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脸技术”安全吗? 盘点出现在生活中的“刷脸”技术

近日,嘉兴市上外秀洲外国语学校402班科学小队向媒体报料:他们在一次测试中发现,只要用一张打印照片就能代替真人刷脸,骗过小区里的丰巢智能柜,取出了父母们的货件。测试过程有多个视频进行记录。随后,小朋友们还发来了几段视频佐证。

结果是:

用照片,一秒钟时间识别成功 !又连续试了5次,4次全部成功打开。一次失败是因为照片没有拿稳。

如果把正脸自拍照换成偷拍的照片,还能打开柜门吗?出乎意料的是,丰巢柜又一次被打开了!

对此,@丰巢智能柜 官方微博也进行了回应: 关于近期收到的取件反馈,经核实,因该应用为试运营beta版本,在进行小范围测试。收到部分用户友好反馈,已第一时间下线,完善后有关动态,可关注丰巢公告。谢谢大家的支持与鞭策。

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现在扫脸支付、人脸解锁、人脸登录已经越来越普及,但黑客可能仅凭一张用户的高清照片就能成功刷脸解锁用户手机,登录APP,窃取用户的信息和财产。这次小学生的测试结果也在提醒行业提高安全意识,保护个人隐私信息及财产安全。

相对于手机密码支付和二维码支付,刷脸支付无疑又是一次技术创新。没带现金、没有银行卡、忘带手机,都没关系,只要“带张脸”出门,就可在各大商场、餐馆、便利店随时刷脸消费。但应认识到,无论是作为支付方式,还是个人信息存储介质。刷脸支付的大规模应用,势必以确保信息安全为前提。不能确保信息安全的支付方式,要么不会被消费者接纳,要么会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理当引起重视。简单来说,当人们使用密码支付和二维码支付时,持有银行卡或手机这一介质,且密码和二维码均可以更改或变换。一旦手机丢失后,则可以通过挂失等方式更换密码,还可通过相关操作让丢失手机中的APP无法登录,进而确保资金安全。而人脸支付则不同,消费者的人脸等生物信息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更改性,其一旦泄露,则处于不可逆转的状态。即密码丢失后尚可挂失更改,人脸信息被窃取后却不可能再恢复到保密状态。消费者在乎的恐怕不仅是资金安全,而是人脸识别一旦被滥用,我们的隐私将无处安放。

据介绍,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分为两大类:基于2D人脸图像和基于3D人脸图像。而丰巢快递柜摄像头采集人脸的时候,形成的只是一张2D平面图像,也就相当于一张照片。

2D人脸识别只是通过2D摄像头拍摄平面成像,所以即使算法和软件再先进,在有限的信息下,安全级别终究不够高,通过照片很容易被破解。真正安全级别较高的是3D人脸识别系统。

于是就有疑问了,那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微信和支付宝的刷脸支付安全吗?

微信方面表示:微信刷脸支付使用安全等级最高的3D活体检测技术,综合使用3D、红外、RGB等多模态信息,可以有效抵御视频、纸片、面具等的攻击。

同时,微信支付会通过多维度安全风控策略确保账户安全,且提供多因子校验,部分用户需要输入与微信账号绑定的手机号或扫描二维码等进行校验,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微信刷脸支付出现账户冒用、盗刷等风险隐患是极小概率事件,如果因为刷脸支付导致账号资金损失,也可以申请全额赔付

当时,支付宝回应称:支付宝“刷脸支付”采用的是3D人脸识别技术,各类换脸软件有很多,但不管换的有多逼真,都是无法突破刷脸支付的。↓↓↓

“刷脸支付”带来了全新的支付方式,但也有诸多隐患。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针对刷脸支付,监管部门应该与时俱进,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加强监管:“由于技术创新经常领跑监管,所以监管者应当与时俱进,自觉消除监管的漏洞,用技术来强化监管。监管者也应当尽快出台相关的生物特征有关的信息采集的法律规则和技术标准。关于(消费者)所处的位置、活动轨迹、浏览的习惯等等,都应当纳入法制的监管轨道上来。”除此之外,刘俊海认为,企业也应当自律,保障消费者的信息安全,减少刷脸支付的安全隐患:“作为企业,在推广刷脸支付技术的时候一定要换位思考,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解决消费者的痛点问题,能够证明自己采集的消费者的生物信息等敏感信息,是合法的、透明的,能够切实保护消费者的生物信息等敏感信息的绝对安全。有了精准的行政监管,有了自觉的企业的社会责任,人脸识别带来的安全隐患,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的控制。”

“就个人信息保护来说,用户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尽管目前已有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但关于个人敏感信息、生物信息等还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建议尽快通过立法予以明确。

奇安信行业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裴智勇说,仅就技术本身而言,生物识别具有防伪性能好、私密性强、随身“携带”等优点,是一种更安全的技术。但是所有的生物识别技术本质上与数字密码一样,具有可复制的特性,因此生物密码不适合单独使用。目前生物识别和身份认证商用产品方案不仅仅依赖于静态的指纹信息、人脸图像,还应附加活体检测技术、多因子认证技术或基于风控的隐式认证技术,来保证“我就是我”。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应用在互联网领域,并以此作为交易支付的认证,风险是有的。”上海市信息安全行业协会会长谈剑峰表示,刷脸支付的基本原理是将终端服务器采集到的信息与云端信息进行比对,看信息是否一致。如果云端生物数据库发生信息泄露,则不仅会给账户安全带来风险,也会造成具有唯一性的个人生物信息外泄。

刷脸支付既要便利,更要安全。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表示,这一方面需要行业自律,企业应该对采集到的个人信息进行加密存储,也需要企业明确和规范用户信息使用的目的和范围,避免消费者信息被过度使用;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监管,“在金融科技领域,创新走在监管前面是常有的事,这需要监管部门及时跟踪创新以及创新带来的问题,对监管机制进行更新和强化。”

现如今,人脸识别已成为人工智能浪潮中最火热的技术之一,从点餐、购物,到坐飞机、住酒店,乃至领结婚证、领养老金……靠“脸”吃饭办事不再是玩笑。人脸识别技术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标配”。今天小编就来盘点一下,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刷脸”技术。

“刷脸”登机

旅客在大兴机场综合演练时刷脸登机 资料图东航提供

在自助值机机上,点击“人脸识别”,再刷二代身份证,脸正对屏幕后,就可以注册。注册成功登录后,可以直接进行选座等操作了。由于是无纸化出行,航班、座位等信息会直接通过短信或APP发送给旅客。注册只需要一次,以后就可以直接“刷脸”办值机了。

“刷脸”领取电子结婚证

浙江、江苏、江西、福建、重庆五省市率先宣布,可在支付宝领取电子结婚证。电子结婚证和实体证相对应,已登记领证的市民可在线刷脸领取电子证,在购房贷款、财产公证等业务中使用。

“刷脸”认证养老金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9月15日正式上线。首期开通8类18项全国性统一服务。通过平台,可以“刷脸”完成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可以选择“养老金测算”,估算出未来能领多少养老金。

“刷脸”办临时身份证

出行未携带身份证件,或身份证件遗失,无法顺利通过安检口的时候,都需要前往证件临时补办场所补办身份证件。使用终端机,经过输入身份证号码、进行人像识别核对、输入办理理由3个简单步骤后,旅客便可打印临时身份证明,前后仅需30秒。

“刷脸取款”是系统通过对比现场抓拍照片和可信照片源,验证客户手机或身份证号码、交易密码而实现的一种取款方式。刷脸取款的运行相对于传统的插卡取款方式,有效降低伪卡风险,交易过程中不使用银行卡,银行卡被复制的风险将会大大减少。同时,降低设备吞卡数量,减少市民领取吞卡的麻烦。

“刷脸”入园

5月1日,在海南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游客中心,持有海南旅游年卡的游客刷脸进入景区。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2019年5月1日起,海南旅游年卡正式投入使用,购买旅游年卡的游客可刷脸畅游海南20家景区。工作人员手持人脸识别POS机,只需扫码和刷脸两个步骤,游客几秒钟就可入园,比起现场排队入园的游客堪称神速。

“刷脸”借书

“鹿城约读”借阅机

点击屏幕,借阅柜内所有的图书封面映入眼帘,选择一本想要借阅的图书,点击“借阅”会出现二维码和“刷脸”的提示。“第一次使用要用支付宝‘扫码’验证,已经办理借阅证的读者可以刷证件。”三亚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介绍,扫码后可以验证“刷脸借书”,芝麻信用分500分及以上,可免押金免办卡借阅,再次借阅图书时便可直接刷脸借书。

“刷脸”门禁

作为身份识别的辅助,办公楼、居民社区、校园采用刷脸门禁智能终端,可以识别员工、居民和学生身份,杜绝身份不明人士进入社区和校园。刷脸门禁智能终端还能根据需求,可以读取身份证或打印访客凭条,落地智慧安防。

“刷脸”坐电梯

是的,你没看错。作为社区智慧安防的一个分支,刷脸乘电梯可以识别搭乘人员的身份。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在社区采用刷脸乘电梯,住客只要刷一下电梯内的人脸识别终端,就能自动识别住客身份,并自动选取你常去的楼层,还能利用大数据自动分配楼层客流,减少高峰时期的排队。

“刷脸”住酒店

办理酒店入住需用进行身份核验,包括身份证读取甚至人脸识别。阿里在去年就开了一家名为FlyZoo Hotel的未来酒店。住客只要在大堂的人脸识别终端上刷一下脸,就能自动连接公安系统后台确认住客身份信息。另外,相信很多人在外住酒店时,乘坐电梯时需要刷一下房卡,确定你是酒店住客才能使用电梯,而刷脸乘电梯则免除了刷卡这一步骤,房客只要在酒店入住时进行人脸识别身份核验,就能通过刷脸自动电梯。住客同样可以通过人脸识别设备打开房门,无需房卡。

“刷脸”乘地铁

搭乘公交地铁,我们经常会使用乘车卡或者扫码乘车。但是乘车卡忘了充值或者手机没信号,造成无法支付的窘况。使用刷脸支付就能通过人脸识别,在绑定的账号上自动扣除车费。

“刷脸”购物

许多知名连锁便利店和超市现在也引入刷脸支付收银机、开通了刷脸支付的顾客在收银机前扫描一下脸,就能自动完成支付。现在一些无人收银机更是结合了自助扫码和刷脸支付两种功能,顾客可以自己在自助收银机前扫描商品条形码,再通过刷脸完成支付,全程无需店员,免去排队时间,加快收银速度。

“刷脸”吃饭

来源:视觉中国

9月18日,江苏高校首座智慧食堂——江苏大学京江学院第二食堂正式启用,师生就餐无需携带校园一卡通或手机,只需通过无感支付设备“刷脸”,不到1秒即可完成结算支付,减少排队时间,提高就餐效率。

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在现场看到,大学生们拿取托盘,在不同档口选择菜品取餐,然后进入结算区域,将托盘放入识别区。

识别成功后显示屏上会显示菜品名称、金额等信息,确认无误后就可完成“刷脸”结算。

2018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王子晨说,科技的发展进步让学校食堂也有了“黑科技”。“从此以后‘刷脸’吃饭,不用担心校园卡丢失、盗刷这些问题啦。”

今天,你用过“刷脸技术”了吗?你会选择刷脸支付吗?

来源:南海网、交汇点资讯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