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贞医院程姝娟教授:体外心脏震波助力心脏毛细血管”自我搭桥”

2019年10月10日,第三十届长城心脏病学会议(GW-ICC)、亚太心脏大会2019(APHC)、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会议2019(ICCPR)在北京隆重召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程姝娟教授出席并发表了题为《心脏震波治疗技术临床应用》主旨演讲。体外心脏震波这项无痛、无创、便捷、高效、安全的治疗终末期冠心病、顽固性心绞痛、缺血性心力衰竭、X综合征的非侵入式毛细血管再生新技术,受到与会专家和医生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程姝娟教授表示,心脏震波治疗——助力血管再生,实际上确实是这样一个非常有用的技术。关于震波技术实际上大家并不陌生,它最早是用于泌尿系的结石,就是我们说的超声波的治疗。体外碎石的方法,胆囊结石还有肾脏结石等等,也陆续开展了这种体外震波的技术,之后又推广到骨科或者对一些肩关节的问题,还有全身的各个关节的部位,还有肌肉的问题,我们通过震波都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对于糖尿病的患者,对于神经系统的这些疾病的患者,也可以有效的促进血液循环。所以这个技术在非心脏的领域上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为什么它会产生这样一些效益,这跟他的生物学的特性是分不开的,它可以增加血供,可以使得胶原进行重塑,另外它还可以清除一些代谢的产物,我们要更详细的说它的作用的话,有机械的作用,有热能理化的作用,它可以增加渗透,增加血液循环,并且刺激神经系统,还要提高生物的渗透性,对于炎症的恢复,促进一氧化氮的生成、扩张血管。基于它的这样一些特点,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它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好的临床的作用。

程姝娟教授指出,心脏震波治疗的核心的装置和工作的原理,主要是一个电磁圈,它会在瞬间产生一个巨大的超声波,可以带来的效应是什么?一个是剪切力的作用,一个是空穴的效应。我们说空穴的效应实际上就是活体组织,它里面的气体会产生这种微气泡的现象,在冲击波的作用下,它是可以产生正向或者负向的这种压缩以及震动的效应,当然就会导致一些组织、一些亚细胞结构的碎裂。当然这种碎裂实际上是有利于我们的血管的再生,比如说对于基底膜的这个破裂,是可以使得我们的内皮细胞会脱离原来的地方,可以迁移,然后对新生血管的生成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前提。另外一个就是机械的剪切力的作用,机械的剪切力实际上可以通过基因表达的一些改变,最终可以使血管生长因子以及一氧化氮的产生与增加,这些对于新生血管的生成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基于血管再生这个概念也不陌生,于空穴的效应和剪切力的作用,我们说是有助于血管的再生。

程姝娟教授强调,心脏震波治疗主要的适应症,从它的治疗原理上面来讲,它主要用于药物治疗或者PCI或者CABG之外的一些辅助的治疗方法,只要有存活的心肌,我们就可以去治疗,是一个很好的有效辅助的治疗的手段。那些搭桥以后仍然有症状的或者根本就没有做介入或者搭桥治疗机会的,但是这些病人的确反复心绞痛或有心肌缺血的这些患者;另外有条件做,但是患者不愿意做,就希望做一些保守的治疗的这些患者;复杂的冠脉病变都是它的适应症。对于很多这种多支病变的,不能够实现完全血液重建的这些患者来讲,应该是一个有价值的治疗的措施,这个价值体现在对一些特定患者,难治性的心绞痛、弥漫的病变,冠心病的终末期不能进行介入治疗,反复血管重建等等,它确实有它独特的价值和优势。

据了解,20世纪90年代后期,瑞士STORZ MEDICAL AG的首席物理学家Dr. Marlinghaus在世界上第一次将STORZ MEDICAL专利的超宽频电磁冲击波技术体外作用于缺血心肌。

体外心脏震波治疗(CSWT)系统是通过经机载实时超声精确定位心肌缺血靶区,经过聚焦的脉冲震波能量作用到靶区,可显著提高局部一氧化氮(NO)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促进心肌内微血管床修复性再生,形成侧支循环,从而重建冠脉微循环,改善心肌灌注,显著缓解心绞痛,改善心脏功能。另外,还可下调肿瘤坏死因子及其它炎症因子,抑制缺血相关的细胞损伤,发挥抗炎、抗心室重构,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等作用。CSWT发挥的生物学靶效应好比"超声搭桥",诱导缺血心肌内血管新生和侧枝循环建立,增加心肌内细小血管密度、缓解缺血症状,提高左室射血分数,提高运动耐量。

体外震波治疗(CSWT)具有无创、无痛、便捷、高效和安全的特点,是一种真正意义的心血管再造,实现自然"搭桥"作用。目前德、俄、日、意、瑞士等国家在10多年前就应用于临床,中国从2007年开始,10多家大型医院也相继开展了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如北京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以及中国台湾亚东、高雄长庚、台北荣总医院均有开展震波治疗。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