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没哭“武汉”却哭了?面对武契奇的含泪求援我们该如何应对?

3月15日,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请求我们给予支援。


看着武契奇这个汉子闻者伤心,听者落泪的讲话,相信看到的人无不动容,深切感受到了塞尔维亚对我们支援的殷切。

但问题是塞尔维亚确诊57例的疫情看起来一点也不严重啊,“武汉”同志用得着这么悲恸吗?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静夜史认为应该在情理之中,因为塞尔维亚的疫情,可能并没有表面上那么乐观。

众所周知,当前各国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完全是“各说各话”的状态,也就是本国疫情数据完全来源于本国政府的公布,而本国政府的数据又来自本国医疗系统的检测。

在这样的情况下,病毒虽然可怕,但本国疫情却是“可控”的,也就是说,疫情本质上是“多检多得,少检少得,不检不得”,这就像“我闭上眼睛就没人能看见我”的自欺欺人一样,如果不检测,那就没疫情,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就这么干。


但问题是这些发达国家具备大规模检测的能力,他们不过是为了政客利益而选择故意不为,而塞尔维亚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虽然在南斯拉夫时代军事猛如虎,经济一枝花,但在冷战结束经历了两次惨烈的解体后,在战争和动荡折磨下的塞尔维亚再也不复往日之光,社会发展水平更是长期停滞不前。

再加上塞尔维亚8.84万平方公里的狭小国土和1015万的人口,人口密度较大的塞尔维亚一旦遭遇疫情的大规模冲击,其后果不堪设想。

在这样的情况下,塞尔维亚是真正的无能为力,国内情况也必然比实际表现严重地多,而这一点武契奇同志应该是心知肚明的。

所以,“武汉”哭了。

而看到不远处的意大利在我们的帮助下才看到了胜利的希望,“武汉”同志哭得更伤心了。


连意大利这样的自己人都被欧盟无情抛弃,那么作为外人的塞尔维亚又怎么可能得到欧盟的大力支持呢?所以武契奇要痛斥西方的虚伪和塑料兄弟情。

因为冷战时期南斯拉夫的“前科”,尽管塞尔维亚在冷战结束后经历了两次惨烈的解体,并被永无休止的种族冲突折磨地奄奄一息,西方国家也不曾对塞尔维亚网开一面。因为地处欧洲火药桶巴尔干半岛的特殊位置,所以尽管俄罗斯一蹶不振,也依然咬定青山不放松,而塞尔维亚为了自身生存也和俄罗斯化干戈为玉帛,所以更成为西方国家的眼中钉和肉中刺。

但俄罗斯的尴尬实力无法为塞尔维亚保驾护航,特别是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所以当下夹在欧洲的塞尔维亚,是真正的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在欧洲疫情纷纷急转直下的同时,缺少抗疫经验的俄罗斯严密封锁国门。在指望不上俄罗斯的情况下,塞尔维亚能想到的,只有我们。


而从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向我们求助的情况来看,武契奇的恸哭,除了发自内心的忧国忧民,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无奈,更多的是有道德绑架我们的嫌疑。

因为武契奇作为政客,虽然被欧美国家围追堵截,但不可能对外面的疫情充耳不闻,而在越来越多的国家纷纷沦陷后,求助我们的国家肯定挤破头。在这样的情况下,莫说塞尔维亚实际的疫情很严重,就是不严重,武契奇也要来一次声泪俱下,无他,唯占位置尔。所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先到先得依然放之四海而皆准,感情攻势也必然让人不忍拒绝。

但问题是,一旦因“武汉”的悲恸就心生恻隐,后续的蝴蝶效应要怎么办呢?就像好心接纳华人入境,颐指气使不说,还招来了更多的假洋大爷们,这会直接毁掉我们的医疗体系,更会毁掉我们好不容易才取得的战疫成果。

所以,有求必应没什么不对,而且出于历史上共同对抗西方的深厚战斗友谊,塞尔维亚的求助也不能无动于衷,而且其他国家比如西班牙的求助也不能置之不理,毕竟除了经贸上的往来,还有20万华人华侨的生命安全。


但我们的医疗队在出征前,我们除了需要给他们买好保险,更应该向受援国提出更多的附加条件,包括曾经的革命战友塞尔维亚,唯有如此才能让我们在不枉此行的同时,让受援国体会到求人的代价,唯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避免农夫与蛇的事件发生。

而因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我们的医疗队驰援塞尔维亚的同时,做好培训永远是最重要的事,因为疫情不会很快过去,虽然我们会帮人帮到底,但终归不可能终身保驾护航。

很多人在面对铺天盖地的求援时,总是习惯性地回顾一下历史,总结一下各国的“得失”从而为自己的援助编号排序。静夜史认为这完全没有必要,毕竟美苏在历史上为了各自的利益也争相援助过我们,我们有必要把这份感恩回报到千秋万代吗?既然大家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何不抛开情怀直接从利益说话?毕竟过去的事情早已不可追,为了未来的利益而努力有何不可?

所以塞尔维亚的忙,我们会帮,但绝不会是冤大头式的付出,最终等来阿尔巴尼亚般的反目成仇。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