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梅花螳螂拳的掌法极为丰富

太极梅花螳螂拳的掌法极为丰富。用于击敌的手掌部位,大致可分为掌面、掌背、掌根和掌外缘四大部位。由此生化出众多的掌击招式,既可放长击远,又可贴身近打。敌身之上中下部位俱可用掌击打。其技击效果丝毫不逊于拳法。

在以掌面击敌的招式中,掌型为阴掌,一般用之击敌之上中部,可直击可横击可斜下击,以单掌击法居多,也有双掌同击法。如“掌手雷”,是自头侧发招直接拍击敌之面部的。其掌型为掌心向前,指尖朝上。而“反掌”则为横拍敌之脸侧部,呈掌心朝外,指尖朝前,拇指朝下的掌型。再如“双扑掌”,是自上而前下双掌同时扑击敌之胸腹部的。其掌心朝下,指尖朝前。以掌面击敌之所以有这几种掌型,也是由于技击上的需要。如“反掌”是在双手挂封敌手臂后,一手顺势由阳变阴,就近横击敌脸侧部,故其掌型如是。

以掌背击敌,一般用之击敌面部和下身裆部。而掌型也因之或阴或阳或竖或横。如阳掌型的“摔掌”,其动作和体用皆与崩捶相同,唯有掌和拳的区别。二者相比,拳的击打力显然比掌来的重,但是掌却比拳放得远些,发招也更快捷灵巧故其为常用之掌法。而阴掌型的“撩阴掌”,是走下路甩击敌裆的招式。而如“电掌手”之所以用的是横掌型,也是出于技击的需要。此招是沿敌所直出的手臂上方奔击敌面部,而横掌能避开敌的肩臂的妨碍。用掌背击敌,准确地说,击打时的着力部位是在食、中、无名和小指这四指的指背。



以掌根击敌之法中,大多用于攻击敌身之中部即胸胁腹部,也有击敌面部的。以单掌击法为主,也有双掌击法。既然是用掌根进行击打,那在击打时掌型的要求自然是手掌在腕关节翘起,以突出掌根部。其击发路线,或正直或前下或横平。如“爬山手”是直击敌面之掌法;“双剁掌”则是朝前下方发力击敌胸腹的双掌击法;而“蹬塌掌”之掌法则是横向平推敌之中部。“合腿扑心掌”的击发路线和击打部位与“双剁掌”相同,却用的是掌根向外、指尖向内的掌型,这是基于在合出敌之来腿后贴身掌击的技击要求。

以掌外缘击敌之法,多攻击敌之上部。其掌型可竖可横可阴可阳。如“劈掌”是以指尖朝上的竖掌正劈敌之面部的招式;而“缠龙搰眼”则是以手背朝上的横掌击敌双目的招式。“霹雳掌”的动作与拳法中的“缠鞭过耳”相同,但其是在掌的阴变阳的运动中生出旋转力的掌法,加之缠击的是敌之脖颈,是很有杀伤力的。

太极梅花螳螂拳的指击法贵在以巧制胜,因为手指的击打力和击打时的承受力远不如拳合掌,所以其主要的攻击目标是敌之眼睛、咽喉、裆部等人体最薄弱的部位。如“白虎洗脸”是用阴掌型的指尖戳击敌之双目;“纫针”是用阳掌型的指尖插击敌之咽喉;“海底取宝”是用五指抓击敌之阴囊。

综观太极梅花螳螂拳的拳、掌、指的击法,不难看出,该派拳术所具有的浑身是打的技击风格是很鲜明突出的。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