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难忘“铁血红军旅”战汶川的十个经典瞬间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8.0特大地震,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星夜驰援。“铁血红军旅”官兵分多路率先突入重灾区北川县、茂县、都江堰等地,昼夜奋战,与死神赛跑,留下了“敬礼娃娃”“最柔情的微笑”“总理让路”“芭蕾女孩”等感动全国的经典瞬间。

(一)敬礼娃娃

2008年5月13日上午,在北川灾区一片冒烟的废墟上,“铁血红军旅”近十名官兵用手刨废墟,用劈柴刀砍钢筋,奋力两小时后救出浑身是血的小男孩郎铮。左臂骨折的郎铮躺在一块木板上,缓缓举起稚嫩的右手,向官兵敬了一个少先队礼,定格了感动中国的经典瞬间。

(二)最甜美的生命之水

2008年5月13日,“铁血红军旅”军医敬元鸿和战友赶赴北川县曲山幼儿园救援。为了包扎救治伤员,敬元鸿在废墟上整整待了5个小时,包扎处理了64名伤员,还把身上仅有的水和干粮全部给了伤员。图中,他正在给一名重伤员喂水,被广大网友誉为“最甜美的生命之水”。

(三) 最柔情的微笑

2008年5月14日下午,“铁血红军旅”战士盛于峰和战友疏散转移北川县群众时,在断桥边遇到一名提着包袱、抱着婴儿的妇女。婴儿四五个月大,因受到惊吓大声啼哭,妇女一脸憔悴。盛于峰主动上前帮忙,将婴儿抱入怀中,细心呵护,婴儿渐渐安静下来,用一双澄澈的眼睛注视着身着迷彩绿的叔叔。这一瞬间被记者的镜头捕捉到,迅速传遍全国,被称为“最柔情的微笑”。

(四)生命的呵护伞

2008年5月13日,“铁血红军旅”二连战士杨胜标、张江华在北川幼儿园废墟救出小女孩杨帆。当时天空下着雨,两名战士抓紧时间往外运送,轮流抱孩子,轮流为小女孩撑起“生命的呵护伞”。

(五)胳膊担架

2008年5月13日,北川县城,“铁血红军旅”战士秦晓东、雒小飞、何顺才、李永亮合力救出一名腰部骨折的中年男子。没有担架和门板,为减少伤员痛苦,他们四人用胳膊做起了担架,以这样的姿势爬坡过坎,将伤员抬到救护车上。

(六)与死神赛跑

2008年5月17日,“铁血红军旅”一连战士陈光稳(右一)、鲁仕凡(左二)与战友在北川县城废墟救出一名伤员。在紧急运送途中,陈光稳一边招手一边提醒路人为车让道,鲁仕凡手举吊瓶,担当“人体输液架”,这一幕成为“与死神赛跑”的经典瞬间。

(七)背出来的希望

2008年5月13日,“铁血红军旅”战士鲁成聪和两名战友冒着余震危险,从北川幼儿园废墟里救出一名头部受伤的妇女,在滚石塌方频发中艰难地向外跋涉,背出“生命的希望”。

(八)寻找兵哥哥

2008年5月13日,“铁血红军旅”战士何俊松随队驰援曲山小学,很快救出一名埋在废墟下的小女孩。因小女孩身上多处受伤,疼得厉害,何俊松小心地将她背上自己的肩膀,再用腰带固定,一路背到救护站。这一刻,正巧被新华社记者拍下。八月,部队回撤,小女孩的表姐举着这张照片到火车站寻找救命恩人。

(九)芭蕾女孩

2008年5月14日,在曲山小学救援时,“铁血红军旅”官兵发现了左腿被水泥板死死卡住的小女孩李月。医生建议锯掉左腿把人救出来,而李月哭着央求道:“叔叔,我喜欢跳芭蕾,别锯我的腿!”经过半天的努力,救援无果。余震频频,摇晃的楼板随时可能塌下来,为了保住孩子的生命,不得不在废墟中进行截肢手术。当李月被抬出时,所有官兵都哭了。后来,这名被网友们称为“芭蕾女孩”的李月,成为著名残疾舞蹈艺术家马丽的学生,并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演绎《永不停跳的舞步》,感动了世人。

(十)总理让路

2008年5月13日上午,“铁血红军旅”军士长王肃满和战友在北川县城农贸市场废墟救出小女孩宋馨怡,抬起担架奔向救护车,一边吼着“让开”,一边向前飞奔。正在北川指导抗震救灾的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听到后,立即让到路边,为亟待救治的小女孩让行。这一刻被记者抓拍,定格了“总理让路”的经典瞬间。从此,王肃满被广大网友誉为“中国最牛士兵”。

12年了,灾难带来的伤痛已然慢慢平复,子弟兵无惧无畏冲向生死一线,用大爱回馈人民养育的情怀,光耀日月,穿越时空永不磨灭!

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 作者:黄腾飞 郭钰辉 何永晶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