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厂公到底有多厉害?

今天跟给大家聊聊最牛的两位的厂长,谁呢?相信喜欢历史的亲已经想到了,没错,就是明朝的东厂厂长跟西厂厂长。当然,人家正式的名称叫:厂公或者是督主。

大家都知道明朝有两个特别的机构,一个是锦衣卫,一个是东厂,他们是专门从事特务工作,合称为厂卫。

说起来,锦衣卫其实资格更老一些,它是明朝开创大哥朱元璋建立的,都是由一些比较信任的亲信来担任。那主要工作就是监督文武百官。最大领导叫指挥使,正三品官。

这个机构其实就是用来对付大臣的,等把那些创业元老们个个都消灭得差不多的时候,朱元璋来了一句:你们锦衣卫用刑太过了,刑具三百斤一付,想压死人啊。你们引起官愤了,必须取消。

就这样,本来是风光无二的锦衣卫,一下就倒台了。所以说这伴君如伴虎,你都不知道君王这会对你重用,下一秒会不会要拿你开涮了。

等朱元璋儿子朱棣上位的时候,锦衣卫又被重新启用起来了的。因为朱棣他特别需要,本来他的皇位来的不是那么正统,是从建文帝那里抢来的,这个建文帝又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跟个幽灵似的,他心里还是挺当心的。所以特务机构对于他来说是很有必要的,朱棣不但将锦衣卫用得很好,而且将这招是发扬光大了。

就这样,为了防备侄子,也同样是为了控制大臣,朱棣再次启用了锦衣卫。不过朱棣感觉,仅有锦衣卫还不够,特务机构要求的是单线联系,有事情能马上汇报。那跟皇帝最能直接联系的只有太监了。

朱元璋是不放心太监的,可是呢,朱棣就特别信任太监,这跟他在起事中太监出了大力有关。像他手下的三宝太监郑和就很有名。

这个郑和本来叫马和,他是反对明朝的,后来造反被抓了,就被阉割送到宫里当太监,最后朱元璋把他赏给了还是燕王的朱棣。没到马和虽然被阉割了,但造反的能力还在,在朱棣发起靖难的时候,他是立了大功的。所以后面他被赐姓“郑”。

正因为对太监的信任,朱棣特地把太监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特务机构。这个机构上班的地点就是在东安门北侧,也就是现在王府井大街北部东厂胡同那块,所以叫东厂。

这个机构就很牛了,厂长由当权的大太监担任,比如魏忠贤就是一位厂长。东厂的人不但可以管文武百官,他们还有监视锦衣卫的权力,锦衣卫审个案子,还有东厂的人在一旁旁听。

后面,太监权势越来越大,锦衣卫的风头就直接被东厂盖过。有点像美国的CIA跟FBI,虽然是相互独立的机构,而且分工也不同,CIA管国际情报,FBI管国内犯罪,但如果有交集的话,CIA因为直线联系美国总统,所以更牛一点。

所以到了后面,锦衣卫指挥使都要直接给东厂厂公跪下了。

那么西厂呢?

西厂是由明宪宗时候的大太监汪直创办的。

汪直,广西人,他很小就入宫了,等他成为西厂提督的时候,据考大概只有十五岁。这宫里发生了一件大事,有个叫李子龙的道士,他竟然跑到宫里踩点,准备行刺明宪宗朱见深。虽然最后是被锦卫衣抓住了,可是朱见深很是不安,这刺客都摸到自己身边来了,东厂很失职呀,没有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

这个时候,汪直就出来说了,我们再搞一个西厂好了。之所以他建议搞西厂,其实最重要的原因,东厂不归他管,他插不上手,所以他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提出搞一个西厂。

西厂一开张,之势头就压过了前辈东厂,可是也因为火烧得过于猛,把大家伙都惹毛了,大家都不干了,跑到皇帝那里投诉,所以这西厂没搞几个月,就关门大吉了。

但是西厂一关,皇帝又没有了安全感,所以一个月以后又重开,厂长还是汪直,以后一直开了五年,直到汪直失势被打倒,西厂再次关门大吉。

二十年后,明朝皇帝换成明武宗朱厚照时,西厂又开张了,厂长是大太监刘瑾。

这个刘瑾他还是东厂的厂长,一人身兼两个厂子,按说两个厂要精诚合作才对,可没想,他们是谁也不服谁,搞起明争暗斗来了,刘瑾一生气,干脆又搞了一个内行厂,比东西两厂还要高级。当时有个说法,东厂不敢抓的人,西厂敢抓。而内行厂直接就能抓西厂的人。

这样一来,明朝就有锦衣卫、东厂、西厂、内行厂四大特务机构,组成了明朝的“四大名捕”。

不过,这个西厂跟内行厂没坚持多少年,正德五年,刘瑾倒台,西厂和内行厂也就关张了。从此,西厂再没有开起来。

最后再跟大家多说一点,东厂的办公室里是供奉着岳飞画像。取公正的意思,但其实搞特务这一行,又没有什么监督,那里容易公正。

办公室前还有一块牌坊,上写““百世流芳”,估计也是难以流芳。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