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师必懂篇·PPPOE

PPPoE是Point to 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的缩写,意思也就是以太网上的PPP,其中PPP是Point to Point Protocol(点到点协议)的字母缩写,故PPPoE也称PPP over Ethernet,即PPPoE协议。

可以说PPPoE是将以太网和PPP协议相结合的协议,是在以太网中转播PPP帧信息的技术,它利用以太网将大量主机组成网络,通过一个远端接入设备连入因特网,并对接入的每一台主机实现控制、计费功能,PPPoE广泛应用在包括小区组网建设等一系列应用中,前些年流行的宽带接入方式ADSL 就使用了PPPoE协议。

这种上网方式,宽带运营商会分配一个宽带账号、宽带密码给用户;在未使用路由器的情况下,电脑上需要使用"宽带连接"拨号来实现上网;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用户办理的宽带,都属于pppoe拨号这种类型。

(1) PPPoE( Point to 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 ,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的工作流程包含发现( Discovery) 和会话( Session) 两个阶段,发现阶段是无状态的,目的是获得PPPoE 终端(在局端的ADSL设备上)的以太网MAC 地址,并建立一个惟一的PPPoE SESSION-ID。发现阶段结束后,就进入标准的PPP会话阶段。

(2) 当一个主机想开始一个PPPoE会话,它必须首先进行发现阶段,以识别局端的以太网MAC地址,并建立一个PPPoE SESSION-ID。

在发现阶段,基于网络的拓扑,主机可以发现多个接入集中器,然后允许用户选择一个。

当发现阶段成功完成,主机和选择的接入集中器都有了他们在以太网上建立PPP连接的信息。

直到PPP会话建立,发现阶段一直保持无状态的Client/Server(客户/服务器)模式。

一旦PPP会话建立,主机和接入集中器都必须为PPP虚接口分配资源。

(3) PPPOE可以防止ARP攻击。PPPOE能真正防止ARP的原因不在于,PPPOE接口IP和以太网接口IP不同,也不是通讯建立后不再用MAC等原因。

(4) 而是因为PPPOE根本就没用的ARP协议,尽管它是用以太帧封装的,但它获得服务器MAC的方法不是用ARP协议,而是通过PADI包,所以它可以防止ARP攻击。

接入和总体流程

(1) 接入

当用户拨号接入ISP后,就建立了一条从用户PC机到ISP的物理连接。这时,用户PC机向ISP发送一系列LCP分组(封装成多个PPP帧),来建立LCP连接。这些分组及其响应选择了PPP参数以及进行网络层配置,NCP给新接入的用户分配临时IP地址。这样用户PC机就成为因特网上一个有IP地址的主机了。

(2)总体流程

PPPoE的发现阶段一共分为4步,分别 是:PADI(PPPoE Active Discovery Initiation),PADO(PPPoE Active Discovery Offer),PADR(PPPoE Active Discovery Request),PADS(PPPoE Active DiscoverySession- confirmation)。当完成这四步之后,用户主机(PC)和访问集中器(AC)双方就能获知对方唯一的MAC地址和唯一的会话ID。MAC地址和 会话ID共同定义了唯一的PPPoE会话。

PPPoE Discovery的以太网类型域为0x8863。

PPPoE发现阶段的以太网类型域为0x8864。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