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第一洛溪大桥,还完贷款第二天就免费!

1979年的一天,香港知名实业家霍英东回家乡广东番禺探亲。按照行程,霍英东探亲结束后,将于当日下午5点钟赶到广州。

那时候,番禺和广州之间没有一座大桥,车辆行人都要经过大石和洛溪两个渡口,往返于番禺和广州之间。

那时候,渡口经常排起长龙,有时能达3公里远。霍英东的车子,也被堵在大石和洛溪两个渡口,直到当晚9点钟才赶到广州。番禺和广州只有15公里路程,竟然花费了4、5个小时,霍英东一时感慨万千:“回家乡番禺交通实在不方便,太误时误事了。”

能不能在番禺和广州之间修建一座大桥呢?霍英东这个想法,与同为广东番禺人的香港知名企业家何贤、何添不谋而合。

1983年,霍英东捐赠300辆五十铃1.75吨货车,变卖得1485.5万元,何贤、何添捐赠200万港元,共同策划兴建洛溪大桥。

据《亚洲第一桥洛溪大桥大事记》披露,洛溪大桥总投资8100万元,除去霍英东和何贤、何添捐赠的1700多万元,还多方筹集了一笔贷款,启动了洛溪大桥的建设。

1984年10月14日,洛溪大桥举行奠基仪式,同日正式动工。

洛溪大桥全长1916米,其中主桥长480米,宽15.5米,采用双向四车道,通航净空高达到34米,以确保7000吨海轮能顺利通过珠江主航道。

洛溪大桥的设计师是著名桥梁专家杨高中。当时,杨高中大胆提出先进的“连续刚构桥”方案,使得洛溪大桥的自重比国外同类型桥轻了10%。

这让许多桥梁专家感到不可思议。负责为洛溪大桥提供建桥设备的一家国外公司认为杨高中的设计方案太单薄,建议进行改动,否则拒绝提供建桥设备。

杨高中早已预料外界的反应。他以严谨的科学依据,说服了这家国外公司,确保自己的设计方案得以通过。

1981年,霍英东发动兴建了广珠公路上的中山、细滘、沙口、三洪奇四座大桥,目的是打通珠三角的西走廊。

经过3年多的施工建设,1988年6月28日,洛溪大桥完成主桥合龙工程,全线贯通。8月28日,洛溪大桥竣工,通车运营,比原计划1988年12月31日通车提前了125天,生动诠释了“时间就是金钱”这一理念。

洛溪大桥的建设,创建了几项中国第一:

洛溪大桥通航净高为34米,居全国第一;使用预应力T型钢构连续桥梁,也是国内第一的。主孔道通航净跨度,在同类桥型中位居世界第六、亚洲第一。因此,中外专家称之为“亚洲第一桥”。

洛溪大桥建成后,霍英东亲自前来参加剪彩典礼。他看着有如一道长虹飞架于珠江之上的洛溪大桥,激动地说:“家乡的路越走越宽,家乡的桥越建越好了。”

洛溪大桥成为番禺和广州之间洛溪大桥成为番禺和广州之间的一道重要通道,日渐繁忙。

到1991年,洛溪大桥的年车流量达978万辆/次,日均2.68万辆次。1998年,洛溪大桥的日均车流量达到55000辆次。2015年,洛溪大桥的日均车流量达到8万辆次,最高峰达到10万辆次。

由于洛溪大桥的建设资金大多数来自贷款,因此需要“以桥养桥”,实行收费通行制度。最初的收费标准是,小车每次3元。1992年,小车每次3元上调至每次5元,其他各类车辆收费也相应上调30%。

1991年,洛溪大桥年收费超过3589万元。随着车流量的急剧增加,和收费标准的上调,洛溪大桥每年收取的通行费用也水涨船高,每年上亿元。

2005年,经广东省审计厅审计,洛溪大桥项目已经于2005年6月30日前还清了全部建设贷款本息。于是,从2005年7月1日开始,洛溪大桥停止收费,实行免费通行。

【文章来自网络 参考资料:《“亚洲第一桥”洛溪大桥大事记》《洛溪大桥:从收费到免费》等 侵权即删】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