记从未在春熙路消失,年代感的细节依旧存在。亨得利手表、龙抄手、锦华馆,还有屹立在中山广场的孙中山雕像。每时每刻它们都在陪伴着春熙路上的人群“熙来攘往,如登春台”。

在还没有出现一个个新晋商圈时, “去春熙路逛gai”无疑是一件最洋盘的事情。

在这里,认识成都

春熙路,承包了无数年轻人第一次的新潮体验。第一次逛外资百货——伊藤洋华堂;第一次吃哈根达斯;第一次在电影院约会……年轻人最喜欢的潮流风尚,将这里装饰得好似一个流动的T台。

2012年9月16日,成都地铁2号线正式运营,春熙路正式拥有了地铁。随后,3号线修通,在春熙路站与2号线实现换乘,地铁将四面八方的人带到春熙路。

“几何中心”的优势加上特有的旅游价值以及老居民区的大量人口优势,春熙路开始成为名副其实的CBD(中央商务区)。

春熙商圈辐射到的东大街板块正成为“西部华尔街”,该区域汇集了数十座高层写字楼,如:铁狮门项目、喜年广场、天府时代中心、明宇金融广场、东方广场等,上百家金融机构向此汇聚。

百余家世界排名500强企业纷纷入驻,数十万人在此区域工作、生活,形成强劲的消费力。

商业新纪元

经历了十年黄金时代,春熙路也陷入了瓶颈期,总有本地人说:“成都本地人都不逛春熙路了,那里都是外地观光客。”

随着老式建筑层空间体量不足、传统百货零售业态单一、交通拥堵等问题陆续出现,以春熙路为核心的“东拓西联”战略启动,其中的“东拓”,就是目前已成型的红星路—大慈寺商圈。最具代表性的就是2014年成都国际金融中心(成都IFS)、成都远洋太古里相继开业,格局生变。

春熙路商圈的人气聚集点从春熙路转向了IFS和太古里。春熙路也由初建时的春熙北路和春熙南路,一路向东形成如今囊括盐市口商圈、太古里商圈的“大春熙”商圈。

人们常常形容这里是“时尚主场的金三角”“各种高大上”,而在普通消费者眼里,这里却又可以触及这座城市最接地气的一面。

春熙路是城市名片级的观光点,它是外地观光客来到成都观光的第一站,又吸引了成都最潮流的年轻人在此聚集。

经过升级的春熙路商圈变得高档了,但在春熙路购物、聚会的生活日常,又让它的高端化变得让人亲近。你可以排队买上几个街边小吃,走进高端商场扫货,也能在书店享受静谧的时光……

春熙路是一场流动的盛宴,山珍海味、市井珍馐,任何人身处其中都能找到独属自己的情感落脚点。

春熙路仿佛是一个成都的微小缩影,各国美食、多元文化,随意、市井、却又时尚,充满了包容万千的烟火气息。

- THE END -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