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漂族,城中村里最后的倔强,新的小窝在哪里?

一位专栏作家说:城中村考验政府治城能力的关键在于——你是视外地人为城市子民,想接纳并安置好这群人,还是视之为城市的累赘和威胁,想管束并驱逐这群人? 而随着西安城中村的改造,居住在城中村的大批“西漂族”开始面临困惑与选择……(至于村民拆迁安置,民生问题,则涉及太多了,暂且不表)

村里店铺持续几日繁华热闹的“拆迁前大甩卖”后,村子归于落寞和荒凉,只留下推土机的声音和拆迁施工的忙乱情景。而这仅是西安市城中村改造中的一幕。

近些年,西安市启动了几十个个城中村和10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其实,无论是大都市还是小城镇都会存在着城中村,在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城中村问题的制约,因而,改造城中村便成了一道绕不开的坎。

然而,这让刚从大学毕业的小张有点犯愁了,他刚住在城中村不到两个月又得四处寻找住处。寒冷的冬日里,他请了半天假,打点好行囊,来到了二环以外的一个村庄,安顿了下来,虽然离上班的地方远了些,但是毕竟还能住得起,“城中村确实脏乱差,是应该好好改造一下了,但是,都改造了,我们这些流动人群流向哪里呢?”相比于高昂的小区房租,城中村里还是比较实惠的。

有小张这种担心的人不在少数。大凡发展比较成熟的城中村,都已成为城市廉租屋的集中供应区,成为外来务工者、刚毕业的大学生等城市低收入或刚起步人群的聚居区,而实际上,保持一定数量规模的廉租屋,让流动人群有临时的栖身之所,正是现代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硬件”。

推陈是为了出新,城中村改造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改造拆迁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除了妥善安置城中村村民外,切不可忽视流动人口的居住问题。

文:刘安定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