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修行都是“反人性”的?《道德经》教给你的修仙秘笈


什么样的人才能登上人族的巅峰,成为宇宙中的终极强者——神佛级的人类?喜欢偷懒的人肯定会说:孔老夫子说了,他到了老年,六十岁的时候,可以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这不就是在教我们要放飞自我,任性地活着吗?

这是典型的偷奸耍滑断章取义投机取巧,以为自己走的是一条捷径,其实是幻境,那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孔子到了六十是可以随心所欲地游戏人间了,可是你知道他六十之前都干了些什么吗?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路走来,各个国家奔走呼号,还被别人骂成傻逼,说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犹如丧家之犬。

文/希夷

符号帝国独家原创

等于说是玩网游练级,他老人家是从领装备开始的,被各种怪兽野兽家禽家畜往死里虐,动不动就是命悬一线九死一生,这才有了通天的大道;这才有了人欲灭尽,天理独存;这才有了心如明镜,映照出世界的本原。

孔子那不是任性,而是性子早已经被磨完了磨没了。曾几何时,他也是翩翩少年,鲜衣怒马,天下地上,唯我独尊,总觉得可以改变世界,在乌烟瘴气的乱世里能够恢复像文王周公那样的清明礼制。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倍儿骨干。

他来回在各诸侯国之间奔走,兜售自己的治国之道,唾沫横飞,四处宣扬着周礼复兴之后的美好景象,描画着人间天国般的理想国度。可是人间都把他当疯子看。他在台上的艳阳里四季如春,台下早已睡过去一大片。


“这孙子又忘吃药了吧?”众人议论着。

“可能已经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另一群人回应。

孔子能够成为圣人,那是经历了无数苦逼岁月之后的光明,是苦尽甘未来,唯有自心知曲高和寡的孤独。李白尚且可以对月举杯,承影三人,还可以在上千年后被一个叫李荣浩的歌手写进歌词里。可是他孔老二,历史上被无数次批的体无完肤。

有人觉得他是腐儒,是白痴,是疯子;有人举得他一生不得志,渐渐就生出一副穷酸相,自己根本就是个屌丝,竟然能在那么多成功人士(他的弟子)面前传授自己的成功经验,面不改色心不跳。孔子最厉害的不是学问,而是心理素质。

有人说孔子根本没什么能拿得出手,就连他的言论,还是从他的弟子那里知道的,所谓的不立文字,不著书立说,还是因为心虚吧?

其实这是肤浅者眼中的孔子,是世俗世界狼狈难堪的孔子,是精神屌丝心目中的孔子。其实他们不懂,真的不懂,孔子绝对是修为上的圣者,精神上的贵族。他之所以被搞得焦头烂额,还不是因为那个不争气的徒孙朱熹给害的,即使朱熹漏洞百出,也能忽悠好几代人,毫无破绽,直到王阳明才破了他的迷魂阵。

释迦牟尼是怎么成佛的呢?是因为他抛弃了妻子,放弃了荣华富贵,皇族锦衣玉食的日子不过,主动自我放逐,跑到各地去过最苦的日子,各种酸甜苦辣成尝遍,包容一切难容之人,这才有了菩提树下的大彻大悟。


王阳明被称为古今最完美的圣人,他立功立德立言,实现了真正的世间的“三不朽”,达到了一个凡人所能企及的顶峰。可是他是怎样称为圣人的呢?生下来五岁前都不会说话,所有人都以为他生来是个傻子,是天聋地哑。

本来是一个神通,乡试考了第一名,所有人都觉得他是状元之才,可是却名落孙山。好不容易考上了,当了官,却因为弹劾宦官刘瑾,被大棒子打了二十大板的屁股,整个都肛裂了,皮开肉绽。

即使如此,那个死太监并没有就此放过他,路上派锦衣卫暗杀,还被发配到了最凶险最没有可能或者回到京城的贵州龙场。

王阳明的前半生,简直惨不忍睹。后来悟道了,已经是横空出世的大神,谁知朝廷还是不公平对待他,大家都对他惊世的功绩装看不见,不但不升官涨工资,反而成了小透明,比之前更加不受待见。

总之,王阳明绝没有现在我们看上去那么分光,成圣成佛,也是付出了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和代价。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反着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道的运行发展是反着来的,它的功用天然就用弱,总是一副柔柔弱弱不堪一击毫无攻击性人畜无害的样子。王阳明也说了,要想让自己的良知清明不受污染,就要时刻狙击自己的“私欲”,不断长养天理。


也就是说,欲要成功,必先自宫,一定要把自己的人性都泯灭了、磨成粉了,挫骨扬灰了才有可能成为人中龙凤,人上之人。

我们普通人,减个肥都要死要活的,就是因为哪怕想要跟岁月这把杀猪刀对着干,要想逆龄生长,就只有不断挑战自己人性中的本能,不断跟自己过不去。自古以来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哪个大神不是忍受过锥心之痛噬骨之毒才脱胎换骨?

台上一分钟,台后十年功,这句话一点都不假,而且适用于所有人。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至今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顺着自己的本性是最舒服的,而对抗人性往往是最难的,无异于自己杀死一次自己。这就是所谓“顺之则人,逆之则仙”。

让你两天不吃饭试试,有几个人能愉快地做到?让你三天不睡觉试试,又有几人能通过如此煎熬?


我们之所以都是凡夫俗子,就是因为总是对自己太好,总是顺着自己的性子,怎么舒服怎么来,所以才会生生世世都充当命运的棋子,泯灭于芸芸众生,在人性里沉沦堕落,轮回里痛不欲生。

道生出了万物,起初的世界一片荒芜。道是万物的根和魂,一切都得依靠它生养,发芽开花,枝繁叶茂。有生于无,恒道无常,一动分阴阳,正是因为那一刹那的分别之后,才分裂出一个丰富多彩的花花世界。

这是万物的来路,如果要想摆脱这种虚无和痛苦,就要反着来,沿着循道而来来路,走上回家的归途。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