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下不是1分钟吗?你却让我等了5分钟

作者丨黄碧霞幸福双翼学员

坐标 | 深圳


最近,由于疫情的影响,孩子留在老家。每天下班的时间,就成了我和先生独处的美好时光了。我们每天的行程安排必有一项:爬山。

今天下班,我和老公像往常一样,开车前往目的地的山脚。因为整天上班,没空看手机,我趁机好好看看微信。

有位一起学习的小伙伴给我留言了,我马上回复她......

到达山脚了,老公提醒我到了,我及时回应他:“好的,你等我一下,快了。”

他看我在那里玩手机,继续的催促我:“快点啊,都到了,你在干什么?”

“哦,我在回别人信息,你等我一下就好了。”我温和的回应他。

等我下车的时候,我觉察到老公有情绪了,当时,我的心情还是挺平静的。

“老公,你觉察一下,你刚才有什么样的情绪?”我调皮的挽着他的手。我希望老公可以学会关注情绪、表达情绪。

老公有点生气:“我感觉到有点生气,你让我等那么久,浪费我的时间,我感觉到你不尊重我。”

我好奇的问:“刚才,我说了2遍等我一下,我信息发到一半,还差一点点就回复完了。我已经提前告知你了,我觉得我做到尊重你了。”

老公生气的说:“可是你刚才明明说等一下的,等一下不是应该1分钟左右吗?你让我等了差不多5分钟,等你那么久。”

此时,我有点生气了:

“谁跟你说等一下就是1分钟的?那是你自己所认为的而已。

最主要的是,我们现在只是去爬山,并不赶时间。

我最多只让你等了5分钟,也提前告诉你需要等一下了,难道,我连5分钟都不值得你等了吗?

看来你对我的爱,也就那样!”

老公毫不退让:“那你刚才为什么不具体告诉我要等多久呢?”

我继续回击:“我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你如果想知道确切时间,你也可以问我呀?”

接着,我们就围绕着什么是“等一下”以及“什么是尊重”的话题展开了激烈的争吵。

随着战斗的升级,我们又回到了“等一下”的话题中,我突然意识到:我现在正处于青春期的对战模式中,心门处于关闭的状态;而老公的心门也早已关闭了。

这与我的初衷背道而驰,而且我没有做到先通情后达理。

我们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讨论的焦点应该围绕着如何解决问题或者如何让事情变得更好的方向去讨论,而不是在争辩对错,这样毫无意义。

我的初衷是引导老公学会关注自己的情绪,没想到跟着老公的思路,走进了对错模式中。

我此刻需要先正向表达自己情绪:“我现在感觉到有点生气了。”

这个时候,老公一听我生气了,说:“你不是学习了情绪课程吗?那你可以做些什么让自己不生气呢?”

他这一句话也提醒了我。

我连忙说:“我感觉现在有点生气,我想自己冷静一下。”

老公:“好吧!”

就这样,我们就很安静的走了一段路。

我给自己用了内341肯定法,回想我最初的目的,以及海英老师的那句话:只做强化自己的事情。

大概过了五分钟,我惊讶的发现——我的情绪平和了。

我探着头,回头看着老公说:“老公,我好啦!”

当我的心门打开的时候,他的心门也打开了。

他也主动的说:“我惹你生气了,那怎么办呀?不如,我今天晚上给你煮好吃的吧。”

为了拉近我们之间的心理距离,我笑着说:“只是煮一顿好吃的,那太便宜你了。还要再亲一下!”

一切恢复了平静,山上阵阵的微风中伴随着花香,到处都是虫鸣声,鸟叫声。

我平静地说:“我发现你现在越来越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了,谢谢你刚才等我。以后,还有这样情况的时候,我就具体告诉你要等多久啊!”

老公也说:“如果你没说,下次我就问你啊!”

我好奇地问老公:

“嗯,好的。我想问你一下,刚才你看到我在给小伙伴发信息,你感觉到我在做无聊的事情,所以你就有点生气了?

如果当时我在处理工作上的事情,你会不会就会耐心的等我呢?”

“工作那么重要,我肯定会耐心等你的。”他说。

“哦,原来是这样!那你自己觉察一下,有时当我在认真学习家学的时候,而你又有事情很希望我一起去的时候,你不舒适的情绪是不是就容易上来了呢?你是否有个情绪按钮在这里呢?”我问道。

老公兴奋的说:“确实如此,你说到点子上了。那怎么办呢?”

我:

“情绪反应的形成是这样的:你对某件事情的观察、感知,通过大脑的处理解释,在大脑中形成信念和观念,也就是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情绪来源于你对事件的看法,有怎样的看法,就会有相对应的情绪反应,也会有相对应的言行举止。

当类似事情再次发生的时候,你大脑里的信念就出来了,引起相应的情绪,这就是情绪按钮。

对于我学家学这件事情,你的看法是怎样的?”

老公:“对于家学,我觉得你现在已经知道里面的知识,差不多就行了,没必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我:“嗯,这就是你对于我学习家学形成的信念。所以,当我又花时间在家学上的时候,你就会容易感到有点烦躁,有点生气,对吗?你感觉我在浪费时间。

老公:“嗯,就是这样的。特别是需要你一起去干某件事情的时候,而你又在学习家学,我就更容易生气了。”

我:“在我看来学习家学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但可以交给我们引领孩子的方法,同时也交给我们如何可以提升我们各方面的能力。你觉得呢?”

老公:“是的,家学确实很好,我一直都很认可它,所以我一直以来都很支持你学啊。”

我:“嗯,很感谢你一直都那么的支持我。那么我想问一下,你也看了《平衡情绪》的课程,那么你现在可以做到及时的觉察——接纳——表达——转化你的情绪了吗?”

“不行!”老公回应着。

我:

“对的,对于家学的内容,知易行难。

幸福双翼学习文化是:举起利剑破千结。举:聚焦自我;起:起点;利:利他;剑:践行;破:突破瓶颈;千:跬步千里;结:结伴成长!

跟着学习文化,它可以让我从开始的知道,经过多次的尝试,形成经验(好与不好的),再转化成我的能力!

所以,想把家学运用好,确实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和精力的。

家学是两年制的学习,学习结束后虽然可以复训。在我看来这就好比参加职业考试,你是想我一次通过,还是想分几次来通过呢?

学好用好,慢慢的可以扭转我们的家风,家风可以代代相传!所以,你看,学习重要吗?多花点时间你觉得值得吗?

老公听了连忙称赞:“非常重要!”

我高兴的说:“只要你认可学习家学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值得多花时间,形成了这样的理念,就可以破除情绪按钮啦!”

老公不好意思地笑了:“没想到一点小事,差点酿成大事。”

我:“是的,可见家学多重要啊!我觉得我们这次都有了进步。”

老公搂着我的肩膀说:“是的,以前你生气需要一天或者几天来平复,现在只需要几分钟就好了,不错!”

我高兴的说:“你也不错,你会正向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了。”

一场争吵在我和老公的一念之转中,以幸福、甜蜜和成长划上圆满的句号。

面对老公的质疑和情绪,我一不小心也掉进了情绪陷阱,开始跟他争对错、论输赢,甚至上升到他不够爱我的层面。

幸好我及时觉察和暂定,一念之转,把我和老公之间莫名的一场争吵,转化成提升夫妻感情的契机。

有人说,教育的终极目标都是指向人的,而培养“人“的第一步,就是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感知,以及情感的表达和流动。

回想起自己学习的历程,其实就是在不断补各种跟情绪、觉察、表达和流动有关的功课。

这些功课,孩童时期的我没机会学到,为人妻、人母之后才开启学习模式,但这并不妨碍如今的幸福和惊喜收获,我乐在其中、享受其中。


修改 / 朱雪琴

编排 / 周新蓉

图片 / Pexels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