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版“微信”、“QQ”暗藏风险,提高警惕!

下载的APP带病毒?

手机偷跑流量?

通讯录和个人信息被泄露?

钱财不经意间就被转走?

遭遇了这些情况

却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的小伙伴们

东哥要提醒你

你手机上的APP,很有可能是“山寨货”!

擦亮眼睛!电商APP是重灾区

是“淘宝”还是“淘宝网上购物”?

是“大麦购票网”还是“大麦票务”?

你分得清吗?

网友表示:

“我能认出康帅傅、脉劫、王老古

却无法看清楚这些APP。”

“看不清”是当然的

下面来带你看一组数据

2018年的“双十一”前后,仿冒淘宝、拼多多、天猫、京东、美团、唯品会、闲鱼等购物平台的“山寨APP”接近4000个,覆盖超过30万部智能设备。

4000假分身!

就算是孙悟空的火眼金睛

也怕是识不破这4000般变化啊。

那些假冒APP做得有多真?

不摆成一排仔细对比

还真的有点让人傻傻分不清

捂紧钱包!金融APP风险最大

“中银E贷”“中银e贷”“中银易贷”“中行e贷”到底哪个是真的?

不少金融类仿冒APP都在名称上鱼目混珠,因为直接和钱挂钩,仿冒手机银行、金融理财的APP风险更大,损失更惨重。用户下载仿冒APP后,会遭遇仿冒的中介人员骗取服务费,而钓鱼APP则会盗取客户动态密码,转移客户资金。

提高警惕!

“改良过”的聊天工具暗藏危险

相信不少人都下载安装过非官方版本的双开微信、“改良过”的QQ、以及有全站搜索功能、下载不限速的非官方百度云盘。有些用户甚至为了QQ的聊天字体、聊天气泡、修改微信朋友圈地点、造假微信运动步数而下载安装插件。

这些看似方便好用的功能实则隐患无穷,用户一旦安装过非官方渠道的APP和插件,就会出现偷跑流量、恶意扣费、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等问题,同时五花八门的广告短信也会纷至沓来。

如何练就一双“慧眼”识别山寨APP

下面东哥为你支几招

一、认准官方和正规渠道

官方网站、正规商店、相应的下载量和评论是鉴别真伪的重要手段,下载之前安装手机安全防护软件,对安装使用的APP进行经常性安全检测。

二、核对软件相关信息

下载后不要着急使用,应认真阅读服务条款和个人授权内容。并先到菜单栏中查看“帮助”“关于我们”等软件产品相关信息。

三、谨慎授权

按需授权访问“位置”“相册”“通讯录”等功能,关闭和软件使用无关的授权,并在使用后彻底关闭APP。

四、小心交易

在每笔交易前后,都应仔细核对支付宝或网银账户及交易方名称等信息。不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交易,不连接无密码的公共Wi-Fi,在公共Wi-Fi下避免使用APP进行金融交易。

五、适时删除、清空信息

手机废弃时,删除所有信息,恢复出厂设置,进行系统格式化,拔出外置存储卡。

◆◆

◆◆

编辑:谢明军

来源:工信微报、国家网信办举报中心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