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IT人入门必读手册(科目及会计原理)金融项目程序员入门必读

本文的目标读者是准备或新入门的从事银行核心系统开发、维护的从业人员。可以理解为一份对银行科技人员和银行软件开发的乙方人员业务知识方面的培训手册,旨在让诸位从业务方面迅速上手。这里的重点将会主要在于简单的银行会计原理,对金融的会计知识方面应该可能会比较粗浅,这一点与金融系统常见的业务培训手册有所不同,注意体会。

没有什么手册、心得是万能的,个人的业务及技术水平的提升始终是要靠自己的领悟,这里只是希望能让诸位新人不用像我们当年一样,独自摸索与徘徊。

程序员由于精力或经验所限,对银行业务或系统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难以形成一个系统的,全景图式的理解,程序员看业务,就如同雾里看花,看的到又看不真切。在自己还没对银行业务入门的情况下,通过自己摸索来学习和理解整个银行的业务的过程是非常痛苦的,是程序员的一个痛点,同时也是一个机遇。当你无视这个痛点时,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麻烦,职业发展上的麻烦就会来找上你。当你想办法来克服这个痛点时,机遇就会找上你,让你的职业之路越走越顺,程序员之路越走越宽,而不是越走越窄。针对程序员的这个痛点,我后期将持续拍摄商业银行业务学习专题的视频来给摸索中的程序员一点帮助,让大家对银行业务的轮廓更清晰些,帮助大家解决这个痛点。绝对的干货分享,大家看了一定会有收获。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你的信任是我前进的动力。

科目常识

科目常识基本法则之一: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比如说,我们手头上有40万,买了一个100万的房子,找银行贷款了60万,那么资产就是100万,负债是60万,所有者权益是40万。

可以简单的把所有者权益就理解成为是真正属于自己的钱。就银行业务而言,会使用会计科目号来对账务进行标识,会计科目国家标准,通常分为下面六种,这里只做简单介绍,详细科目可结合著名的的"业务状况表"来进行理解。再次重申,下面的说法绝对不严谨,仅仅只是为了便于IT人员理解银行的会计原理、业务知识。


1.1 资产

资产类的科目,用"1" 作为首位科目号,如"1011",表示现金。


所谓资产,也就是说"理论上属于银行的钱", 比如说现金,贷款等。比如说某家分行,有100万现金,然后把这100万都贷出去了,那么资产仍是100万,只不过归属(科目)由现金变成了贷款。至于这笔贷款能不能收回,这个不归我们管,就算不能回收,只要没被核销(核销,术语之一,可以理解为银行不要这笔贷款了),那么就仍然属于资产,所以我们称之为"理论上属于银行的钱"。


资产类科目都是借方科目,也就是借记时余额增加,贷记时余额减少。--如:贷款账号,现金户、银行同业户等

1.2 负债

负债类的科目,用"2"作为首位科目号,如"2011",表示对公存款。


本来不属于银行的钱,就称之为"负债",比如说我们存在银行的钱,虽然银行可以使用这笔钱,比如说把它贷款贷出去啊,比如说打新股啊,但是这笔钱只要我们去取,原则上银行就应该给我们,也即是大家常常在营业大厅里看到的"存款自愿,取款自由"之类的意思。这类钱,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本来不属于银行的钱",也就银行欠我们的钱。


负债,很有趣的东西喔,银行是负债经营的,比如说一家银行贷款有100亿,其实它本身是没有那么多钱的,这些钱都是来自于我们存在它那的钱。如果大家一起都去银行的钱取出来,那它就经营不下去了,这种恶劣的行为,称之为"挤提",是很不友善的,是要负责任的,我们不要去做。


负债类科目都是贷方科目,借记时余额减少,贷记时余额增加。--如:活期存款账号,定期存款账号、结算账号、还本、还息账号等


1.3 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类的科目,用"3"作为首位科目号,如"3121",表示利润分配。


上面说过了,所有者权益,也就是真正属于银行的钱,即是所谓的"核心资本"。原则上,它包括了一家银行注册时的资金,历年来的盈利(假设有盈利的话,当然还要扣除各类成本开销),如果是股份制银行的话,还包括股本金之类的吧。


这类科目相对数量较小,金额较大。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性质,借记时余额减少,贷记时余额增加


1.4 资产负债共同类(往来类)

资产负债共同类,通常表示往来账户,用"4"作为首位科目号,如"46411",表示通存通兑。


这类科目,通常是指一些往来类账户,所谓往来类账户,嗯,就是金融往来的账户喽。


这个科目有点麻烦,可能要结合具体业务来解释一下:


比如说我们在招行有个账户,然后跑到工行的ATM上去取钱(招行也是,中山这种伟人的故乡居然都不开个点,严重BS一下),那么取款成功之后,我们的招行上的账户的钱就少了,工行ATM里面的现金也少了。这笔钱是工行替招行先支付的,要找招行要的。

所以工行一定会有一个科目,用来标记它有多少钱要找招行要;而招行也要有一个科目,也是要用来标记它有多少钱要给工行。(怎么要,那在后面清算一节里面会提到。至于跨行ATM的取款原理,就不用再细说了吧。)这个用来标记应付,应收的科目,就是往来类科目,对于工行方而言,当时使用到的就是一个类似于资产类的科目(有点类似于应收账款的意思,或者也可以理解成一种短期的贷款,总之就是工行先付出的资金);招行当时使用的就是类似于负债类的科目。


上面提到的,因为是银行与银行之间的业务往来,所以用来标识资产与负债的科目会有分别,

如果是行内之间的往来,那么不会搞得那么复杂(或者也可以说搞得更复杂),就会用一个科目来搞定,这个科目根据具体需要,临时用的,有时表示资产,有时表示负债(其实也就是科目上的余额有时是借方,有时是贷方。因为这个科目既不是资产,也不是负债,只是临时用来表示营业往来的,通常每天会清零,也就是所谓的清算。

一般而言,城市级别的商业银行因为是一级法人,所以清算之后,行内往来账户上余额不为零都没什么关系,反正都是自已家的钱;

而信用社会比较麻烦一点,因为通常一个联社都是由多个信用社组成,每个信用社都是一个法人,所以联社内部的往来类账户原则上每天应该都清零,否则账务上就不好看了。(注意,这里指的只是行内的往来账,如果是银行与银行间的,那每天一定是要清零的,否则就是属于错误的情况了)


这类科目在我们做过的项目里,基本上都简化了,只有一个轧差类型的。也就是把当天的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一减,哪个大就谁记在哪边。


我记得以前还有一种双方类的科目,那真是玩死人。双方类的科目是指这个科目既有贷方余额,又有借方余额;

对应贷方余额,既有借方发生额,又有贷方发生额,同理,对应借方余额,也是既有借方发生,又有贷方发生,如果只有上期的借贷方余额,以及当期的借贷方发生额,那是无论如何也推算不出当期的借贷方余额各是多少的。(必须根据发生账务时,是借方余额,还是贷方余额来判断),不知道这类科目的起因为何,总之如果有的而且可能的话,最好能拆分之几个性质单纯一点的子目来处理。


不好意思,因为对这类科目感触颇深,也被玩过很多次,被玩很久,一时激动,就多说了几句。


1.5 损益类

损益类的科目,用"5"作为首位科目号,如"5011",表示利息收入。


损益类科目,理解起来应该不难,就是指银行在一年的业务里面的 收支科目。比如的存款利息,对于银行来说是一笔支出;贷款利息,对于银行来说,是一笔收入。

这两个科目就都属于损益类科目。


一般来说:

支付类科目属借方科目,贷记时减少,借记时增加。---如:利息支出、手续费支出、成本等


收入类科目属贷方科目,借记时减少,贷记时增加;---如:利息收入,手续费收入等


在理解上,可能与资产、负债类的科目有些相反:


资产是指属于银行自己的钱,是借方科目;对应于这里,收到的钱是银行自己的,却又是贷方科目。

这里,按会计原理来理解可能会更简单一点,下面一章会讲到。


1.6 或有资产负债类

或有资产负债类的科目,用"6"作为首位科目号,如"6011",表示承兑汇票。


闻歌知雅意,顾名思义,"或有",那自然就是"或者有",也就是可能没有了,所以如果没见过也不奇怪。


这类科目见得少,一般可以忽视它的存在。


1.7 表外科目用"7"作为首位科目号。


1.8 其它

这里再罗嗦一下,在科目下面呢,一般为了便于分类统计,所有的银行都会再设子目(一个子目一般又会对应多个小子目,或者说是说是多个账户),这个子目,有的地方叫"业务代号",有的地方叫"结算码",总之都是一个意思。


要注意一下,科目号是国标,子目通常是自己内定的,对应于信用联社,就有可能是省里统一定的。也就是说科目这个东西走遍全国大致上都是一样,科目这个东西可能出省,出了城市,或者说一个市里不同的银行,可能都不一样。


简单会计原理

2.1 内部账户

这个问题,我在刚学的时候,曾经颇疑惑了一段时间,所以虽然很简单,但还是单独拿出来说一下。


所谓内部账户,是与客户账户相对应的。也就是说这些账户不是用来登记、反应客户的账户信息,而是反应行内的账务情况,比如说损益类科目的账户,就都是内部账户。


客户的账户,一般是客户来银行开户的时候,才建立的用来登记账务的账户;


内部账户,一般是分行成立之初,统一生成的。(一般都一个专门的程序,由操作人员来调用的吧)


其实对于内部账,在会计原则上,登记个科目发生可以。至于增加子目,乃至内部账户的概念,主要是为了后续的分类统计以及相应的分析。


说到这个账户,就顺便想起了表内表外的问题。表内账,都是正正式式,真金白银的钱;比如我们的存款什么之类的。而表外账,通常是一些统计之类的东西,比如说现在分行里有多少本存折啦,还有已经核销的贷款之类的。


表内账的单位,都是"元";


表外账的单位,就百花齐放了,有的是"元"(比如说已核销贷款),有的是"本"或者是"张",比如说存折或者说什么有价单证。而最后,表外账在汇总统计的时候,不管是什么单位,就是统统一加了事,对于不是财会专业的,尤其是我们搞计算机的人来说,这种加法简直有些不可理喻,总之银行会计上就是这样处理。


所以说,一般报表里面,大家会对表内账比较关注,对表外账的要求不是太严格(我是这样偷偷的说,各位怎么处理是大家自己的事)。


2.2 复式记账法

只要是与会计有关的书,就一定会提到复式记账法,也称为借贷记账法,这里就不多解释,简单说一下。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两句经典的话,是针对表内账的。对于表外账,用的其实是单式记账法,有的叫"收"、"付",也的也还是用"借","贷",要结合具体的业务来理解,这里就不展开了。如果没有特别说明,下面的描述都是针对表内账的。


对于银行业务来说,最简单的是一借一贷,此外,还有一借多贷,一贷多借。多借多贷在银行业务里中不允许的,因为这样无法精确的体现账务的起始与流向。不过在企业会计中,多借多贷又是允许的,所以说凡事无绝对。


有些时候,基于某些特殊的的原因(常见的主要是频繁的锁表问题),可能会临时采用单边记账,但是最后一定会汇总补齐,否则就会出现"借贷不平"这样的严重问题。


2.3 冲账

做错了账,要改正它,就可以理解为冲账。


冲账有两种,一种是蓝字冲账,一种是红字冲账。


所谓的蓝字冲账,是指与原账务方向相反,金额为正的一种记账方式。


而红字冲账,就是指与原账务方向相同,金额为负的一种记账方式。


蓝字冲账,本质上是做一笔新的业务,仅仅只是实现了最终的余额正确,发生额会虚增,所以一般的明显有错的账务,会要求使用红字冲正。


红字冲账因为是负数发生,所以在统计的时候,发生额将会与原来的交易抵销,这样的话发生额就很严谨了。


实际上,对于一个系统而言,通常一笔业务的发生,并不仅仅只包括账务的登记,还会更改许多表中的数据。比如说一笔简单的取款交易,除了登记账务之外,客户的账户上的余额还会减少,这个很好理解吧。那么在冲账的时候,还需要将客户上的钱给它加回去。所以,关于冲账业务的设计,其实也是一个比较有趣的话题,这一点,将会在后面的章节中进行探讨。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