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中的科技之光: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松江企业贡献“松江智慧”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在各界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资源的背景下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松江企业

发挥科技和创新的优势

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

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

百力格生物:贡献诊断试剂盒核心技术产品

大年三十晚上,位于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书海路上的上海百力格生物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灯火通明,35名员工开启24小时加班模式,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贡献了核心技术产品。公司免费提供探针引物和标准品质粒给参与此次疫情防控、治疗方案研究的非盈利机构。

上海百力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分子生物定制化合成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落户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也是基因诊断试剂核心原料探针引物定制化生产质量领先的“隐型冠军”。

此次疫情检测的探针引物,就是按照该冠状病毒基因序列进行设计,并进行验证后生产的。其中,验证的过程同样需要设计制造阳性标准品,作为参照标准品。对于重特疾病与病毒的基因检测,可以说探针引物之于检测试剂盒,就像芯片之于通信应用,属于上游关键原料。

在此次疫情防控中,该企业承担了向国内大多数诊断试剂盒企业提供核心原料探针引物以及阳性对照标准品的任务。

生工生物:生产790万人份新冠病毒“钓钩”

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离不开专业诊断试剂盒。作为专业从事DNA合成的企业,位于松江区车墩镇的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从春节前夕开始,便加班加点生产试剂盒的重要原料——DNA探针,全力保证国内检测试剂盒的生产供应。

“用钓鱼来打个比方,要看人体这个‘池塘’中是否有新冠病毒这种‘鱼’,就要特制一种钓钩,这个钓钩只能去钓冠状病毒,不能钓其他的东西。我们公司生产的就是这个独特的‘钓钩’,也就是试剂盒中的探针引物。”

公司负责人介绍,生工生物是国内最早专业从事DNA合成的生物科技公司之一,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公司不断引进专业人才,建立合成研发中心,研发核心生产技术,专注为国内的分子诊断企业合成用于病毒检测的DNA引物、探针。

截至2月10日,生工生物已经累计生产检测用探针、引物共约790万人份,这些诊断原料被迅速发送给国内外大小诊断试剂盒公司,组装出的新型冠状病毒诊断试剂盒被迅速送往各地医院和相关检测诊断机构。

玉丹药业:玉丹荣心丸对新冠病毒有抑制作用

3月5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给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松江企业上海玉丹药业有限公司专门发来一份证明。

该证明称,上海玉丹药业有限公司的玉丹荣心丸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表现出良好效果。一是具有抑制病毒作用;二是动物实验对比延长生存期;三是有效抑制新型冠状肺炎病毒对心脏的攻击。根据实验结果:玉丹荣心丸可以进行联合用药,抑制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更好避免新型冠状病毒对各器官的损伤。

上海玉丹药业有限公司位于泗泾高新技术园区,玉丹荣心丸为该公司集合高端科研人才团队、投入巨大研发力量,独家原研出品的唯一治疗成人心肌炎、心肌病专利创新药物,填补了心肌炎、心肌病等多项世界空白,具有“杀伤病毒、调节免疫、修复心肌、纠正心律”的疗效特点。

据介绍,中国中医科学院等权威科研院所对玉丹荣心丸开展的大量科学研究表明:玉丹荣心丸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对甲型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疱疹病毒、腺病毒等多种病毒均具有良好作用;可有效抗炎,包括急性渗出性炎症和慢性增生性炎症;抑制免疫反应损伤,保护和修复心肌,对心肌感染等病人可发挥卓越疗效;调节和纠正早搏、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获发明专利多项,被纳入最新版《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

碧云天:创新性去污染试剂

在此次新冠肺炎病毒检测过程中,核酸检测是常用的检测方法。碧云天自主研发的Away系列创新性去污染试剂即可高效清除环境中的污染物,有助于减少新冠病毒检测的假阳性和假阴性。

“与疫情赛跑,检测手段至关重要。我们的产品可以有效提高检测结果准确度,希望能贡献自己的力量。”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由碧云天自主研发生产的Away系列产品,只要轻轻一喷,就可以同时清除多种干扰物,确保检测结果更加可信、可靠。

碧云天与湖北省疾控中心检验检测研究所取得联系,根据对方的具体需求,向湖北省疾控中心捐赠了100套碧云天Away系列。同时,又针对新冠病毒的假阴性问题可能和样品保存有关,呼吁寻求合作单位验证碧云天研发的RNA稳定保存液产品,用于新冠病毒病人样品的保存,避免病毒RNA降解,从而减少检测的假阴性。目前此两项捐赠活动仍在进行中。

此外,碧云天积极响应上海市应对新型呼吸道传染病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的项目征集,提出了高标准的创新性项目“单拷贝精度新冠病毒检测新产品及创新性配套产品”,希望通过此项目完成新冠病毒检测创新产品研发生产,检测灵敏度达到单拷贝,并完成一系列创新性配套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科大智能:高速口罩机生产线

智能化程度更高,材料使用更加节省!一分钟可产1000片口罩的智能化生产线近日“出炉”。不久前,松江企业科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杭州新余宏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余宏公司”)接到了多个高速口罩机生产线订单。

3月2日下午,记者通过视频连线了解到,位于杭州的新余宏公司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着对新研发的智能化口罩生产线进行组装调试,该设备投产后每分钟可生产口罩300到400片。

据介绍,早在1月28日,该公司就通过居家办公形式启动了口罩生产线研制项目,2月13日,设计图纸完成并下发到生产车间。目前,第一批生产设备已经预定抢购一空。在此基础上,研发团队又进一步研发了每分钟可产1000片口罩的生产设备,升级版的口罩生产线智能化程度更高、材料使用也更加节省,多家公司已提前预定。

智能化口罩产线的研制离不开科大智能集团的优势资源。作为全国领先的工业智能化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科大智能一直专注于以智能技术赋能工业。

据科大智能研究院院长刘伟介绍,在集团的统筹下,以智能装备和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工业装备子公司围绕电气的控制系统,在工业控制软件、机械设计和产品设计等方面形成了一个共性技术平台,为新余宏公司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保隆科技:全景高清视频模块

为配送机器人搭载全景高清视频模块,打造“火眼金睛”;为负压型救护车配备轮胎压力监测系统,为安全行驶保驾护航。松江企业上海保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抗击疫情贡献核心技术力量。

搭载保隆科技全景高清视频模块的京东无人配送机器人在武汉投入战疫,为风险度较高的定点医院运送医疗物资。

这台配送机器人搭载了两个激光雷达,8个环境感知摄像头和两个红绿灯识别摄像头,快递员把货物放入后,机器人就会按照规定路线前往医院,并提醒客户提货,完成送货后自动返程。无人配送机器人的使用既有效地保护了快递员和收货人的安全,又提高货物配送的效率。

海尔COSMOPlat:资源汇聚平台

1月30日,海尔COSMOPlat“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物资信息共享资源汇聚平台”一经上线,便联合生态资源方汇聚了935条需求信息,连接608家医院,221家企业,37个政府和社区等各类机构,发布了超过20万件口罩、防护服等物资需求。

该平台可实现防疫物资供需信息及时、准确的零距离互联互通,来帮助生产企业更高效率地匹配市场需求,同时也为政府物资调配提供数据的支持,有力支撑防疫物资保障。

旭诺实业:呼吸机关键零部件

上海旭诺实业有限公司是石湖荡镇的一家民营高端制造企业,主要生产工业铝型材产品,公司生产的立柱、器容等分别对支撑呼吸机上下部分、储存调节氧气的输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旭诺实业一直与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保持密切合作关系,此次,它们共同承担了武汉战疫一线医疗设备呼吸机的供应任务。

“设备早一天投入使用就会挽救更多的生命,患者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北京谊安公司发来的紧急函中的一句话,深深印在了公司总经理程云的脑海里。

大年三十下午,他接到了北京谊安的赶货任务。而那个时候,疫情的消息也已经陆续传来,程云立即通知同事,争分夺秒往厂里赶。在车间,程云指着铝型部件对记者说:“这一根部件就对应着一台呼吸机。”为了全力生产“救命机器”硬件,公司操作线24小时运作,每天发货配件300套以上。

尤尼柯:医用离心机

医用离心机是验血的第一关,对医学检验来说十分重要,而位于临港松江科技城的尤尼柯(上海)仪器有限公司正是一家生产医用离心机的企业。

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迅速扩散后,公司通过电话微信等渠道,主动将产品信息告知给武汉的医疗机构,以便他们有需求时可以联系到公司。

1月27日上午,尤尼柯公司工作人员接到来自武汉市第六医院检验科的电话,说他们那边的医用离心机出现了问题,希望能购置两台新设备。1月28日,尤尼柯便将两台医用离心机以及相关配件,通过顺丰绿色通道发往武汉,无偿捐赠给武汉市第六医院。

不仅如此,尤尼柯公司还将仓库里原来准备出口销售的18台医用离心机,全部捐赠给了武汉一线。

景仁医疗科技:视频喉镜

新冠肺炎救治过程中,每例气管插管,都是麻醉医生从“鬼门关”抢生命,而视频喉镜正是医生在战场与死神竞速的必备武器。

在疫情防控关键期,得知武汉一线医院视频喉镜等紧急医疗设备告急后,松江企业上海景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在小昆山镇政府的全力帮助下,迅速复工复产,一批加班加点生产出的总价值182万元的视频喉镜设备及一次性窥片定向捐赠给了湖北32家新冠肺炎患者收治定点医院。

“在气管插管中,用常规喉镜需要麻醉医生贴脸操作,整个过程大概一两分钟;而使用视频喉镜,可通过屏幕显示可视声门结构,改善了插管视野,一个熟练的麻醉医生十几秒就能完成插管。”上海景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曾小涌模拟演示了视频喉镜的操作过程。

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这个特殊的战场上,麻醉医生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使用常规喉镜增加了操作难度,正脸贴近病人口鼻插管也增加了医生感染病毒的风险。

与常规喉镜不同的是,景仁研发的视频喉镜增加了镜头并将影像在外接放大器中显示,不仅可避免麻醉医生正面贴近病人口鼻,有效控制医务人员与患者接触飞沫感染的概率,还能超越直视的盲区,提高插管成功率,对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有非常大的帮助。因此,视频喉镜成了“敢死队”医生战场上的必备武器。

大专家.COM:体温填报、健康自测“神器”

下载APP,首页即可看到“体温填报”, 近日,不少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松江企业员工通过大专家APP进行线上体温填报和健康自测。“通过这样的方式,给企业复工复产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不少企业主为此举点赞。

据了解,总部在上海松江的“大专家.COM”是钟南山院士领衔75位院士共同发起的实践医学教育和医学大数据研究平台。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大专家APP免费支持企业员工体温线上填报和健康自测,具备企业后台自动统计功能。

复盛实业:无油涡卷压缩机

位于松江区新桥镇的复盛实业(上海)有限公司是中国压缩机制造领域的佼佼者,在全球市场位居前五行列。疫情发生后,复盛实业除了全力保障制药和医院客户的相关设备稳定运行,也一直在寻找机会,为抗疫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2月21日,复盛实业收到湖南合作伙伴卓誉科技的信息,得知部分医院制氧设备告急。压缩机正是制氧设备的核心部件,空气通过压缩、净化之后,利用制氧机分离提取氧气。复盛实业生产的无油涡卷压缩机,在保障稳定高效的基础上,同时具备无油与静音两大特征,已经应用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广东省水电医院等医疗机构。

2月25日,10套价值300万元的集成医用制氧系统,经过组装测试完成,分别送达湖北、湖南、河南三地九县市。设备安装人员早已在现场待命,立即奔赴当地医院完成安装调试作业,2小时后系统正常运转起来,9家医院的用氧紧缺问题得到缓解。

回天新材:高性能建筑结构密封胶

自2月3日提前复工以来,忙碌的生产场景,每天都在松江企业上海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演着。此次公司争分夺秒生产的,正是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建筑结构密封胶产品,主要用于医院活动板房单元的结构粘接和防水密封。

早在1月25日火神山医院建设消息发出的当天,回天公司就与医院建设项目部取得了联系,决定免费支援两所医院建设所需全部结构胶、密封胶产品。公司专门成立了火神山医院建设支援项目组,全力保障医院建设所用产品的生产、发运工作。

1月30日,满载10吨高性能建筑结构密封胶产品的货车开往武汉,于下午3时到达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公司6位技术人员也同时到达,现场对医院建筑各用胶点进行勘察,确定施工方案,指导施工人员操作,为医院的快速建成和质量保证做出贡献。

上海阜华:AI热成像体温遥测筛查预警系统

无需人工操作,只要通过一台“熊猫”造型的机器,搭载云平台数据收集分析,仅需30毫秒,便能精准完成人脸识别,并快速测量出经过的人员体温状态。

松江企业上海阜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生产的AI热成像体温遥测筛查预警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将使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体温测量更快速精准。

“疫情发生后,全体阜华同事都特别心痛和着急,真切希望可以为抗疫防疫尽我们的一份努力。”公司总经理杨佳华介绍,公司主要从事5G通信配套、智慧城市基础领域内相关智能化产品、物联网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系统集成。

能否利用工业物联网技术,在疫情防控方面发挥作用?阜华公司想到了热成像测温技术。

“这项技术最初是应用于消防安全,尤其是森林防火上。” 杨佳华说,人体测温不同于传统消防测温,对精度要求非常高。针对疫情期间人体测温的特定需求,上海阜华与合作伙伴进行了深入沟通和全力协作,主要承担了管理平台的开发,以及整合5G技术提供基于云平台的服务。

聚威工程塑料:熔喷布专用材料

随着国内各行各业全面复工复产复市,加上国外疫情暴发,口罩作为个人防护的“刚需”,市场需求量仍在不断增加,生产口罩的最核心材料——熔喷布原材料供不应求。

近日,位于松江区新桥镇的聚威工程塑料(上海)有限公司仅用7天时间成功研发出熔喷布专用材料并投产,解了口罩领域熔喷布专用材料市场的燃眉之急。

熔喷布被称为口罩的“心脏”,作为口罩中间的过滤层,能将细菌病毒“拒之门外”。目前,熔喷布供应不足成了口罩生产的主要瓶颈。

“我们第一时间组织公司最精干的研发人员进行攻关,由公司技术副总牵头,开展熔喷布专用材料研发。”公司总经理王晶表示,曾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聚威公司在技术研发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7天时间里,研发团队不分昼夜,加班加点,反复测试数据。

公司研发出的熔喷布专用材料具有熔融指数波动范围小、极低气味、无杂质残留等优点。同时,公司对现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让研发出来的熔喷布专用材料第一时间实现了量产。产品推向市场后,获得了很好的口碑。

王晶透露,公司已经接到了上百吨的熔喷布专用材料订单,还有几个客户在商谈中,订单可达上万吨。

云汉芯城:7天完成额温枪样品

2月21日下午,来自上海自动化仪表研究所的一份测试报告,让松江企业云汉芯城(上海)互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云锋既激动又兴奋:“我们的额温枪样品从研发、设计到出产品,仅用了7天时间,现在通过了所有的测试,完全符合各项标准,这标志着我们已具备了量产的条件!”

作为一家电子产业服务平台,云汉芯城主要面向中小型企业提供电子元器件一站式采购平台。以提供数据平台支持为主业的企业,为何会转而研发生产额温枪?这得从十几天前的一通电话说起。

“刘总,你们能生产额温枪吗?”2月10日,刘云锋接到临港松江科技城公司副总经理杜玉梅的电话。原来,随着全市各家企业逐渐复工复产,“测体温”成为日常上班的标配。额温枪是防控疫情的关键物资,全市各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对额温枪的需求不断增大,货源紧缺一“枪”难求。上海市亟需本地企业研发生产额温枪,市防疫领导小组在全市寻找研发生产企业,最终,通过市经信委找到了临港松江科技城。

刘云锋挂断电话后,立即成立额温枪研发领导保障组,由公司副总裁,同样也是党员的周雪峰带队,紧急召集研发工程师,对该项目进行可行性评估和产品技术方案攻关,同时调动全球供应链团队提前组织物料采购,全面保障产品研发的工作组织、资源调配及物资供应。

为了提升产品成功概率,公司设计了两套技术方案,安排了两个并行的产品研发小组同时推进。原本只需要两三人的技术研发团队,这次结构、电子、软件等十多位工程师全员齐上,全力投入研发工作。

海欣集团:抗疫药物保供应

位于洞泾镇的松江企业上海海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践行关爱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的理念。近几年,集团深耕医疗产业,旗下已拥有生物医药研究平台、医药制造、医药销售流通等企业,形成生物医药产供销一体化的企业生态链闭环。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集团所属的医药企业生产的阿奇霉素、生脉注射液、清宣止咳颗粒、转移因子口服液等始终稳定供应。集团及所属控股、参股企业合计捐赠了近1700万元的抗疫物资及资金,其中海欣控股医药企业生产的转移因子口服液,直接捐赠供给武汉疫情防控第一线。

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产。1月30日,海欣集团参股企业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便提前复工,现阶段已恢复93%的产能,日产生脉注射液可达350箱,清宣止咳颗粒500箱。2月11日复工的江西赣南海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每日可生产转移因子口服溶液10万支、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6.5万支、阿奇霉素干混悬剂56万袋、复方氨酚那敏颗粒28万袋、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38万袋。

西安海欣制药有限公司也于2月14日复工,每天可生产盐酸班布特罗片30万片,厄多司坦胶囊20万粒。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还在研发一种名为硫酸羟氯喹的仿制药,该药在2019年底已经完成临床试验。硫酸羟氯喹与2月17日纳入第六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的磷酸氯喹同为4-氨基喹啉衍生物类抗疟药,将有望成为战疫药物。

素湃科技:纳米过滤膜防护口罩

采用高透气透湿纳米微多孔膜,过滤效率达KN95级别,过滤层可经沸水、75%酒精等重复消毒。日前,一款由松江企业素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纳米过滤膜防护口罩上市,以科技助力全民抗疫。

据介绍,这款“黑科技”口罩采用的ePTFE纳米膜是高过滤低阻型物理结构。在实验室测试中,将ePTFE膜采用75%酒精、84消毒液消毒处理后,经吹风机吹干(日常建议自然晾干,可减少对纳米膜的损伤)过滤效率依然高达94.2% ,实验表明,纳米微多孔膜过滤性能有较好的稳定性。

松江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集体采写拍摄

部分图片由企业提供

编辑:秦天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