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部手机你选择苹果,还是选择安卓?

知乎上看到一个问答:下一部手机你还会再选择苹果吗?说说我的一些看法。

在诺基亚没落之前,手机市场似乎只有两大品牌,一个是诺基亚,一个是杂牌机。

2010年-2020年,国内的安卓智能手机市场,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十年。


1、3G

2010年6月8日凌晨,史蒂夫·乔布斯在美国发布苹果第四代手机iPhone 4。同时,安卓系统基本完胜塞班系统,诺基亚逐渐没落。当时的安卓手机市场,说是百花齐放都不为过。

当时,我正在苏宁内勤工作。当时的手机卖场里,还是用的柜台,各大品牌为了便于销售,基本每个型号都会配备演示机(放在柜台里,有客人看就拿出来一通操作)。那时的我有职务之便,基本每个牌子的手机都试用过。

在此之前,如果问我选安卓还是选苹果,我会回答选安卓。现在问我的话,我会选择苹果。其实在用苹果之前,我一直是用安卓的。之所以转换阵地,有几点原因。

在2G往3G开始过渡的时候,电信、联通为了抢占市场,猛推3G资费卡,其中“预存话费送手机”“买手机送3G卡”等各种活动花样百出,瞬间抢占了移动的大半市场。在这场3G革命中,电信势头最猛、联通次之。3G时代,移动掉队。

但是,2G时代基本是移动的天下,所以想让用户从2G(移动)转到3G(电信)的难度还是不小。再者那时候的安卓手机没有全网通,用户如果买电信机,主卡位置插移动卡没网,等于白换,再者那时99元的3G资费也让很多用户望而却步。

不过借助运营商猛推3G的风口,运营商投入了大量的补贴,再加上各大品牌的销售猛推,国产厂商基本都赚了一笔。

当时的安卓市场上,品牌林立,群雄争霸。中兴、华为、酷派、联想、魅族、三星、摩托罗拉、HTC、金立、朵唯、天语、索尼爱立信、OPPO、vivo、海信、LG……等等。

虽然品牌多,但在当时引领国产品牌潮流的是魅族。iPhone 的发布给了黄章灵感,魅族走精品路线,设计的手机比iPhone薄几毫米,手持更轻,待机时间更长,音质也更好。随后M9的推出,也有了iPhone发布时的盛况,引起各地排队购买,成为当年的安卓机皇,M9也把魅族带到了巅峰时代。

(PS:插入一个小故事。当时店里,有位销售向客户推HTC的G13,说内存有多大、能下很多APP玩等等。结果给用户演示时,下载‘手机电视APP’提示内存已满,用户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走了。这事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其实,G13的手机内存只有512MB,与现在安卓手机动辄几百G不能比。其后不久,HTC也开始走向了没落。但话说回来,8GB+256GB、12GB+512GB,这么大的内存其用处并不大,除非你要放进去几百集的超清电视剧。)


2、4G

魅族在大火的时候,收获了一位名叫雷军的粉丝,四处向人科普智能手机的好处。

2010年是雷军和黄章二人的蜜月期,当时雷军经常出入魅族,与黄章探讨手机。本来雷军是想入股魅族,但黄章不愿意,结果两人不欢而散。

随后,雷军找到了在美国设计界很有名气的刘德,还有从摩托罗拉带团队加入小米的周光平,这意味着雷军终于找到了真正懂设计、懂手机的人。

2011年8月16日,小米正式发布小米1手机,召开了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布会,这是小米在手机行业大火的开始。同样,这场发布会对手机行业来说,也有里程碑的意义。

因为小米的出现,手机行业大洗牌。小米出现之前,安卓手机算是低配高价。小米出来之后,一直主打性价比,拉低了手机价格,瞬间抢占了市场和热度。后来,‘低配高价’就成了蓝绿厂(OPPO、VIVO)的专属。

在4G时代,运营商对手机品牌的扶持骤减。与中兴、酷派、联想不同,华为当时已经意识到太过依赖运营商捆绑销售很危险,将目光瞄准通过电商销售手机。但具体怎么做,是依赖电商卖货,还是自建商城引流,华为高层一度吵得不可开交。

彼时的魅族却因为内部动荡等原因,抛弃了“小而美”的精品路线,走向了“大而全”,这导致魅族产品线极其混乱,再加上和高通势成水火,过度依赖联发科。魅族此时,颓势已显。

在这期间,我最先试用的是中兴V880(联通3G),那时候国外都没有开始智能机改革,但因为国内当时的刷机热浪,各种刷机超频很爽,这部机器算是当时中兴的巅峰了。

其次是三星的S5830,因为外观审计精简、简约轻薄,一度被人误认为是小‘iPhone4’?包括后来让三星大火的机型i9100也玩过一段时间,屏幕的清晰度、相机的高像素,确实很惊艳。

接着试用的是天语W700,这部阿里云OS智能手机给我留下最深的影响是,只要销售给客户演示,必然打开一个叫“狂野飙车”的游戏,以此证实它的流畅度高、音质画质好、性能强悍等等,把客户唬的一愣一愣的。

随后试用的是华为U8860(第一代荣耀),当时华为虽然也做手机,但重心并没有放在这里,这部机器虽然因为其高配置得到了关注,攒了一些口碑,后面却被无情的忽视了,并没有让华为手机火起来。

其实在这期间,试用的手机肯定不止这四部,只是它们给我留下的映像最深。

……

离开苏宁之后,要自己花钱买手机,再也没有以前‘翻牌子’的高爽体验了。

那时候小米的势头很猛,我也被其高性价比洗了脑,一心想要抢购一部,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再加上当时手头有点紧,没辙只好选择了魅蓝。其实这时的魅族,已经在走下坡路,早已不复当年M8、M9时,店外大排长龙的盛况。用魅蓝只是想体验一下而已,因为之前的魅族手机都只在自家专卖店销售。

此时的华为在手机行业开始发力,通过荣耀系列、Mate系列,稳稳的占据市场头排。此时的国内手机市场,中华酷联的时代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华米OV时代。

那时痴迷小米的我,后来和朋友一起,终于抢到了小米6,这是我用的最久的一部安卓手机。虽然我现在没用了,但朋友至今还是米6钉子户。前段时间她说:参加小米的活动,换了块电池,米6还能再战几年。在用米6的这段时间内,家人、朋友通过我的推荐,也开始用小米手机。

在用安卓手机时,我有一个习惯,就是一个牌子的手机,绝对不用第二次,因为我想看不同品牌带来的是不是不同的体验。但是随着用的牌子越来越多,我发现用安卓的欲望也越来越了。

此时华为的手机,可以说是国产顶级了。但因为个人原因,我对华为手机并不感冒,究其原因其实也不值一提,只是以前余承东的猛烈吹嘘让我不喜欢。包括小米也是一样的,卢伟冰的嘴炮也为我不喜,堂堂小米副总裁,门面级的人物,干的却是泼妇一样的活。

当然还有最主要的一点原因,此时的我用安卓手机已经很久了,早已经没了玩各种黑科技的心思,包括游戏都已经不玩了。想的是手机上自带的那些用不到的APP少一点,打开应用的时候快一点。

所以在我的米6即将退休时,我一直在纠结用哪个品牌。但在我遍寻各大品牌之后,发现单‘自带无用APP少点’这项,能达到我要求的也就是一加手机了。虽然当时的一加尚属于小众品牌,但我还是买了一加6。系统简洁这点确实要给好评,连音乐、视频播放器都没自带,想用啥自己下载就好了,这点深得我心。

但也仅仅只是这一点深得我心,但这不妨碍我后来依旧选择了一加7,打破了我一直以来的信条,“同一品牌安卓手机,不用第二部”。

(PS:插入一个小故事。有朋友问我:‘你不说你这辈子都不用蓝绿厂的手机么?一加手机也属于OPPO的呀,你还不是用了。’幸好一加独立出去,不然我也不会用。

我之所以讨厌蓝绿厂,也有个原因。因为之前我下班后,累的时候喜欢看一些综艺节目缓解缓解心情。结果每当节目一开始,全是这俩牌子的广告,长达5分钟之久,简直是丧心病狂,让人不胜其烦,只好每次都手动跳过前面5分钟,才能好好的看节目。结果节目中途,还有他俩的广告……所以,从那以后我就说,这辈子都不会用这俩牌子的机器,简直把我恶心坏了。)


3、5G

如今站在从4G到5G的关口上,经过大浪淘沙后的国内手机市场,又掀起了一场新的腥风血雨,纷纷以各种噱头抢占热点,只为利用5G风口带来新的增长。

当然,厂商们也趁着这波浪潮纷纷抬高手机价格,突破了5000元大关。

华为手机自不必说了,重新变成了国民“用不起”的手机。也包括之前我用了两部的一加,这也是我最终没有选择一加8的原因(后文有详述)。但是,小米依旧良心,涨幅不高,履行了一直以来的性价比,虽然小米并不想这样,但我依旧要为它鼓掌。

举例一些噱头,如:“5G”、“首发865”、“一亿像素”、“高清柔性屏”……等等等等

从5G开始时,各大厂商吹嘘的噱头也越来越多,但在我看来,就是为了噱头而噱头。这也更让我觉得,从2010年到2020年,国产手机厂商似乎毫无进步,只知道在‘点’上较劲,‘面’就不管了。

“5G”,且先不说全面铺开网络基站的时间,单就目前而言,其资费已经让我却步。我现在用的是电信99元4G套餐,实话实说完全浪费了,三分之一都用不到,如果不是和我的宽带绑定,我会毫不犹豫的注销它。

周末休息的时候,我喜欢和摄影群的朋友们一起出去拍照,主要以风光、人像为主。普通人没有机会拿你的“一亿像素”去拍地球。而朋友们拍照时,还有我拍人像时,也不会用你们的“一亿像素”,而会拿起我几年前的佳能7D。

至于所谓的“高清柔性屏”,一说到屏幕,我就想起了当年试用三星i9100时的震撼,那清晰度、那精细的画质至今难忘。如果我追求屏幕的话,选择三星是不是更香呢?

至于为何不选择一加8,其实就更简单了。毕竟最近用的手机都是这个牌子,用了这么久除了系统简洁,其他的一无是处。系统优化做的太烂,以至于有人吐槽:这系统不是简洁,是简陋。同样的价格,我选择iPhone 11不香嘛?一加8,给我一个选择你的理由。

现在用了一段时间的iPhone 后,我只想说:真香。下次还用你。

说了这么多,我只想说,最根本的是系统、芯片,这才是应该发力的地方。现在国产手机都是建立在这些技术上的,但是这些技术的根本都在国外。

十年的时间,已经不短了,除了开始小米的澎湃浅浅试水,后有华为的鸿蒙但也未能铺开,这不得不说是个很大的遗憾。国产厂商请好好的打磨一下技术,别只想着捞钱。

其实从安卓换到IOS,从国产机换到水果机,我也有过一番纠结,毕竟我是一个很爱国的人。但人就是这样,对某些事务,从开始的一点失望,到后来的全面失望。

(PS:插入一个小故事。以前的我只看国产电影的,那时朋友推荐我看变形金刚我都没看,但自从在电影院看了一部国产电影后,我彻底变了。记得看的是《钟馗伏魔》吧,当时就把我恶心坏了,‘一’个字:情节胡扯、逻辑混乱、一谈糊涂、狗屁不通。浪费了我几十块大洋,有这几十块我买点吃的、喝的不香嘛,我去受这罪,当时就觉得自己罪孽深重,浪费这么多钱。

后来《复仇者联盟》上映的时候,朋友请已经被雷剧雷的有后遗症的我去看了,我当时在想,这才是电影吧,以前看的……算了,不说了。这件事对我的影响是,超级英雄电影上映我必去电影院看。但如果说某部国产电影值得去电影院看,我也会先等一段时间,看看网上的风评,如果大多说好,之后我才会去看,这就是恶心人的影响。)

虽然电影和手机是完全不同的行业,也是完全不同的领域,但是这两个行业面对的人群是一样的,就是广大消费者。请好好的做出对得起消费者的产品,不要只顾着抬头望天,却不看脚下的路,久了容易摔跤。

如果是千元机在吹嘘这些噱头,我觉得很正常,毕竟产品都需要卖点。但是,作为旗舰机,是不是该想想自己对标的是什么级别的产品?

如果你最终对标他人产品的下场是,连人家设计已经落后几年的产品都比不上,销量、热度一度被人碾压的话,国产厂商是不是该好好的考虑一下,在未来,你们准备用什么武器上战场?是嘴炮怼死别人,还是用口水淹死别人?

我不敢将自己一人的想法,涵盖所有的人群。但有我这种想法的,肯定也不止我一个。

回望过去的10年,希望在下一个10年到来的时候,国产手机做出点实打实的技术来,不要还是各种吹嘘。


4、未来

曾经,他们都辉煌一时

如今,或成功、或没落

这个十年结束了

下个十年开始了

惟愿

国产手机的未来

越来越好

了解更多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