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牛犊也得怕虎!——浅析晚晴来自权力顶层的博弈

说实话,到现在我都没能弄明白“初生牛犊不怕虎”到底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从字面来说,这句话代表的是一种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提倡;但是,仔细梳理的话,其中又不乏狭隘和盲目的性质。因为无知,牛犊根本意识不到虎的力量,当危险真正出现时,它可能连一丝生还的机会都没有。初生牛犊不怕虎,如果反过来问呢:虎会怕初生牛犊吗?是不是自己也苦笑了?这恰恰呼应了另外一句古话——老虎不发威,你以为是病猫啊?

牛犊和虎的故事讲完了,双方力量上的悬殊早就注定了最终的结果,至于牛犊怕与不怕,虎还真就不在乎了,这也让所有潜在的侥幸心理都变成了现实里的自欺欺人,不信?看看“牛犊”光绪和“老虎”慈禧之间的博弈就明白了

光绪不仅是“牛犊”,而且还是“牛犊”中的佼佼者。光绪的一生很短暂,而且颇有悲剧色彩,但是,也配得上“精彩”二字。小小年纪莫名其妙就成了大清的皇帝,虽然有着不太快乐的童年,但是,万幸的是遇到一个好老师——翁同龢。幼年时老翁给了他心灵上的关怀,长大后不但教他治国之道,还从青年才俊中提拔了一批人为他将来的执政做好铺垫。翁同龢有缺陷吗?是个人就有,但作为“帝师”,他绝对是称职的,个人觉得整个大清也只有咸丰的老师杜受田可以和翁同龢相提并论,他们都是为了一手带大的皇帝鞠躬尽瘁的人,唯一的不同就是老杜的结局比老翁更完美

皇帝的身份,加上一大帮朝臣的拥戴,历史上很难找出比光绪更牛的“牛犊”了,一切顺风顺水,光绪好像也有很大的资本去无视“虎”的存在了,可惜,他遇到的这只虎比一般的虎更为棘手。

帝后之争

那光绪和慈禧的博弈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这就要引深到“帝党”和“后党”的由来。

咱们按时间顺序,先分析“后党”:

历史上每当出现一个权势人物的时候,就会迅速形成一个小集团,女人也是如此,像大唐武后、大汗吕后、北魏萧后等都是屈指可数的女中豪杰。慈禧“后党”的形成和她们一样,是在慈禧掌握一定权力之后,迅速聚拢了一批有“投机”目的的大臣。“辛酉政变”是慈禧的发迹点,但此时还没有什么“后党”,非说有的话,也只限于那些宫内死忠的太监和宫女,因为当时后宫和朝堂是分割的。直到扳倒肃顺,开始垂帘听政,“后党”才开始形成,并不断壮大。首次罢黜奕䜣,应该就是慈禧对“后党”实力的一个试探,结果让她喜出望外,不可一世的“议政王”也不得不低下那高傲的头。奕䜣倒台后,慈禧根本就没有对手,唯我独尊,也就没有什么“后党”了

那“帝党”呢?其实,从皇帝被立的那一刻起,“帝党”也就随之产生。除了帝师之外,还有那些遵循“祖宗礼法”的朝臣,他们认为不管是谁暂时掌权,到最后终究要将权力交到皇帝手中,这是不可更改的“祖制”。和帝师相比,这些人可能更加纯粹。没有利益驱使,注重的是道德、礼仪、和制度,这也是封建社会士大夫的最大特点和传统美德。

光绪的“帝党”一直都存在,只不过在慈禧的震慑之下都不得不潜伏下来、等待时机。1887年光绪亲政,这让很多人看到了一丝曙光,但是旋即就被遮掩在慈禧的阴影里。直到甲午战争前后,“主战派”和“主和派”的分歧才让“帝党”和“后党”再度明了,也正式拉开了“帝后之争”。

“帝后之争”有两个十分明显的时期,一个是在甲午战争前后,一个是在“戊戌变法”前后。

甲午前后的博弈

甲午战争对于中国的影响很大,不仅仅在于战败,而且,它还激化了慈禧和光绪之间的尖锐矛盾,由此引发的“党争”,将大清向灭亡的边缘又推了一步。

慈禧和光绪的核心矛盾还是权力的归属。尤其在光绪亲政后,光绪不甘继续受慈禧的摆布,试图将权力收回,而慈禧对于权力又有着难以割舍的痴迷,因此产生的对立根本无法避免,爆发只是时间问题而已,甲午战争就成为一个契机

·甲午前后光绪的手段:

1894年7月,日本偷袭清军运兵船只,中日战争在朝鲜领土上爆发。消息传回国内,民声沸腾,光绪在清流士大夫们(也可以说是“帝党”)的鼓吹下,一番往日对慈禧言听计从的懦弱姿态,力排众议,决心对日宣战。慈禧在巨大的主战舆论面前也选择了妥协,同意了光绪的决定。难得的统一,局势开始向着有利于光绪的一面扭转,但是,战争中光绪的一系列举措却在挑战着慈禧的每一根神经:

1,严惩李鸿章。不但摘了三眼花翎,连黄马褂也被剥夺;

2,请停颐和园的修复工程,将开支用于军费;

3,任命被慈禧罢黜10年之久的奕䜣接替李鸿章;

4,任命翁同龢和李鸿藻为军机大臣,翁同龢主持同文馆;

5,将战争中与自己唱反调的“帝后”成员孙毓汶、徐用仪赶出军机处和总理衙门;

这一切操作都是为了打破慈禧“独揽大权”的局面,但是,战败的结果还是将主战的光绪推到了风口浪尖,让他知道士大夫们因为“正义感”而推动的这场战争会有什么样的代价。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都被割让给日本,除此之外,还有那2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虽然坎坷,但这是光绪第一次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号施令,然而最终,却不得不承受比鸦片战争更屈辱的结局。

·慈禧的打压

所有人都对光绪的执政能力产生怀疑,也包括慈禧。甲午战争前后,慈禧也曾力主议和,但没能顶住言官们的奏折和民间求战的呼声,最终不得不同意了光绪的观点。低头,对于掌权20余年的慈禧来说本就是奇耻大辱,更何况光绪的人事任免简直就在向她的权威发起挑战,这是她无法容忍的,再加上甲午一战让她对光绪失去了最后一点信任,因此,对光绪的打压也不再像以前那样遮遮掩掩了:

1,杖责珍妃;

珍妃是光绪最宠爱的妃子,但是她却并不安分,一直利用光绪的宠幸私下买卖官缺,这些慈禧都是睁只眼闭只眼,因为太平天国之后,这一做法在清廷很普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慈禧尚且不愿母子撕破脸。可如今母子失和,珍妃自然就成为慈禧的打击目标,再加上皇后的一番哭诉,正好给了慈禧“行家法”的理由;

2,砍伐醇亲王墓地银杏树;

醇亲王是光绪的生父,他的陵园有一株白果树,史书中记载“高十余丈,萌地数亩,形如翠盖,罩墓上”。有位大臣为了取悦慈禧,声称此树乃皇气所在,对慈禧不利,于是慈禧就命内务府砍伐。内务府虽然领旨,但是不敢动手,只要向光绪请旨,光绪自然不准。一耗就是20余天,这让慈禧怒不可遏,于是,亲自带领内务府人到墓地将该树砍掉,当光绪听闻赶到时,树已经砍伐完毕;

3,瓦解“帝党”

先是逼光绪将“帝党”人物长麟、汪明銮革职,而后,又将文廷式驱逐出京,后来还将安维峻充军、将志锐贬黜边疆,最重要的是,将帝师翁同龢赶出毓庆宫,阻断两人的接触;

如果说甲午前后光绪的“夺权”是步步为营的话,那慈禧的手段就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杀人诛心”,几乎将“帝党”完全瓦解,让光绪又成了孤家寡人。这也说明,“小牛犊”光绪在老练的慈禧面前根本不堪一击,这次博弈,以光绪的失败而暂时告一段落。可随着一个叫做康有为的人出现,双方很快就又进入下一场对决

“戊戌变法”前后的博弈

甲午战争对于慈禧有没有影响我们不知道,但是对光绪的影响却太深,不单因为战败的结果,还有因此产生的反思。光绪对于西方国家改革变强的事例尤其在意,因此,当康有为为他进献了《俄彼得变政记》和《日本变政考》两本书时,变法的激情就在光绪心中燃烧起来,他让后党人物奕劻去告诉太后:他要变法,如果不让,他宁可不做这个皇帝!这可能是光绪一生最“爷们”的一次了

按说,有过“甲午战争”的前车之鉴,老太太断不会再放任光绪由着自己的性子走,但是,这次慈禧却欣然同意。她疯了?没有,但是她有着自己的打算。《慈禧传信录》中记载,慈禧曾对光绪说过:

变法乃素志,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

但是,也并非你想干嘛就干嘛,她是加了条件的:

若师日人之更衣冠,易正朔,则是得罪祖宗,断不可行

这也从一定程度反映出慈禧对于变法和西方的矛盾心态,一方面,列强的入侵让她不得不寻找强国之路,另一方面,西方相对民主的政治制度又会对她的统治产生冲击、甚至是颠覆,所以,对于西方她既没有完全承认,也没有彻底否决。由“洋务运动”托起的“中兴之治”,离的开慈禧的支持吗?不可能;洋务了30年,却惨败于日本之手,作为大清主宰者的她难道就没有反思过吗?也不可能。办工厂、修铁路、建海军、造轮船,甚至发展电报、矿山、留学等,这些“硬件设施”的改变显然没能达到“振兴大清”的目的,问题出在哪?那就只剩下体制了。要改变体制,只能进行变法,这可能也是慈禧支持光绪的原因,但同时,为了保障自己的权力,她也不得不为变法增加了一定的约束。

·“戊戌变法”时光绪的手段

在“革新”和“守旧”间,慈禧再次徘徊,而光绪的一系列变法措施,无疑是继甲午博弈后对慈禧的二次刺激,也为光绪的再次失败奠定基础:

1,撤裁大理寺、光禄寺等六个闲散衙门;撤裁湖北、广东、云南三省巡抚和东河总督;撤裁各省不办运务的盐道。

2,对于阻挠他进行变法的官员进行撤免,包括身为二品大员的礼部堂官;(二品大员的任免权是归慈禧)

3,将维新派人士大肆提拔调入军机章京;

4,罢免李鸿章、敬信总理大臣的职务;

5,规划另组权力中心;

6,提拔袁世凯,染指军务;

7,采纳康有为建议,联合西方国家,制衡后党;

撤裁闲置部门既能节约开支,又可以使政务流程更加简洁、效率,但是,动作太大,涉及部门太多,势必会造成政局的动荡,对那些不思进取的传统利益集团也构成了威胁;另外,不管是提拔维新派人士、另组权力中心、罢免李鸿章、提拔袁世凯、甚至包括联合西方国家等,这一矛头都指向了慈禧,是对正常运行的机构和秩序的挑战,更是对慈禧手中权力的一种剥夺,受到的强劲反弹也就可想而知

·慈禧的应对措施

面对众多官员的哭诉,慈禧对光绪变法的忍耐显然已经达到极限,于是,迅疾出手,终止了这场持续百日的变法运动:

1,将翁同龢逐出京城、革职还籍;

2,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统帅驻扎在直隶境内的所有军队;

3,慈禧重新声明,二品官员的任免必须得到她的恩准;

和光绪的繁文缛节相比,慈禧的措施简明扼要,效果却十分显著,而让她真正下决心处置光绪的却是另外两件事:一件是被康有为弄巧成拙的“围园杀后”;另外一件就是光绪与伊藤博文的会面。慈禧天不怕、地不怕,但她还真怕洋人,更怕光绪和洋人联合来对付她,于是,就将光绪软禁、彻底收回大清的掌舵权。至此,光绪与慈禧的博弈走到了终点,慈禧再也没有给他机会翻身

反思

光绪和慈禧的争斗,也许,从来就算不上什么博弈,因为自始而终光绪都没有可以仰仗的资本。一个是初出茅庐、空有抱负,一个是专权多年、党羽遍布,权力的天平从来就没有倒向光绪过。即使在他最高光的甲午和戊戌,他的身边也只是一个翁同龢和康有为,而这两位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吗?本质上,他们都是书生,书生的基础梦想就是成为士大夫,继而得到高官厚禄,他们对于权力也有着极强的占有欲,谁能说翁、康二人不是想通过扶持光绪达到“揽权”的目的呢?

再看看他们有什么?热情?不着边际的幻想?对不起,实在找不出它们的实际意义。翁同龢和康有为的忠心可能确实存在,但是,他们既无实权、又无娴熟的政治手段,凭空虚构的美好愿景对光绪只能是种误导。精明的光绪没有看到这一点,是因为他自己在急于收回权力的浮躁心态中迷失了。光绪看不到这一点,但有人能,谁?奕䜣

这位纵横政界多年的风云人物在临终前向光绪推荐了两个人:李鸿章和张之洞。可惜,没有引起光绪的重视;当光绪问“翁同龢如何?”时,奕䜣的回答是“聚九州铁不能铸此错者!”;而对于康有为的变法思想,奕䜣给出的评判是“皇上慎思,不可轻信小人”。奕䜣临终前的三个警示,全都应验。也许,只有在被囚禁之后,光绪才能在静思中体会奕䜣的用心良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加速大清灭亡的根本原因就是自1895年开始的、这场来自最高统治阶层间的内讧,之后的义和拳、八国联军、庚子国难都是因此而产生,所以,慈禧和光绪也算是大清的“掘墓人”。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