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法,离成功最近的学习法,比尔盖茨等一众精英都在用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你听说过这句话吗?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句话开始出现在各大励志故事、心灵鸡汤里。

所谓的“1万小时定律”火爆朋友圈,“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也成为了无数人的信条。


提升自我、努力成功的道路上,持续练习、不断努力的作用没有人能够否定。

但你是否想过,为什么没有人告诉过你,为什么同样练了十年功,有的人却只能站在后台羡慕嫉妒恨呢?

现实里有很多站在后台永远红不起来的人,他们被所谓的“1万小时定律”洗着脑,坚信只要练习足够多的时间,他们也可以一夕爆红。

为什么有的人坚持了1万小时,甚至2万、3万个小时却仍然止步在成功的大门外?而有的人只用5000小时甚至更少的时间就可以做到更好?

刻意练习,开启你的高效努力

研究证明,天才的唯一秘诀在于练习。那相信很多人包括你会想问,我们也一样地努力学习、练习,为什么我们就成不了天才呢?答案在练习的方法。

一般人学习或练习一种技能,采用的都是天真的练习法,即反复地做某件事情,但这是一种极其低效的练习。

著名心理学家艾利克森和他的同事曾经开展过一项关于锻炼记忆力的实验,邀请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史蒂夫尝试记忆一串随意无序的数字。最初,他像普通人一样,只能记住8个左右,经过练习,慢慢地突破9个、10个……,最终,他的成绩达到了不可思议的一次记下82个无序数字串

在这个试验中,史蒂夫采用的练习方式是不同于天真的练习的刻意练习,它具有四个鲜明的特征。

1.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

史蒂夫的短期目标是每次都比上次多记住一个数字。

就这样把目标分解,并制定一个计划,在达成每一个细致的小目标的过程中,纠正自己的行为方式,解决面临的问题。

2.具有专注的练习状态

史蒂夫练习的每时每刻都尽力保持专注,集中精力听着作者报出的数字,记忆、复述,每秒钟一个数字,没有任何走神的空间。

3.练习包含反馈

你必须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如果不对,又错在哪里。

在记忆实验中,史蒂夫每次尝试都会得到立即反馈,是对还是错。他自己也会觉察到,哪些数字让他犯错,又是什么原因。

一般来说,无论你想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判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存在不足的原因。不然,你不可能清楚自己在哪些方面还需提高。

4.需要走出舒适区

在记忆实验上,作者一开始就设计不会让史蒂夫感觉到太舒服。当史蒂夫背出来时就增加数字,没有背出来就减少数字。总是让他在离自己能力极限不远的地方挑战他,让他离开自己的舒适区。

对于任何类型的练习,这都是一条基本的真理,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

当走出舒适区,几乎每个人都会偶然碰到瓶颈,那些关卡看起来很难,好像你永远也克服不了。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越过障碍的最好办法是从不同方向去想办法。

可以思索更好的方法,也可以借助于导师或教练,他们可能已经熟悉了你遇到的障碍,可以为你提供克服障碍的方法。

而这种刻意练习的努力方式,正是邀请大学生史密斯做实验、总结出刻意练习是最强大的学习方法的著名心理学家艾利克森的研究成果。

他所撰写的《刻意练习》中所介绍的刻意练习法则更是获得国际著名钢琴家朗朗、中国女排教练郎平、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国内知名财经作家与企业家吴晓波等各领域专家的鼎力认同与推荐。

你以前的努力是否是高效有用的呢?欢迎评论分享你以后打算如何高效努力的计划,让更多人看到你的个人成长!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