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越来越少的iPhone,一路是怎么走来的?

如果你仔细观察,作为最近十年全球最为畅销的移动互联网终端,iPhone的机身变化十分有趣。总体而言,iPhone屏幕尺寸朝着越来越大的方向发展,机身厚度却“时胖时瘦“,早在2014年,iPhone 5就成功的将机身厚度从iPhone 4S的9.3mm降到7.6mm,但反观2019年苹果旗舰iPhone 11Pro Max,机身厚度又“反弹”到了8.1mm。



而iPhone后盖材质也是经历了从塑料到玻璃再到金属又回归到玻璃的这一变化,虽然iPhone整体设计有所反复,但不变的趋势是,iPhone机身上的实体按键在逐年变少。


人机交互一大步


自从施乐发布图形用户界面以来,实体按键对于人机交互的意义从来而言都是非凡的。鼠标的出现让人类在计算设备上定位的精准程度有了指数级的提升。要知道,在此之前的“上古”程序员们要通过穿孔卡与键盘的结合来操作计算机,工作效果十分的低效。



当年,乔布斯在参观施乐公司时发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搭载鼠标的个人电脑原型机Xerox Alto,惊为天人,就买下专利,在随后发布的Apple Lisa上,率先搭载了三键鼠标。虽然Apple Lisa最终的市场表现兵败滑铁卢,但鼠标的巨大优越性开始为世人所知。



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前iPhone时代,除了传统的九宫格键盘手机,全键盘手机是不能忽略的一大阵营。摩托罗拉、诺基亚、多普达、HTC以及黑莓,这些厂商都曾推出备受好评的全键盘机型。



在输入法软件还不适配的年代,全键盘手机因为物理按键多的优势,打字速度比九宫格按键手机优势明显。但除此之外,此类手机良好的软硬件结合也让日常操作变的极为便利,专用的短信和日历按键在全键盘手机上几乎是必备功能,各种快捷键加持,用户日常使用过程中的操作逻辑被大大简化,这也是iPhone发布前夜,黑莓美国市场占有率达到惊人的48%的原因。


2007年,乔布斯发布了改变世界的iPhone,iPhone用以多点触控技术为基础的全新交互逻辑掀起了一场手机革命。在iPhone机身上,实体键盘被统统抛弃,一块巨大的电容式玻璃屏幕直接就是交互的主战场。



而位于屏幕下方的圆形Home键也极富象征意义,不管你处在哪个操作层级,按一下,它总能带你回到最初开始的地方,连续按两下就能呼出后台界面。这枚Home键日后也成为iPhone的经典标志。


从不变到大变


回过头来我们来看iPhone这十余年间的物理按键进化之路。


除了正面一枚醒目的Home键外,两枚音量键、一枚电源键和静音键的设计一直延续。自2007年的初代iPhone到2015年的iPhone 6系列,苹果一直采用实体按压式的Home键。



虽然苹果在iPhone 4S时代为Home键增加了触感功能,并且多了一个长按呼出语音助手的操作,但这依旧不能改变机械结构导致的较高故障率。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iPhone屏幕上悬浮的“残疾人小球”成了很多用苹果手机时必开的功能。


改变在iPhone 7系列上再次发生,它搭载了全新的电容式Home键,机械结构被取消,最直观的变化就是这颗按键按不下去了。不过,得益于出色的震动马达,每次按压都能得到以假乱真的反馈,体验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提升了。而且,这种解决方案在大幅延长Home键寿命的同时,还能起到防水的作用。



时间来到了2017年,苹果发布了极具未来感的iPhone X,取消了延续十年的Home,用Face ID来取代指纹识别。同时,Home键的取消,让iPhone X的下巴得以消失,四边框等宽加刘海的设计,成为iPhone延续至今的全面屏方案。



Home键的消失,让iPhone的交互逻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手势操作接管了原来Home键的诸多功能,从屏幕向上滑动等同于按压Home键的回到桌面,向上滑动并停留为呼出后台。而呼出Siri的功能,则交给了电源键,短按即可实现。



无按键设计后何去何从?


“我们相信,未来将是一个无线的世界。各种设备间的连接也将是自然而然的。这个信念促使我们设计出这款新的无线耳机AirPods……这,只是我们迈向真正无线未来的一小步。多年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以科技,令你和你的设备之间自动连接,紧密无间。”


苹果的前首席设计官乔纳森·艾维在AirPods发布时的宣传视频中这样说道。其实,这与苹果取消Home键设计的思路是一致的,在苹果眼里,不光是线缆,接口和按键同样要消失,无论是折叠屏,还是真全面屏,智能手机以最后的面目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苹果所倡导的Unibody设计思想的极致——一台一体化手机。


英雄所见略同,国内厂商魅族与vivo也在这两年推出了一体化手机。魅族zero取消了耳机孔、充电数据口、实体按键、SIM卡槽等需要开孔的部分。它采用屏幕指纹来实现生物解锁功能;没有了充电口,则用无线充电来满足充电需求;没有了SIM卡槽,则通过eSIM技术来实现空中发卡;电源实体键取消后,通过按压按键来实现原有的功能。



而vivo APEX 2019则更加大胆,除了全身上下没有一个开孔外,还直接砍掉了前置摄像头。当然,这只是不公开销售的概念产品,如果未来真有量产版,或许要用屏下摄像头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



最近,还有消息称,2021年,高端iPhone将取消Lightning接口,无线充电可能成为唯一的充电方式。


毫无疑问,一体化手机需要一系列的替代方案,其中,用虚拟侧压按键取代物理按键是行业共识,2019年末热销的华为Mate30 Pro就将这一技术量产。而在数据接口都被取消后,一套规范统一的无线数据传输方案就成为了必要前提,前阵子国内三大手机厂商OPPO、vivo、小米宣布成立“互传联盟”让人似乎看到了可能。而无线充电、屏下指纹技术当下已经相当成熟,产业链需要攻克的难题似乎越来越少。


智能手机按键的不断消失、开孔的逐渐减少,带来的最直接的好处就是产品本身的颜值在大幅增加,同时更加科幻感。当然,就实用性而言,现阶段来看,它还难以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然,如果站在更长远的地方思考,除了追求极致的视觉体验,手机厂商致力于推动设备的无按键设计的背后很可能是在为自身即将推出的AR设备培养用户习惯。有消息称,苹果AR智能眼镜将于未来几年面世。当物理按键都被干掉,用户习惯于在屏幕上虚拟操作来替代之前按键的交互逻辑,那么将来在AR设备普及时的系统学习成本将会下降很多。


(在看:你赞成消灭实体按键吗?)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