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尝鲜体验微信公众号个人认证

个人公众号的真实身份认证,是作者信息的更加真实透明,对读者来说,或许更有利于甄别筛选内容,当然,也会有人说,看文章就像吃一个鸡蛋,鸡蛋好吃不好吃,自己体会,没必要认识那只下蛋的鸡。

对于作者信息的真实透明,有些人或许是愿意的,真实的专业身份,是对产出内容的一个佐证,当然,也同样存在反面的案例,例如一些所谓的专家,确实是被某某机构认证的专家,但其实也只是一个虚荣身份,反正读者也不清楚认证的机构是什么来历,也许认证机构本身的权威性就值得推敲。

对于微信公众平台本身,搞个人公众号认证,也是一个不简单的事情,但至少有微博的认证已经运营多年,不少经验是可以借鉴的。

下面说一下亲历的认证体验。

上周五在微信公众号后台收到通知,当晚提交了资料,见下图,审核过程很快,提醒补充资料。

可以感受到,公众号个人认证,还是很严格的。

下图是认证邀请通知。

填写的身份认证内容不能超过40个字,包括四项内容:

1.个人称呼;

2.公司及职位;

3. 领域及头衔;

4. 代表作品。

第一、第二项,很明确,上传了个人名片和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我是法人,很容易查到真实性;

第三项,领域和头衔,我写了原YY语音、腾讯高级产品经理、迅雷产品总监,上传了原来公司的在职岗位信息截图,名片。

上面这张图,太有历史感了,2008年创业失利,历经三个岗位面试,2009年进了腾讯,做最基础的运营工作,三年的数据运营,自我驱动,广泛学习,在实际工作中,各种跨界参与多个项目,非常不容易的评了一个高级产品经理,于是截图留恋,没想到十年后,还能翻出这张图。

第四项,代表作品。我上传了曾经策划和组织几十位产品经理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三本书。

原以为这样提供的信息应该是没问题的,没想到反馈通知很快发回来。

第三项,填写的非领域头衔范畴,建议修改或去除。

第四项,作品不是独立出书,建议修改。

刚收到反馈时候,还是有些纳闷的,提供的都是真实信息,为何没有通过认证?

后来细想,确实是自己没有理解到位,领域和头衔,不是过往职业经历,于是删除了历史职业信息。

代表作品,这三本书,确实不是个人独立撰写,如果要准确,就需要把书里的个人撰写部分提出来,这样,肯定是超过认知要求的40个字的。

于是,我采取的方法是,删除第三项、第四项信息,仅保留前面两项信息,提交的认知信息是:

兰军,深圳梅沙科技合伙人。

提交成功,等待审核。

这就是一个尝鲜体验过程,还是蛮简单的,当然,如果想要在领域头衔、代表作品方面,体现自己的专业性,还是需要针对性的积累。

作为产品经理这个职业领域的从业者,想有一个所谓的领域头衔,当前是没有的(至少我不知道在哪儿认证),需要凭借实力产品说话。行业里面,比较流行的互联网产品经理头衔认定,就是原来腾讯、阿里的职级体系,互相对标,这也成为职场里面进行薪酬对标的通俗标准。

以上就是整个体验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身份认知的过程,你看,你要体现自己是专业的,还是需要有个第三方的认定,当然,也可以不需要的,前提是你有自己的代表作品,例如张小龙的作品是微信,乔布斯的作品是苹果系列产品,马化腾的代表作品是腾讯,马云的代表作品是阿里……这些都不需要别人去认证。

需要第三方认证,也是挺无奈的,如何拿出自己的代表作品,也是职场人需要给自己梳理的目标吧,职场几十年,能拿出什么代表作?

继续努力,共勉!

==============

公众号作者:BLUES(兰军),一个毫无背景的寒门青年,懵懂的在北京、上海、广州打拼十多年,后定居深圳,致力于教育科技产品创造,深圳梅沙科技合伙人,原迅雷产品总监,腾讯、YY语音高级产品经理,公众号ID:bluemidou,原创运营了7年公众号,700多篇原创文章,关于职场发展,欢迎留言交流。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