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里自己的声音,为啥和平时不一样,还这么难听?

偶尔从语音中听到自己的声音

相信大部分的小伙伴都会一脸懵逼

什么,这是我的声音?

为什么和我平时听到的不一样

而且……怎么这么难听!

明明是自己的声音

为什么会有“两副面孔”?

今天小薇就来帮大家解答一下~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一下

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声音是由物体的震动产生的。

比如人类能发出声音,

靠的就是声带的震动。

而它要传播的话,靠的就是介质,

介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和气体。

我们说话时的声音,

就靠空气作为传播介质。

而同样的声音,

若是传播介质不同,

那么我们听到的声音就会有所差异。

举个例子:

游泳时,在水下听到的和岸上听到的声音,就有所差异~

所以自己听到自己的声音

和别人听到的不一样?

就是因为声音传播介质和途径不一样!

别人听到我们的声音

  • 首先,当我们说话时,发出的声音会通过空气以及周围环境的反射进入到别人的耳朵。
  • 然后,再通过外耳、中耳,接着进入内耳。
  • 最后,经内耳转变为听神经上的神经冲动,再传送到大脑皮质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Ps:录音/语音的声音经由空气传播,被麦克风记录,所形成的声音和别人听到的差不多。

我们听到自己的声音

主要靠的是骨传导。

声带震动发出声音后,通过腮帮子和耳朵之间的骨头直接到达耳朵,然后再传送给听觉中枢。

总结原因

1、传播介质不同

一个是主要是空气,另一个则是骨头,传播介质不同,声音就会产生差异。

2、传播途径不同

别人听到的声音,需要通过空气和耳朵的传导,声音的能量会被削弱并且音色也会有一定变化。

而我们自己听到的声音,直接通过骨头到达内耳,声音的能量和音色的衰减与变迁相对较小。

正是由于上述因素的作用,我们听到自己的声音才会和别人听到的不一样。

但相信,

大家也发现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自己听自己的声音,会更好听呢?

首先要感谢耳朵里的三块听小骨:锤骨、砧骨和镫骨。

当声音传递到这三块骨头时,会引起它们强烈的震动,导致骨传导很强,形成立体环绕声效。

更逆天的是,大脑接收到耳朵传来的听觉信息后,还会自动添加“修音”功能,让你的声音更低调奢华有内涵。

而别人听到的声音,不仅纯天然、无添加,而且还因为空气和耳朵的传导,导致音量和音色被衰减。

二者对比,那当然是我们自己听到的自己的声音更动人。

但需要提醒你的是

别人听到的或者是录音/语音里的声音,才比较接近于你真实的声音。

也就是:你真正的声音,其实没有你自己听到的那么好听。

想不到我这么好听的声音只有自己能听到

好气哦(`ヘ´)=3

你第一次听到录音/语音里,

自己的声音时是什么感受?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哦~

都为你解开疑虑了,

点个【关注】再走嘛~

版权声明:本文为健康之路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