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杀不死!医揭「病毒vs.细菌」3大差异:只要一突变…很难用药物治疗

病毒与细菌差在哪?医师一次分析。(示意图/路透)

记者李佳蓉/综合报导

新冠肺炎造成全球大流行!目前针对其病毒的药物及疫苗仍在实验阶段,也掀起网友们讨论「细菌和病毒」两者究竟差在哪?振兴医院妇产部医师李伟浩也进行科普,分析两者存活、致病方式的不同,以及该如何治疗?最后呼吁,唯有保护自身免疫力、维持正常健康作息,才是抗病毒最好的良方。

新冠肺炎由新冠病毒所引起,让人大感好奇「病毒会致病,细菌也会致病,两者到底差在哪里?」李伟浩医师在《》频道中解释,细菌为单一细胞体,自备工作胞器,可单独存活自然界;但病毒比细菌小得多,构造也非常单纯,以整个生命体而言,有人认为病毒并不属于真正生命,因其在外界状态都在休眠,无法单独存活,唯有寄生到宿主身上才拥有部分生命征象。

至于两者产生的疾病差异?李伟浩分析,细菌侵入后,靠着人体养分不断复制,当细菌繁殖变多会对原有细胞造成伤害而产生病征;反观无法自己存活的病毒,则会附着于人类细胞上,将遗传物质注射至细胞中,与原有的细胞核结合,利用人体工厂制造出更多新的病毒。

李伟浩指出,杀病毒只能使用抗病毒药物,且常常会失败,只能研发疫苗预防。(图/截自《健康多1点》Youtube)

提及治疗方法,李伟浩指出,细菌可靠抗生素治疗,且必须服用完一定疗程,否则会产生抗药性,但大多数人担心有副作用。一种抗生素可以对付数十种细菌,却无法藉此杀病毒,必须使用特定抗病毒药物以对抗某种病毒,也坦言「常常会失败」。

李伟浩以HIV爱滋病毒为例,医疗上常使用的鸡尾酒疗法,即为使用不同种抗病毒药物结合再做治疗,并非单一种抗病毒药物,这也是为什么在疫情期间,抗病毒药物皆在实验阶段,不确定药物是否有非常好疗效的原因。

李伟浩进一步提到,病毒比细菌容易突变,寄生人体后利用人类遗传因子及细胞不断制造,过程中遗传因子DNA、RNA都可能嵌合部分人类遗传物质,或在复制时出现错误,一旦错误出现即称为突变。只要发生突变,抗病毒药物可能无法对目标造成效果,因此使用药物治疗相当困难。

病毒很难靠药物治疗,以新冠病毒而言,药物及疫苗仍在实验阶段。(图/达志/示意图)

李伟浩说,以常见妇科病毒-人类乳突病毒而言,就有100多种,抗病毒常做的就是施打疫苗,以刺激自身免疫力攻击病毒,因此对病毒而言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即为靠自身免疫力将其清除,并非靠药物,因其对病毒能着墨的点太少,对于突变机会较高的病毒而言,疫苗研发状况较困难,若是突变较少的病毒较容易制造出疫苗作为预防。

李伟浩表示,以轻症而言,例如这一波肺炎,一般肺炎状况靠自身免疫力待身体出现对病毒的抗体时,就能安然度过,但最怕「共病症」,例如老年人或有慢性疾病、免疫方面问题的患者,因其免疫力不强,容易因病毒侵入而造成严重状况需紧急就医。也提醒民众须保持自身免疫力、维持正常健康的生活作息,才是抗病毒最好的方式。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