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汉中油菜收割季纪实: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5月份,汉中地区的油菜进入了收割季,不管走到哪里,都能见到成片被割倒的油菜,刚割下的油菜需要经过几天的太阳暴晒,才能将荚内的油菜籽抖出来。

陕西汉中油菜收割季纪实: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汉中盆地位于陕西南部,与四川接近,这里的农户田地不多,种的油菜也少,基本都是采用手工收割,并用一种叫梿枷的古老原始农具直接在地里打下油菜籽。

陕西汉中油菜收割季纪实: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在很多地方,种庄稼的人大多都是老人,很少有年轻人的身影。5月19日,汉中汉山脚下,82岁的杨大爷用梿枷打油菜籽。5月底,汉中地区的油菜已经开始收割,年轻人大多都出去打工了,留下来的老人们成了收割季的主力。

陕西汉中油菜收割季纪实: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53岁的黄阿姨家有一亩油菜要收割,这一亩油菜从割到脱落菜籽,黄阿姨要花2天时间。黄阿姨的儿子儿媳在浙江杭州打工,丈夫外出做木工,就她一人在家种地带孙子。今年的油菜收成不行,一亩油菜大约能收200来斤油菜籽,差一点的还不到200斤,一斤油菜籽的收购价2元多,黄阿姨说:“这一亩地找人耕地、种子、化肥就要花400多元,不能算成本,不然就别种地了。

陕西汉中油菜收割季纪实: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63岁的赵阿姨在田里用梿枷打油菜籽,婆婆也拄着拐杖来到了地里

陕西汉中油菜收割季纪实: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赵阿姨的婆婆已经94岁了,年迈的老人虽然帮不上什么忙了,但还是赶来看一看,儿媳戴着草帽顶着烈日打菜籽,看起来婆婆年轻时也是种庄稼的好手。

陕西汉中油菜收割季纪实: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这家人手还比较多,在外打工的孩子也回家帮忙收油菜,一家人都来收油菜,热火朝天。

陕西汉中油菜收割季纪实: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抖油菜一般都是对着太阳效果最好,把烈日暴晒了几天的油菜杆抱在铺好的彩条布上,用连枷击打,菜籽便从荚内脱出。

陕西汉中油菜收割季纪实: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脱完后,再用竹棒分批敲打菜杆,直到没有油菜籽落下,便扔掉菜杆,大多数菜荚随着油菜籽落在了彩条布上,这时候,用一种叫漏晒的工具把菜荚(我们叫菜籽壳壳)筛出去,这是第一道筛选。

陕西汉中油菜收割季纪实: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经过漏筛筛选过后,大多数菜荚都已经去除掉,但还有部分处不去,这是就要用小筛子了,其实就是孔比较小的筛子,基本只能漏下油菜籽。

陕西汉中油菜收割季纪实: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油菜籽在小筛子的作用下基本上实现了菜壳分离。

陕西汉中油菜收割季纪实: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黝黑的油菜籽是辛勤劳作的结果,从头年10月份到次年5月,整整7个月的辛苦,换来了这次丰收,汉中地区的人口密集,山地偏多,所以机器收割并未普及,前几年平原地区有收割机,但很多农户觉得价格贵,浪费大,所以并未大面积进行,如今汉中地区的油菜收割基本还是靠人工,很辛苦。

陕西汉中油菜收割季纪实: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抓起一把刚抖下来的油菜,看到这丰收,再辛苦也会忘记。

陕西汉中油菜收割季纪实: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路边停好的架子车,也叫拉拉车,板车,用来拉油菜杆和油菜籽。

陕西汉中油菜收割季纪实: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有的田地离家近,或者怕放在田里雨下久了收不回去,人们就会将油菜割下后用背架子、架子车拉回去放在院子里晒,在自家院子里抖油菜籽。

陕西汉中油菜收割季纪实: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与油菜挨着的地里,秧苗已经长好,收完油菜,接下来就是栽大秧了,又是辛苦活。

陕西汉中油菜收割季纪实: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