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符号真的就是超级创意

“送长辈,黄金酒!”

“三精口服液,蓝瓶的钙,好喝的钙!"

”小葵花妈妈课堂开课了......“

"晒足180天,厨邦酱油美味鲜......"

"视力下降,快用珍视明......"

是不是很熟悉这些耳熟能详的广告语,即便今天这里面有些产品我们已经不在使用,但这些产品的广告词依旧能让我们回忆起这些品牌,甚至影响着我们对同类产品的使用选择?

这一条条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广告创意都来自一个中国公司,华与华营销咨询公司,而这些品牌带给消费者的印象就是华与华做到的超级创意。

为此华与华的创始人华杉,华楠兄弟专门写了一本书叫做《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来深刻的阐述为什么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

书中对什么是品牌,如何根据品牌进行传播,如何明确营销的本质,消费者的分类等多方面维度进行了分析总结,其中个人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品牌符合,品牌创意和消费者分类三个方面。



一 品牌就是符号

品牌这个词语所赋予的意义一直是所有企业想拥有的,因为品牌带来的无形价值往往是无可估量的,比如可口可乐,苹果,谷歌,微软,茅台这些品牌,哪怕你有了同样的产品和他们做的一样,消费者依然第一选择会是这些品牌。

为什么?因为这些品牌本身已经成为了一种符号。

书中就认为,如果人类不曾发明品牌这个词,而是用“符号”来表述“品牌”的含义,也许会更准确些。

比如国家的宣传而言,文字,手势,旗帜,纪念碑,音乐,徽章等都是一系列的符号宣传,而品牌也是一套符号系统,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不过国家的符号用来治国,品牌的符号用来销售而已。

而关于符号,书中给出了三个具体的功能。

第一个功能是指称功能,比如猫狗,它就简单的指代了这个符号。

第二个功能是浓缩信息的功能,比如你把食指竖起来放在嘴边,配上一个“嘘”的声音,就是别说话的意思,而把这种浓缩信息符号用到极致的应该就是希特勒了,一个举手礼十万人就在广场举起了手,这个摄人心魂的符号发动了对犹太人的攻击。

第三个功能就是传达指令的功能,简单明了的表述了符号就是命令的意思,比如红绿灯,我们从小就明白了红灯停,绿灯行,这种命令式的符号根深蒂固的就融入到了每个人的意识生活中。

那如何才能构建属于品牌的符号呢,书中给出了五大路径,也就是人们具备的五大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先说视觉,人们常说的符号大部分都是视觉符号,品牌符号一般来说是视觉第一,但不代表听觉就是第二。

比如比较出名的英特尔的广告:“灯!等灯等灯!”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英特尔的品牌符号也就出来了。

视觉符号的选择,标准是过目不忘;

听觉符号的选择,标准是耳熟能详。

至于嗅觉,味觉,触觉符号的影响力显然就不如前面两者那么明显了,但依旧是构建品牌不可或缺的符号。

而对于视觉符号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解决了品牌惊鸿一瞥的问题。

什么叫惊鸿一瞥?用书中的话说就是,鸟从草丛中惊飞起来,一闪而过,你眼角余光扫到一眼,也能被这惊心动魄的美所震撼。



二、创作真正的超级创意超级语言

对于品牌的超级话语进行创作要求时,华与华提出了十二字方针:“一目了然,一见如故,不胫而走。”

意思就是在传播中,只有播没有传那是没用的。

就拿电视广告来说,早前的广告都是1分钟来强调一个产品,后来30秒,再后来15秒被认为是最理想化的成功时间,因为同样的广告效果如果用15秒就能把30秒的效果达到,广告费用就绝不是省了一半那么简单了。

而所有品牌去打广告的目的就是去找到那些用15秒钟第一次看完广告就掏钱去买的那些人。

比如:小葵花妈妈课堂开课啦!孩子咳嗽老不好,多半是肺热,用葵花牌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清肺热,治疗反复咳嗽,妈妈一定要记住哦

15秒的广告,所有的需求都解释了,孩子某天咳嗽了,父母到药店可能第一个就会想到小葵花,因为别的产品他没听过,别的产品他也没有把诉求这么清晰的表达过。

书中通过小葵花的成功案例,说明了好的电视广告的创作一定要具有以下四个标准:

1 让人记住品牌叫什么名字

2 让人记住品牌长什么样子

3 给人购买的理由和冲动

4 建立品牌符号和企业战略优势

通过这四个标准,最终的广告效果也就达成了一目了然,一见如故,不胫而走的目的。

三、重新认识消费者的角色



企业能否生存,是由消费者用钞票投票决定的。

很多企业总再说市场变化快,消费者越来越挑剔,其实错误不在市场,因为市场本身其实是没有变化的,如果你觉得消费者变化了,那是因为已经有其他企业通过创新,改变了消费者,你才觉得市场变化了。

书中按照消费常见的场景把消费者进行了四种分类:

消费者的第一个角色:受众

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前说白了都是产品的受众,受众主要有两个特征,茫然和遗忘。

而茫然就是受众最基本的特征,你要让消费者在茫然阶段去掏钱,去购买本来就是一件很难得事情,所以在这个时候沟通消费者就是最重要的,你要让消费者在茫然中醒来,去注意你或你的产品。

让消费者从茫然中醒来需要做的就是刺激消费者。

比如以前说相声的老艺人,会在天桥边上先唱几句太平歌词,把人引来再开始表演;卖胃药的先要喊喊,胃不舒服的都过来看看。。。如此种种刺激那些属于受众的消费者。

消费者的第二个角色:购买者

购买前的消费者是受众,那么购买中的消费者就是购买者了,购买者的核心是置身于购买环境中的信息搜寻者。

消费者这时候会去寻找自己需要的东西,企业品牌要做的就是最大化的把信息展现给消费者,例如很多企业在超市做的陈列一样,陈列越显眼,越出众也就能越吸引消费者去购买。

说白了就是让产品说话,引人入购。

消费者的第三个角色:体验者

消费者买来产品就是使用的,使用完了不代表消费结束了,好的东西会让消费者再次购买,让消费者再次购买的原因是什么?就是产品良好的体验!

良好的体验往往是被制造出来的,比如三精口服液,蓝瓶的钙,好喝的钙,蓝瓶就是纯净,好喝的体验。

消费者的第四个角色:传播者

消费者的最后一个角色,其实才是最重要的角色,就像酒香也怕巷子深一样,再好的东西没人替你传播,也是没用的,传播更类似于一种分享。

什么是好产品?好产品就是让人忍不住发朋友圈的产品。

这恰恰就是好产品消费者传播的本质,是一个产品口碑的规划和发动,让消费者对产品做到值得回忆,乐于讨论,就形成了最重要的传播角色。

超级品牌,超级符号的形成,都是为了产品的售出,而明白了消费者的四个角色定义后,就应该真正的知道,所有的一切最终是由消费者决定的。

其实到这里这本书比较值得大众学习的地方已经简单说完了,但是这本书里面依旧还有很多耐人回味的知识点,比如超级词语并不是优秀的文案,越古老越口语话的东西才能越容易形成符号之类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每本书都能带给我们人生不一样的认知,这个越来越自媒体精神的时代,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打造出来属于自己的超级符号。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