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妈临产胎位不正只能剖?试试这些分娩方式,祝你平安“顺”到底

文 | 幸孕姐(拥有本文版权,欢迎分享转发)

对于顺产的孕妈来说,胎儿位置正是分娩的必备条件,胎位不正不仅增加分娩难度和时长,而且十分耗费产妇的体力,如果长时间生不出来,胎儿可能面临缺氧的危险,产妇面临会阴撕裂、大出血、难产的危机。

孕妈产检胎位不正

小刘怀孕后,像所有的新手孕妈一样,格外谨慎小心,每个月都按时去产检,眼看着距离预产期还有两个多月,却在29周的产检B超单上,看到胎儿胎位——臀位,这无疑增加了她的焦虑感。

医生说: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头位,要是想顺产顺利,趁着胎儿活动范围大,赶紧回家试着纠正,过了32周,没有调整过来,就只能建议剖腹产。

一般来说,怀孕早期、中期的时候,胎儿还小,子宫内可以活动的范围空间很大,小家伙可以在羊水里“畅游”,各种位置都有,可是怀孕28周后,一旦发现胎儿在子宫体内的位置异常(臀位、横位、枕后位、额位等),都不利于产妇分娩。

胎位不正的最佳纠正时间是什么时候

研究发现,胎位不正发现得越早,胎儿越小越好调整。

因此产前务必要做好产检,一旦发现异常胎位,尽早纠正,不然只能剖腹产。而最好的纠正时间是在怀孕30至32周之间,超过孕8个月,胎儿的生长发育很快,羊水会相对减少,此时胎儿姿势和位置基本固定,再纠正很难,多数只能剖腹产。

除此之外,胎位不正也可能导致胎宝在分娩过程中,通过骨盆困难受到挤压而造成头部变形,而且持续的时间越长,脑部缺氧的可能性越大,将来可能出现脑损伤或者是窒息。

胎位不正的孕妈,如何调整胎位呢?

产检出现胎位不正的孕妈咪们不要着急,回家后按照如下方法,尽早纠正,顺产不是问题。

1、胸膝卧位(如下图)

胸膝卧位是最普遍被应用的方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孕妈跪在床上,双手撑在床上,双腿分开,与肩同宽;

2、胸部和肩部尽可能地贴近床面,脸偏向一侧,双膝弯曲,大腿保持与地面垂直;

3、保持这个姿势大约2分钟,等到适应后,逐渐增加到5~10分钟,每天2~3次。

这种方法不需要任何条件和设备,只要在家坚持练就行,缺点是练习时孕妇可能出现腰酸、头晕、恶心等现象,如果练习中途出现不适,务必立刻停止。

2、桥式卧位(如下图)

1、孕妈仰卧,平躺在床上,双手放平;

2、将腰部慢慢抬起,并在腰下垫上枕头或被子,使臀部抬高30~35厘米;

3、保持这个姿势大约10分钟,每天做一次。

这种方法效果没有第一种效果好,孕妈常做容易造成腹部不适,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3、外倒转术(切忌自己动手)

这个方法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最好找专业的医生来做,孕妈们万万不可自己动手,容易出现脐带缠绕、胎盘早剥的危险。

专业的医生用手在腹壁上摸出胎儿的头和屁股,慢慢将胎头慢慢转到骨盆里,再将孕妈腹部裹起来,固定住胎位。

延伸阅读:胎位不正产妇,分娩时可采取自由体位

它是随着医疗水平进步而诞生,指的是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自行选择舒适的体位,而不是传统的仰卧截石位,自由体位除了能减轻产妇的痛苦之外,还能使其缩短产程时间,提高自然分娩率。

常见自由体位如下:

1、卧式分娩:这是相对而言,比较传统的一种,由医护人员叮嘱孕妇尽量弯曲腰部,孕妇一侧大腿弯曲,另一侧伸直放在病床上,腰部弯曲与胎儿脊柱保持一致。

2、坐式分娩:主要是利用地心引力,让胎儿在分娩时身体呈加速下坠,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妇痛苦,并降低难产的发生率。

3、跪式分娩:是立式分娩的一种,能大大降低产妇痛苦,让胎儿自然下移,而且这一姿势可扩大产妇骨盆出口。

综上所述,如果孕妈临产时胎位不正,不妨试试上面这些分娩方式,能让你一路“顺”到底,不过具体的情况还是要结合医生的建议,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如果胎儿是枕左后位可以将其纠正为枕左前位,然后再转为顺产分娩。(MZ)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