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小微企业的困难和期待

#新作者扶植计划 第二期#

【1】小微企业的困难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始终存在。小微企业绝大部分是民营所有制。在疫情下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小微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特别大,但能够获得银行贷款的小微企业数量占比不足20%。目前我国小微企业数量已超过10000万户,其中企业2600万户,个体工商户7500万户。小微企业数量占了市场主体的90%以上,贡献了全国80%的就业、70%左右的专利发明权、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税收。根据2019年8月份中国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6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7万亿元,有贷款余额户数1988.31万户。

很多小微企业面临的突出困难是流动性问题。受疫情的影响,多数小微企业停工停产,没有停产的,也缺工人、少原料、缺配套,眼睁睁看着订单流失、客户流失。虽然停工停产,员工工资、商铺或场地租金、贷款利息支出照常支出,营业收入却持续减少甚至为零。不能正常复工,还须承担房租、工资及五险一金开支,很多小微企业入不敷出。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规模小、抗风险力弱的小微企业流动性出现问题,从而陷入破产倒闭的境地。

最新的调研数据突出显示了当前小微企业面临的流动性问题。根据近日北京政和民营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对民企抽样调查显示,当前民企三大困难是:营收收入的减少(77.5%)、运营成本的高昂(69.1%)、租金税费的负担(60.4%)。

【2】政府的救助政策

通过梳理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出台的救助政策,从减轻小微企业负担的角度,各地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集中在四个方面:信贷支持、减免税费、费用返还、资金补贴。

1.信贷支持。各金融机构积极响应人民银行等五部委的通知要求,对小微企业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到期还款困难的,可予以展期或续贷,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

2.减免费用。(1)减免租金。各地政府要求国有物业减免2020年2月份、3月份两个月租金,同时,鼓励其他民营物业经营主体减免租金。(2)减免税费。减免小微企业的税费,允许延期交纳税款。

3.费用返还。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实行失业保险返还政策;对与疫情相关的小微企业或因疫情影响的困难企业,视情况缓缴社会保险费,最长不超过三个月。

4.资金补贴。以补贴和贴息的方式,鼓励生产疫情所需物资的企业提质增效。

坦率的说,各级各地政府出台的政策聚焦于减轻企业负担,目的是减少企业的支出,确实能够使很多小微企业受益,改善小微企业的困境,但事实上更多的小微企业是享受不到这些政策的,这些政策也不能增加企业的营业收入。

基于以上政策,很多小微企业面临的流动性问题是不能从根本上得到缓解的。多年来,我国80%以上的小微企业无法从银行获得融资,央行的信贷扶持政策当然也无法惠及这些小微企业;费用减免中的租金减免主要是国有物业执行的比较到位,对于大部分小微企业来说,他们租赁的物业业主属于民营物业,政府的政策主要是鼓励民营物业减免租金,但并没有有效的配套政策支持民营物业减免租金的措施落地;至于税收减免,小微企业的税费占比本来就不高,对企业来说也是杯水车薪;费用返还主要是社保费用,但企业的主要支出是人员工资、租金,社保费用的返还对小微企业现金流的缓解作用不大;资金补贴更多是针对生产防疫物资的企业,惠及的小微企业数量有限。此外,大部分政策提及的时间都是2月、3月,实际上疫情的影响有惯性和滞后性,整个上半年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是一个逐步复苏、向好的过程,政策惠及时间可能与小微企业的需求存在脱节。

【3】小微企业的期待

根据《全国民营企业新春抗疫经济情况调查数据统计报告》,63.6%的小微企业希望进一步减税缓税,56%的企业希望提供流动性支持,51.1%的企业希望提供贷款贴息,56.5%的企业希望增加财政补贴。

由于以上调查是针对大中小型所有民营企业,大中型企业的期待与小微企业的期待存在偏差。大中型企业很多都有存量的银行贷款或者获得过政府的补贴,大中型企业缴税金额也比较大,所以期待政府能够提供减税缓税、贷款贴息或财政补贴支持。从以上调查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当前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只会比上述调查反映的问题更严重,也更加期待获得救助缓解流动性困难。

小微企业更加期待政府出台具有操作性的减免租金的具体细则;更加期待相关税收减免或延缓征收的支持;更加期待贷款支持,解决现金流问题;更加期待返还社保、缓交社保的支持。

【4】回应期待思考

目前小微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流动性问题,小微企业的期待也集中于资金方面。缓解小微企业的流动性问题主要有两个途径:

第一,为小微企业申请贷款提供支持。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一个老问题,长期存在,在疫情下很多小微企业获得银行的贷款更加不易。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调研数据,即使是在发放信用贷款方面工作做的比较好的深圳市,信用贷款也仅占21.8%,大部分小微企业仍然是靠土地、房产等不动产进行增信才能获得银行的贷款。要让更多的小微企业获得贷款,各地政府应为小微企业提供增信措施,降低小微企业首贷的门槛,通过设立政府性的担保基金、风险补偿基金等政策,鼓励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支持,并对银行的贷款损失通过担保基金、风险补偿基金提供一定的代偿或补偿。

第二,降低小微企业的经营负担。疫情下小微企业的负担主要是两大方面人力成本和房屋租金。人力成本主要涉及的是人员的工资、五险一金,政府应允许小微企业和员工进行协商,通过轮休、降薪、缩短工时、缓交各种费用等方式减少支出。对于房屋租金,国有物业对经营确实困难的小微企业,一律减免至少2个月房租,同时根据疫情影响的持续时间和企业的实际困难,缓交剩下的租金。除此以外,出台配套的鼓励民营物业减免或延缓征收租金的政策,政策的着力点应是能够推动民营物业有效落实对小微企业减免租金,对于无法减免的,鼓励推迟收缴租金。民营物业减免租金,政府可按照减免的基数,给予一定比例的现金补贴,同时,现金补贴之外,民营物业还可享受税收抵扣和税收优惠;民营物业缓收租金,政府可根据缓收的金额和时间,给予一定比例的现金补贴。因减免或者延缓收取租金,导致流动性困难的物业业主方,支持业主方向银行申请流动性资金贷款,政府可成立专项的补贴资金,为业主方银行贷款提供贷款贴息。现金补贴加贷款贴息原则上不高于物业业主方的利息支出。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