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的移动城堡》:从隐喻视角出发,窥探宫崎骏的现实生活

这样一部改编自英国作家黛安娜·W·琼斯的小说《魔法师哈威尔与火之恶魔》的动画作品,承载了动画大师宫崎骏一生的执念,将战争与和平的故事用一种温情的方式诉说了出来,让人动容。

《哈尔的移动城堡》

在动画《哈尔的移动城堡》中,有太多专情的意象值得留恋,从悲欢离合的人物剧情,到人间冷暖的道具设置,不同的角色都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和隐喻内涵。其中,最富有温情色彩的"壁炉"成为了"家"的象征与隐喻载体。动画中的卑微的"壁炉",似乎不仅仅是生活中的一处写照,俨然已经成为了一种理想与信念的化身。

01、动画中的"壁炉"身份的多重隐喻,反映出主人公对于"理想之家"的憧憬与幻想

在西方固有的文化认知中,壁炉本身早就具有了"家"的文化符号属性。壁炉开敞、温暖,是一家人围聚欢乐的中心。不仅仅在《哈尔的移动城堡》中多次出现壁炉的场景描绘,在《飞屋环游记》《长发公主》等动画中同样多次出现,成为了一种"逝去的青春"的象征。

动画中的壁炉道具设置

在动画《哈尔的移动城堡》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让我记忆深刻。哈尔拜托苏菲去皇宫替他见莎莉曼夫人,临行前给了她一枚戒指,告诉她这个戒指会保护她。果然在逃回来的时候,哈尔让苏菲先走,并且告诉她,戒指会发光,光的尽头就是家,只要跟着光走,就可以找到城堡。于是苏菲驾驶着飞机摇摇晃晃,一头撞进了城堡,不偏不倚落在壁炉面前。

当我们仔细观察这一画面时,会发现在苏菲驾驶飞行器撞进来这个画面,壁炉出现在视觉的左边。壁炉里的火焰平静的燃烧着,而壁炉发出的光则照射着画面中间那一块绿色的布帘,仿佛这就是舞台的幕帘,而壁炉是舞台中心那盏灯,光线打在幕帘上,好像在引导着什么,似乎整场好戏就要开始

果然,下一秒钟苏菲带着她的飞机,还有一堆乱七八糟的石块破门而入,壁炉里的火焰则剧烈的晃动了起来,好像剧目如期上演来的成就感,又好像一面旗帜将迷失的人们引导回家的兴奋感。在这一幕动感十足的情节之中,明亮火焰熊熊燃烧的壁炉俨然成为了一个理想的、安全的家的指代物

纵观整部动画剧情,不难可以发现"壁炉"担任着多重身份,同时也有着多重隐喻象征。当孤独的哈尔面向它倾诉之时,壁炉就成为了主人公哈尔最为忠实的一位伙伴;当哈尔将自己的心脏交予火魔卡西法保管之时,壁炉就成为了一处救赎心灵的港湾;当哈尔与火魔卡西法对话之时,身体会不自觉地倾向壁炉一侧,这是一种明显的在潜意识中寻求庇护的表现。

动画中的壁炉是伙伴,是心灵的庇护,更是一种主人公对于"理想之家"的憧憬与幻想。壁炉中生活的火魔卡西法既有力量的一面,也有纯净的一面,它是整个壁炉的灵魂支柱。诚然,火苗对于壁炉而言,如同每个人对于家的概念一样,存活在壁炉中的火焰一旦离开了壁炉,它就失去了栖息的场所。

02、从最卑微的"壁炉"入手,来窥探宫崎骏的虚幻世界和现实世界

熟悉宫崎骏动画的伙伴们,肯定对于动画中营造的虚幻世界十分着迷与留恋。为了烘托出这种虚幻的"神隐"色彩,宫崎骏一贯采用的便是象征和隐喻的手段,一般都是以理想化的主角、幻想化的情节、儿童化的视角来打动观众。

《哈尔的移动城堡》中的壁炉便是这种名不转经传的理想化道具,生活在其中调皮搞怪的火魔卡西法充当了一种幻想的角色。

当主人公心灰意冷和失落的时候,"壁炉"在默默地陪伴着他们度过一个又一个难熬之时;当主人公迷失在茫茫的途中的时候,"壁炉"在给予引导,并给予心灵的慰藉;当主人公失去生活的力量的时候,"壁炉"在支持着他们,并奉献出温暖使他们重获新生。可以说,"壁炉"作为理想与信念的化身,引导着剧中人为美好的愿望不断挣扎与探索着,它驱散冰冷的恶魔,提醒人们心中的善良,使主人公最终获得了理想。

同时,动画中的壁炉散发的闪烁光芒,也是动画大师宫崎骏现实生活中的理想之光。自从大学毕业,踏入动画制作之路,宫崎骏为了理想坦然接受各方的退稿,直到不惑之年才走出事业的第一步,最后以顽强的意志对抗手病眼疾和日渐衰老的身躯完成一部又一部手绘动画的丰碑,这完全是一个历练成长的典范。

其实,动画中的每一个角色,都倾注了宫崎骏的心血,反射出他对于现实生活的思考。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宫崎骏对于恶劣现实的一种反思,他无疑是一位极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动画导演。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宫崎骏对于对处在泡沫经济崩溃边缘仍沾沾自喜的日本政府感到焦急和失望,这种现实的焦虑被倾注在了动画《风之谷》之中。该片中人类最大的敌人就是遍地的腐海森林,人类已经受到自然的强烈反噬,生存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但人类不仅没有意识到腐海净化大地的真实作用,还一直和净化系统的保卫者王虫发生冲突,甚至还以捕捉幼虫来吸引王虫毁灭他国。这是一个人类身处绝望的虚构时代,也是宫崎骏对日本社会种种不满的最大宣泄,更是对他自己当时的状况感到无比生气。

《风之谷》上映于《哈尔的移动城堡》之前,与含蓄映射现实战争残酷的后者不同,《风之谷》显然是一部表现方式更为犀利的动画。不过,两部动画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那就是大胆地连接了虚幻世界与现实世界。宫崎骏正是来回穿梭游历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之中,进行着幻梦童话般的现实批判。

《风之谷》

03、宫崎骏动画中蕴藏着的浪漫主义情怀,如同流星划破寂静的夜空

在宫崎骏动画中特别讲究视听的结合,不仅仅画面让人怀旧舒适,在配乐方面也是舒畅自在。湛蓝的天空、广阔的大海、暖意的大地,这些都是宫崎骏动画中经常出现的治愈画面,其中蕴藏着的浪漫主义情怀,如同流星划破寂静的夜空一般,如此绝美。

那绚烂缤纷的色彩在宫崎骏的电影中并不仅仅是为了丰富画面,更多的色彩都有其隐含的寓意,也赋予了他们不一样的情感特征。比如,在《哈尔的移动城堡》中,当苏菲不小心将哈尔的浴室打扫了以后,哈尔知道后心情崩溃,他头发的颜色从橘红色几经变化,最后变到蓝黑色,用头发颜色的变化展现出了哈尔的心情逐渐从悲愤到绝望的转变。

许多人十分向往宫崎骏动画中描绘的那一片绿油油的草地和一望无际的田园风光,伴随着缓缓吹来的和煦微风。比如,《哈尔移动城堡》中的花海小屋,在月光照射下散发着星星点点的光辉,《天空之城》中那片鸟儿与机器人共存的生命花园,《起风了》中崛越二郎梦境中的任由飞机驰骋的绿地等等。

纵观宫崎骏导演的作品,几乎每一部作品片头都有一个强化故事的主题曲,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起风了》中的主题曲——《冬之旅》。这首歌曲是由德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缪勒作词,并于 1827 年由舒伯特谱曲,这首舒缓动人的歌曲中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独自徘徊在冬季原野中的彷徨与寂寞的情绪,渴望尽早结束自己的生命解放受到禁锢的灵魂。此种心境恰好与《起风了》中崛越二郎的创造一架"美丽"飞机的梦想,却又不得不屈服于现实的心境重合,音乐奏起直击主题,扣人心弦。

在宫崎骏的动画中,几乎每一种意象都具有着丰富的内涵,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与思索。如今的国产动画也可以学习借鉴,认真打磨每一处细节,悉心塑造每一种角色,毕竟一部动画的内在灵魂才是最能够打动人心的!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