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纪行:《石码行》



1.

我之所以关注石码,与一幅宫崎峻风格的漫画有关。2016年,通过石码的陈老师,我看到了这幅关于石码老城的漫画作品。作者是一位名为蔡智超的石码年轻人,当时是中国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硕士研究生。这幅画是2011年,蔡智超爷爷因为脑溢血昏迷住院时,蔡智超为爷爷画的。画中不少场景,是小时候他的爷爷带他去过的地方。这位石码的青年才俊,早在2013年,就曾获得“Break Through”国际插画大赛冠军,这可是中国人首次获得该项荣誉。

这幅漫画打动了我,让我很想去看看,这座名为石码的小城。之前,就漳州而言,龙海周遭的平和、漳浦、芗城,我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唯独龙海,较为陌生。近几年,或陆路,或水路,步步深入。这片丰饶富美的江口之地,才开始慢慢浮出视线。

2.

如果把厦门比作大家闺秀,石码可说是小家碧玉。

来石码的人都有一种感觉,这儿太像厦门了,或者反过来说,厦门太像石码了。这石码活生生就是袖珍版的厦门,一百年前的厦门。与厦门一样的洋气,一样的烟火味十足,但更为娇小、雅致、温馨。今天,如果你来到石码的老街里,你会发现自己恍如穿越至民国时代:古雅的繁体字招牌,中西合璧的骑楼建筑,鲜活多样的海货摊子,香味诱人的街头小吃,慢悠悠路过的小镇市民……

石码的骑楼大多由原有的竹篙厝改建而成,也就是将竹篙厝沿街的店面统一改造成骑楼店面,形成前店后厂(后宅、后仓)的格局。以故,每间窄窄的骑楼店面,都是一个幽深世界的入口。每一座神秘的竹篙厝内部,都隐藏着无数悲欢离合的人间故事。只要你愿意走进去了,就会打开一扇扇的石码历史之门。大多的住户是很好客的。每次我在老街里徜徉,试图走进骑楼内部时,竹篙厝的深处会不时会传来热情的问候:“汝食未?”然而,当我想了解更多的旧事时,主人却欲言又止:“都过去了,过去就过去吧!”

在一位屋主的允许下,我曾深入到晏海路一间四进竹篙厝参观。所谓四进,指具有三个天井的四落房子。这座竹篙厝的内部装饰,精美得令人吃惊。门是拱形的,家具是古典风格,只是上面落满尘埃。一些隔断上的画图也极为讲究,可惜当时太过仓促没有时间细看。令人叹服的是,这座悠长的四进竹篙厝竟然两头都是店面。之后,我去了碗街里的一户人家,屋主是石码有名的文人,与前者的奢华不同,这间房子相对清雅,小是小,却到处布置得匠心独具,每一个角度看过去都是一幅充满美感的油画。可惜老先生已病逝多年。我还去了海关后巷老唱片收藏者郭明木的家。郭明木先生收藏了八千多张老唱片,其中不少藏品是从国外淘回来的。那天,我与这位收藏家坐在其满墙都是老唱片的收藏室里,静静倾听一台1940年美国韦伯斯特芝加哥公司生产的钢丝录音机里发出的毛主席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当年毛主席在天安门上的讲话,就是用这种钢丝录音机录下的。这种奇遇,也只有在石码这样的古城才会不时遇到!

石码番仔楼不少,我最喜欢的是金沙楼。金纱楼楼主是印尼华侨,门楣上写着“忠记”。房子中西合璧,你可以看到既有罗马柱式、西洋山花,也有榫卯结构、“姜尚在此”。门口同样悬挂着石码人家惯见的格子,不过是木头的。金沙楼对面是数间传统的埕斗厝,埕斗厝与番仔楼隔埕相对,异质却又和谐,非常奇特的感觉。

石码的传统大厝,最有名的是霞庵路的杨家古厝。这座三进大厝占地1600多平。大厝前面有院子,院里一株鸡蛋花树亭亭如盖 ,据说是建厝的杨家先祖杨世泰清末从印尼归来时种的。文革时,杨家人“主动”要求破四旧,将内部的绘画与雕刻巧妙地用牛皮纸和红土包裹起来,从而逃过了浩劫。另一间富有特色的大厝是清雷州知府陈万山的故居。陈万山故居已破落不堪,但莲池尚在,凉亭依旧。大厝副楼“拾绿楼”,久无人居,任风雨侵蚀,随时可能坍塌。现任屋主是位草药师,并非陈万山后人,只是有点面线亲,我在院子里看到很多他种的草药。

石码的骑楼街区,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益思亭与宛南亭。这两座亭阁是石码的标志性建筑,是外出石码游子魂牵梦萦的故乡风物。益思亭位于中山公园,是1924年军阀张毅驻石码时所造。1926年,北伐军入闽,何应钦将其改称“中山亭”。现其所在的中山公园成为石码最有人气的休闲胜地,每逢周末,人山人海,蔚为壮观。宛南亭位于打石街中央,色彩鲜艳,风格独特,从建筑风格看,似为拜占庭风格。宛南亭最早建于明弘治五年(1492年),石码开埠后的第四年。1924年,石码建骑楼街时,为存古迹,于两侧各筑一道,遂成街心亭。

古城小巷中的长石条,也值得提一提。因为几乎家家户户门口都有。每条约两三米长,磨得光滑锃亮,这可是小巷的“夏日会客厅”。石码的石板桥便是用这种长石条铺的,五条铺的叫五板桥,三条铺的叫三板桥。我记得平和小溪也有一个地方叫三板桥,估计也是这种。石码的长石板要是集中起来,可以盖一座金字塔。

石码的城市色调极为迷人。红砖、红瓦、红木门,非常温暖的小城风格,正如天性热情的石码人。据石码作家海迪调查,石码旧街的红砖柱子大多用同一种叫“优标”的红砖。砖是用老砖窑烧制的,烧茅草,用慢火,成品砖不会变形。

碗街,桶街,漆街……从这些“以巷为街”的巷名里,可以了解到石码以小为大的城市格局。石码其实就是由无数绵密细长的小巷隔开的城镇聚落。智慧的石码人巧妙地在小巷中腾出或大或小的叫“埕”的公共空间,如郭厝埕、李厝埕等。这些“埕”便是古城的儿童乐园与隐秘桃花源。由于小巷内部设有为数众多的隘门,关键时刻只要把隘门一关,整座石码马上分割成一座座内有天地的小城堡,可谓“城中有城”。

3.

石码的民间信仰发达,祭祀兴盛。如距宛南亭不远就有一座气势恢宏的关帝庙。关帝庙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比之更早的还有一座五福禅寺。五福禅寺始建于明成化七年(1471年)。正如前述,石码1488年才开埠。这座古寺的始建时间,竟比开埠还早17年。据称,五福禅钟,曾是“石码八景”中的第一景。

在走街过程中,我发现石码最具特色的庙宇,不是大庙,而是那些为数众多、在小巷里星罗棋布的小小庙宇。这些庙宇大多架设在巷口的小阁楼里,可谓“举头三尺有神明”。如碗街一座极为微小的神庙,仅有一个养蜂箱大小。为何一定要说它是座神庙呢?因为在它下面的红砖柱上,明明白白写着一个《庙讯》。《庙讯》内容为:本街将于农历二月初二举行祈福活动,望本街善男信女踊跃参加,落款为本街庙委会。神庙对面还立着一付木梯,街道里的住户称这是用来“拜拜”时用的。神庙下方右侧的墙上还有香火捐献名单。我想,这世界上,很可能不会有比这座“碗街庙”更小的神庙了。

一天,在陪萧春雷夫妇游石码古城时,路过一骑楼地段,忽然听到萧兄说了一声,“这里有剑狮”。果然,在骑楼二楼的窗户上方,赫然发现一造型奇特的剑狮像。这剑狮的眼珠不知用何材质做成,竟绿幽幽地。有一种说法认为,剑狮像源于郑成功军队将士操练返家时剑插狮面盾牌的习惯。但这只是关于剑狮来源的说法之一罢了。

最后,我得谈谈竹格子。石码一带有一种独特的民俗,那就是门口搁着竹格子。这竹格子,或可写为竹隔子,类若简化的照壁。格子上不少写着“桃红又见一年春”与“格外春风”等吉祥字眼。此外,,给我印象较深的还有门楣上“姜尚在此”的辟邪字眼。这是一种古老的北方风俗,意为诸神回避或者诸神归位。民间认为,姜尚曾是神界的组织部长,即使退休了,世间神鬼都要敬其三分,故有此举。

石码人是值得尊敬的,他们保护下了一片闽南规模最大的骑楼街区,留下了一座满是记忆却“活着”的江口小城。










作者简介:林鸿东,1976年生,漳州平和人,福大毕业,鹭客社创办人,在厦门翔安工作。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