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文艺“神仙眷侣”开农场,活成了我最羡慕的样子


​农场主+

第1535期



关于农业,有这样两个概念,曾让我眼前一亮:“软乡村”与“酷农业”。


何为“软乡村”?是树绕村庄,水满陂塘,是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是能唤起我们心底最柔软记忆、涌起乡愁的场所,是有情怀、有温度、有梦、有诗意的家园。


何为“酷农业”?就是我们所从事的农业,不再是苦逼、悲情、乏味,带着悲壮色彩的旧式农业,而是新型的、时尚的、有创意的,让人享受其中的“酷农业”。


这一次,源味团队来到苏州相城区阳澄湖镇,看90后的“小李子”和“毛少”,一对玩架子鼓和弹吉他的小夫妻,是怎么在“软乡村”玩起了“酷农业”,把一个100多亩的家庭农场经营得风生水起。


陌上青初创始人李婵娟(左)与源味君(右)




每年金秋,阳澄湖畔,稻熟蟹肥。经历了春和夏的繁忙劳碌,在落叶渐黄的时节,把注意力定格在黄满膏肥的蟹宴之上,成为了人与自然的最真切的互动,这也成了生于斯长于斯的毛少,人生记忆中最美好的片段。


所以,大学一毕业,他就带着女友小李子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阳澄湖镇。



在大学里,他俩是学校音乐社的主力,一个架子鼓打得炉火纯青,一个吉他弹得神乎其技。回到家乡,音乐可以怡情,但填不饱肚子。


没多久,他们做了一个让身边的人都看不懂的选择——盘下100多亩地,当起了职业农民。


他们的农场,有一个文艺的名字:陌上青初


地是租下了,该对它做点什么呢?他俩大眼瞪小眼。


“喂,这个季节适合种些什么菜?”小李子问。

“嗯,秋白菜好像是在7、8月份就得种下去”毛少摸着下巴努力想。

……


两个五谷不分、连时令蔬菜都认不全的人,只能厚着脸皮向田间地头的老农请教,看着长发飘飘的小李子和细皮嫩肉的毛少,老农的眼里写满了难以置信和不可理喻。


性格开朗的小李子软磨硬泡、死缠烂打,一年下来的实操经验,让她对农业的种养殖技术都烂熟于心。


决定做农业,爱美的她剪去最看重的一头乌黑长发



短发的小李子熟练干农活



终于孵化成功一窝小鸡



背着孩子下农场的小李子



毛少自己动手搭建面包窑



毛少改装的抽水泵



毛少开着自己改装的小拖拉



为了节省人力成本,大部分农活都是他们自己干,田间地头除杂草,担着砖头修羊舍,间苗嫁接疏花疏果,全不在话下。


我们在地里的状态,可以说文艺范儿荡然无存。”小李子笑着说,让人想象不到的是,给猪打疫苗,给羊接生、坐月子这样的脏活苦活,柔弱娇小的她都是自己亲自动手。


从软糯的萌妹子



进化成田间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女汉子



“我们也走过不少弯路,比如开始养殖时,一窝窝小羊、小鸡、小鸭,总是会以各种理由离奇死去,经济损失惨重还是其次,更主要的是,那种找不出原因的无助,看着细心孵化、照顾的小动物们一个个死去,真的很伤心。”



“农活好像总也干不完,我怀孕临产的前一天还在地头干活,生完孩子只坐了28天月子,我就待不住了,放心不下,赶忙跑到我的地里去瞧一瞧,看到的是田间一片杂乱,荒草丛生,我一个人在田埂边默坐了很久,心里是一片荒凉,那是一种不知道从何做起的迷茫。”


“不过,农业也有很甜的时候,比如,有客户对我生产的产品真诚地夸上一通,比如,有单位机构找上门来要和我合作,比如,看见吃着我种的水果的孩子脸上灿烂的笑,这大概就是农业让人欲罢不能的魔力吧。”


“最最重要的,我们能靠这个百来亩的农场,养活一家老小还有几个员工,可以算是真正的‘丰衣足食’吧!”说到这,小李子一脸灿烂。



小李子和毛少,一个主要负责销售,一个主要负责田间生产,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这个规模不大的家庭农场,取得不少傲人的业绩:


4个月发展了450名会员;

有15个单位和公司与他们合作统一采购作为员工福利;

1个单位年采购1500斤蔬菜;

有过线上平台半分钟秒杀400多份的成交记录;

……


而他们运营的秘诀再简单不过:性价比超高的产品,加上真诚能打动人的服务。



我们去时,已是深秋,农场里可采摘的水果只有无花果,这是原产加州的巨型无花果,口感清甜、可食率高,小李子花了大半年心血栽培出来,是农场的“当红头牌”。



农场的几个大棚里,蔬菜并不多,小李子介绍说,他们只根据当地水土气候,种植本地的时令蔬菜,事实证明,新鲜的时令食材对那些最挑剔的食客,也最有说服力。



问了一下农场产品的价格,她告诉我:



白菜、空心菜2.5元一斤,萝卜3.5元一斤,紫薯6元一斤,无花果20元一斤,农场养了一年的土鸡卖150元/只,养了一年半的鸭子卖200元/只。


而亲尝过他们蔬菜口感的源味君深深觉得,这个价格可以说很亲民很良心了。



除了价格合理,能够打动消费者,小李子在开拓市场和维护客户关系上也有一套:


首先,她定期会在朋友圈和客户群发布关于农场的大小趣事。


鸡妈妈又下一窝宝宝啦,一只野鸽子误打误撞跑到农场啦,新入一个割草机长什么样的啦……很多人会关注这样看起来琐碎的农场点滴记录。


“大概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田园梦吧,农场的故事让他们觉得减压,给枯燥的生活增添一点色彩。”她总结道。



其次,所有的订单她都尽量自己亲自送货。


虽然辛苦一些,但这是和客户建立一种连接,唠一唠嗑,拉几句家常,能增进和客户的距离,给对方一种踏实和信任感,口碑就靠这样一点点传播开。


再次,提供私人定制服务,重视每一位客户的需求。


有些客户信得过她,愿以共享模式在农场划出一块地,让毛少和小李子负责种植和管理,他们会详细跟踪记录该地块上作物的长势,客户是爱萝卜还是爱白菜,有什么忌口不要的蔬菜,需要什么样的投入品,都跟客户一一商议,甚至告诉客户,农场的蔬菜怎样烹饪口感最好,营养最为健全。



而且,她在销售时也有自己的套路。


我的蔬菜一般都是按份起售,规格由我自己来定,一般是1份10斤,我会站在客户日常所需营养和家庭需求的角度,按不同品种搭配好。


为减少配送成本,会在市区选两个区域,统一时间让客户赶去拿货。


“迄今为止,我还没有被放过鸽子,没碰到过预定的蔬菜水果后面又不要的,我的认真和责任心,也换了顾客的将心比心。”


最后,区位优势明显,加上精细化的活动策划。


离苏州城区仅40分钟左右的车程的优势,有利于农场做拓展活动和接待亲子家庭体验活动。


和一般的农场直接拿着教育机构或拓展机构的课程做活动不同,小李子和毛少因地制宜,根据农场的季节性来制定活动方案。



在小麦成熟的季节,策划一趟从麦子到面包的神奇之旅,割麦子、脱谷粒、磨粉、挖土造面包窑、柴火烘烤,到最后面包喷香出炉。




在水稻丰收的季节,则有割稻子、打稻穗,做稻草人、乘巨型拖拉机……等一系列活动。


“对于在城市生活已久的现代人来说,太缺乏与自然的接触,我就放三只鸭子,让他们在田垄间抓鸭子比赛,大家都能玩得不亦乐乎。让孩子们挖山芋,挖到最大的山芋,可以奖励一个大冬瓜,每一个孩子都特别认真投入。”



能给大家一个可以发发呆、放松自己的地方,让我觉得我的这块地变得更有价值起来。



偶尔闲暇的时候,毛少和小李子,还是会捡起他们曾经挚爱的音乐。


在稻田边打着非洲鼓,弹着吉他,唱着情歌



开完拖拉机,也可以爬到上面去show一下音乐



属于他俩的稻田音乐节



“我们是中国大地上最奇葩的一个乐队——农业重金属乐队。”他们自我调侃。


当悠扬的吉他声响起,当有节奏的鼓点响起,当他们开口清唱,你分明能感受到音乐人的光芒依旧四射,只是他们已经把舞台转移到了田间地头。



源味君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农业人的汗水与艰辛,看到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踏实,看到了农业的时尚与希望,也看到了农业带给人的幸福与满足。


曾经玩音乐的手,已长满茧子



最让我感同身受的,是小李子曾在2019年相城区百姓名嘴大赛上的PPT的结尾,写着这样一句话:


//做农业,可能真的要把这当成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一个赚大钱的营生,你的目的越纯粹,农业给你的回报会越多。//


真正做农业的人,总能感受到农业让人欲罢不能的魔力,但也必须看到:农业很辛苦,挣钱也相对少、慢,自然和市场风险都大。


但是如果你真心喜欢农业这种生活方式,就请大胆地投入农业的怀抱吧。


农场一角



行文至此,想起小李子曾发了一个打谷场的朋友圈,配上的文字是:当你热爱一个行业的时候,你看这个行业的任何东西都觉得很美。


我相信,她写这句话时,绝对是发自真心。



这样的一对新农人,让我们对农业,又多了一份浪漫的期待与遐想。




源味君一直赞同这样一个观点:农业并非赚大钱的投资渠道,它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态度。


毛少与小李子在软乡村中干起了酷农业,他们一点一滴的踏实付出,他们呈现的怡然自得的状态,让我们觉得:有他们在,乡村才会让人眷恋,农业才会焕发生机,真正从夕阳产业变成黄金产业。



你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农业有什么看法?你有什么想对毛少与小李子说的吗?期待你的留言!


编辑 | 源味君

排版 | 小抽屉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