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西省高考语文第三次模拟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生物域是“域”界新成员,是指对生命空间、范围、疆域所有权归属的描述,其范围以生物为主题,是以生物这个场域及功能为目标的多科学、大科学、复杂性科学融合集成的科技领域,是以生命空间的控制权为争夺对象的新兴作战领域。生物域安全指生命空间控制权没有危险和威胁。生命空间并不是简单的生物体的生命空间,更是一个政治、科技、经济、军事等空间中与生物直接或间接相关的空间总和。生物域安全引入作战行动中争夺和控制的动作过程,更强调对生物安全可能的危险或威胁要进行早期谋划、先期技术储备、应急队伍建设和战时物资、人员动员力量检验,要把生物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建立以人类或民族的健康权和生命权为核心的生态闭环,协同维护人的健康权和生命权。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已构成了严重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威胁到了生物安全,继而影响了经济安全、政治安全、科技安全等国家安全体系。因而,生物域安全把生物安全比作一个“作战域”,把维护好生物安全看成一场“战争”,把“准备战争”和“进行战争”作为捍卫生物安全的两个常态行为,融入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技术等要素,从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来建立本国以及全球生物安全体系,从影响生物安全的源头寻找解决的对策和方略。生物域安全从“作战”的角度认为,要想获得生物安全“战争”的胜利,不能依靠单纯的生物防御,更强调对生命空间控制权的争夺,包括生命微观空间的结构与功能的认知,生物复杂功能的研究与应用,生理的、意识的、智能的生命特征的操控等。生命空间控制主导权的归属决定着生物域是否安全,影响的不仅仅是生物安全本身,更涉及国家安全。

生物域安全主张从系统的角度剖析生物安全,从全球化角度认识生物安全,从作战域的视野部署生物安全。面对即将来临的生物经济时代,唯有前瞻预判、超前计划、提前筹划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变化。而传染病的预防仍是生物域安全中的重点。传染病的蔓延是没有物理疆界的,不分国家和民族,需要小到每个个人,大到全球社会携手共防协治。要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广泛开展科研合作,沟通防控信息,共享疫情数据,相互协助支持,以全球共同一致的行动来阻击传染病的威胁。

生物安全领域出现的问题仍需生物本身来解决,以安全生物解决生物不安全。如对抗病毒最有效的方式是疫苗,但疫苗的研发首先要看清“敌人的样子”,继而解析出病毒微观结构,搞清其作用机制,最终研制出有效的疫苗或靶向药物和检测手段。在这样一个事关当前、关乎未来的叠加时代中,唯有占领生物科技发展的制高点,系统开展对生命微观空间规律的探索,大力发展基因图谱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生物仿生技术、生物材料技术等,才能有足够的知识和技术储备来应对未来生物安全的威胁和危险。

生物科技的负效应主要是指因人为的疏忽造成有害生物的逃逸和无主观意识的次生灾害,或者人为的故意制造出某种新型生物武器和生物恐怖事件。面对这样一个复杂交织的形势,要树立“域”作战思想。要具备组织和实施处理负效应的行动能力,不断提升生物危险的监测、信息传递、数据分析和结果反馈等能力;要组建科研机构、开展持续性的科学研究,以生物奥秘的“全知”来应对生物危险的“未知”;要像应对战争一样保持一支常备的应急处理队伍,开展应急训练、演练。还要综合考虑从“多域”联合的时空思维去运用经济、政治、外交、军事等手段的力量,注重发挥国家安全体系的合力,协同处理生物危机事件。

(摘编自李洪军《从生物域看生物安全》,《光明日报》2020.5.3)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物域是对生命空间、范围、疆域所有权归属的描述,是以生物为主题、以生物场域及功能为目标,融合了众多科学及相关技术的领域。

B.生命空间是复杂生物体的生命空间,更是与生物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众多空间的总和。其控制主导权的归属决定着生物域是否安全。

C.生物域安全主张人类必须从全球化角度认识生物安全,做到前瞻预判、超前计划、提前筹划,否则无法应对即将来临的生物经济时代。

D.当生物安全领域出现问题时,人类应占领生物科技发展的制高点,立足生物本身来解决问题,以安全生物解决生物不安全问题。

【答案】B

【解析】“生命空间是复杂生物体的生命空间”错,原文是“生命空间并不是简单的生物体的生命空间,更是一个政治、科技、经济、军事等空间中与生物直接或间接相关的空间总和”,其中,“简单的”不是修饰“生物体”,而是修饰“生命空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生物域这一“域”界新成员人手,提出了生物安全问题,并从应对战争的战略高度,要求人们协同维护人的健康权和生命权。

B.文章将维护生物安全和战争进行对比论证,是因为生物安全一旦出了问题,会给人类带来很大威胁和危险,跟战争造成的后果一样残酷。

C.文章举出了疫苗研发的例子,为的是证明“生物安全领域出现的问题要用生物本身来解决”的观点,以安全生物解决生物不安全。

D.文章不仅从正面分析了生物域安全的重要性,而且关注到了生物科技的负面效应,并提出了消除负面效应的战略设想。

【答案】B

【解析】文章是把“维护好生物安全”比喻为一场“战争”,是比喻论证而非对比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一部分,它并不单纯指“生物”的安全,而是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相交融的安全领域。

B.为了将威胁生物安全的因素阻击在外,人类必须牢牢掌握主动权,建立一个以人类或民族健康权和生命权为核心的相互隔离的封闭环境。

C.维护生物安全,只有打破国家界限,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才能有效阻击危害生物安全的病毒传播。

D.应对未来生物“战争”的前提是要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储备,只要达到对生物奥秘的“全知”,就能消除威胁生物安全的危险因素。

【答案】A

【解析】B项,“相互隔离的封闭环境”错,原文是“生态闭环”,是相互循环的生态圈的意思。C项,“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理解有误,原文说的是“以全球共同一致的行动”。D项,“只要……就”错,条件不充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健康住宅是在健康产业化和绿色建筑基础上,符合现代人居环境发展方向的建设理念。它与以往房地产企业注重建筑本身不同的是,健康住宅以人为本,除了考虑住宅建设质量和效益外,重点考虑人们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和环境健康。从目前来看,健康住宅在法律规范和国家标准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从长远来看,我国健康住宅的发展空间会非常大。特别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发展健康住宅有利于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态环境山清水秀、生活空间安全健康,并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起到更好作用。要进一步利用科技创新推动健康人居事业发展。我国住宅产业发展方向可以概括为长寿命、好性能、绿色低碳。长寿命就是民用建筑使用寿命要长;好性能包括建筑住宅经济性能、环保性能、安全性能和健康性能;绿色低碳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包括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

(摘编自2016年6月“第八届健康住宅理论与实践国际论坛”)

材料二

这场疫情中,玄关相比之前得到的关注更大了。所谓的玄关,就是指家里入门的地方到正厅之间的一段转折空间,简单来说,玄关就是屋外和屋内的一段缓冲。

(摘编自2020.4网易《疫情过后,我们对健康住宅有了新的认识》)

材料三

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了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宅家的日子,让我们有了种种反思,人们对于健康的意识不断加深,也越来越注重健康与住宅的深层次关系,一所健康的房子才是未来理想生活的必备要素。

首先健康住宅的定义是能使居住者“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交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的住宅”。在住宅方面,洋房[注]以“地广人稀空间大”的特性一直受人追捧。楼低、户数少就代表着能享受到更舒适的生活。树比人多的社区,一能杜绝人群聚集,能给你恰如其分的邻里距离;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病毒的传播感染,让健康时时刻刻被保护。

可以说低密生活是健康生活的开始,洋房楼栋高度低,且楼栋与楼栋之间的楼间距较为宽阔;不仅通风采光视野俱佳,更能保障空气的流通,增强居住私密性,让更多的阳光和鲜氧充裕于家中。

面对疫情,一处健康住宅显得弥足珍贵。对于健康住宅的倡导者和开发者而言,洋房只是关怀健康的第一步,针对健康住宅的构筑,他们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

关于健康住宅的构筑,首要考量的就是绿色环保选材以及智能科技等方面。尤其是在本次疫情之下,绿色生活的理念越来越被大众所认识和接受,绿色健康住宅成为了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在“健康和谐+”体系中,早就提出了健康住宅的理念;通过健康的房子、健康的环境、智能云居、健康美好家等众多方面布局,将健康注入生活的每一处。同时更打造出了全生命周期的户型,从空气、水、声音、温度等影响人体健康的必要因素去考量,以科学的布局、严苛的选材标准,为所有家人筑起防疫的第一道防线。

健康的住宅不止是在建筑、园林、文化上满足人的健康需求,在精神层面以及社交层面上同样需要满足“健康标准”。构筑一种更温暖、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健康生活的关键。

(摘编自网易2020.3.5《疫情之下,我们重新发现“健康住宅”的定义》)

【注】洋房:指有数套卫生间等结构较好的独立式或复式、别墅式住宅。

4.下列不符合健康住宅条件的一项是(3分)

A.小区住户数量少,有车库设施,建筑物之间有适当的距离,绿化面积大。

B.建筑选材环保,经济耐用,空间布局合理,没有浪费,卫生间有通到外面的窗户。

C.房屋朝向坐北朝南,户型方正,空气流动畅通,日照时间比较充裕,视野开阔。

D.位于市中心,小区内有对外营业的理发店,周围有医院、学校和超市,生活便利。

4.D(该住宅不利于避免病毒的传播污染)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健康住宅是大多数人的理想,目前还不能普及,还处于起步阶段。

B.对玄关设置的作用,大多数人的观念还停留在存放衣物的实用方面。

C.健康住宅重点考虑人们的健康,把建设质量和效益放到次要地位。

D.洋房以“地广人稀空间大”的特性受人追捧,其防疫功能还有待提升。

5.C(“把建设质量和效益放到次要地位”错,原文意思应该是都重视)

6.当今世界在健康住宅方面有哪些新的认识?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回答。(6分)

6.(6分)

①健康住宅的发展方向是:长寿命、好性能、绿色低碳。

②健康住宅需要科技创新的推动

③健康住宅要以人为本,并在法律规范和国家标准方面进一步完善。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端州遗砚

郑洪杰

马回头村距县城85公里,偏僻闭塞,土地贫,山丘荒秃。相传当年乾隆皇帝外出巡视,坐骑面对凄荒,甩颈嘶鸣,不愿前行。马回头据此得名。

时至90年代,马回头村仍很贫困。唯一令村民骄傲的是,徳高望重的恒运老人藏有名砚。因有名观,村民才开了几回眼界:不少年来,一辆又一辆豪华轿车不顾一路颠簸驶进村里。来者多为县长、文化局局长和书法家,皆慕名赏砚。

一专家曾用掌心抚砚肌肤,又以笔杆轻轻叩之,后又持镜细观砚上圆点、花纹,最后方

说,此砚是四大名砚之首端观,出自肇庆溪河注入羚兰峡江合处,即烂柯山老坑。问其价,专家说不可估,《明一统志》上就有“匠石识山之脉理,凿一窟,自然有圆石青紫色,琢为砚,可值千全”之说,何况时至今日,又何况这正宗之精品哪!

专家一席话,说得赏者目瞪口呆,车回路转,悄悄复找老人,许以全家迁往县城、子女就业,或出万元购之。但恒运老人只略略一笑说,受用不起,受用不起,执意不肯出手。

三年前,又有车入村,是才上任的林县长。不同的是林县长没访恒运老人,却随乡长村

长在村里村外查看个仔细,同来的几个科技人员,登山岗,察地形,取土样,三天后方回县

城。恒运老人站在村ロ,目送一路黄尘远去的车,捻须在手,轻轻微笑。

如今三年已过,马回头村已是果木飘香,猪羊肥壮。恒运老人难抑胸中之喜,眉宇间却又锁三分心思。收获时节,一辆小车直奔老人家里,老人出迎,见是林县长,方喜出望外双

手打拱,说,我料你该来了。

林县长说,前次来,父老贫苦,日月难捱,作为一县之长,怎有心情赏玩。今日专程来

访,不知老人家肯否赐我眼福。

恒运老人乐可可取出名砚。但见那砚大如鱼盘,厚寸余,通体青紫,造化天成。林县长

观罢惊呼一声,果然名不虚传,宝砚,宝砚哪!

恒运老人便问县长,怎见得是宝砚?

林县长略一思忖说,砚质系水云母类粘土矿形成,因而细嫩柔和、磨之无声,是地道的

端砚精品,通为历代的贡品哪!

恒运老人又问,你看这花纹怎样?

林县长谦谦一笑说,以我拙见,贵在花纹:这是砚中十几种花纹之最,叫鱼脑冻纹,可谓白如睛云,松似团絮,呵之欲动,触之欲起!

老人复又追问,这石眼如何?

林县长再三观摩后说,这石眼圆晕相重,黄黑相间,瞳子于内,是典型的活眼。不知您

老怎收藏了这等名砚极品?

恒运老人告之说,我祖先曾在端州为知州当差,故有缘得之。

林县长悟道,果有渊源。又是一席话后,林县长欲起身告辞。老人伸手一拦说,慢!遵先祖遗嘱,为官清正,造福一方,又精通砚器者,当赠之。今日这砚就赠于林县长了,这也是老生心愿。言罢,双手托砚,请林县长纳之。

老人一番话,听得县长双眸湿润,情似波澜。他动情道,算来,我也门出丹青世家,略知文房四宝。可惜这等好砚,只闻未见。今日见了,已是眼福,怎能再生奢望呢。再说,这等厚礼,我无功无劳,如何受得起?万万不可,万万不可!老人执意要送,林县长说,您老祖上既在端州为知州当差,可听过包拯三掷砚的传说。

恒运老人说,当然知晓。庆历三年,包拯任端州知府,期满回京师时,没带走一砚。为

表清正,还将朋友所赠之砚,尽掷于山沟中。

林县长说,想来,所掷也非寻常之砚吧。

恒运老人说,当然,皆是佳品。不瞒你说,此砚便是包拯所掷砚之一。确为当年祖先目

睹的包拯掷砚,因惜其珍,才历经艰难潜返山中寻觅。可惜其余或粉或损,唯有此砚落入草

莽,得以保全,重见其辉。林县长闻听惊异,连声感慨说,历经九百余年,不料在这里看到传说中之古砚。老人家,这砚我更不能收了。您老就精心收藏,一为马回头村留一财富,二以砚为证为鉴,将佳话说于来访者,岂不更有其用吗?

老人再三欲赠,终见林县长言辞恳切,态度肃正,只好双手颠颤将砚收回放好。之后

两双手紧握良久,林县长オ登车惜别。

望着渐渐远去的车子,恒运老人竟潸然落泪,由衷感叹说,清如水,明如镜,爱子民,前不见古人后却有来者!这等好官,只盼多些,再多些。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对马回头村的介绍,既有实写也有虚写,目的在于揭示马回头村地处偏远山区、贫困由来已久的事实。

B.小说中恒运老人对林县长“问”“又问”“复又追问”,这些描写使得情节富有波折,同时也丰富了林县长这个主要人物形象。

C.文中的叙述语言典雅庄重、含蓄凝练,如恒运老人的“捻须在手”,林县长的“情似波澜”等,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D.作者引出包拯掷砚的故事,目的是为了衬托出“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今日好官典型,传递出浓厚的时代气息。

7.B (“使得情节富有波折”错,小说中的“三问”是老人对林县长的考察,是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并没有使情节发生波折)

8.有人把作品中出现的物件称之为“无声的角色”,请结合小说分析“端州遗砚”这个“角色”在文中有哪些作用?(6分)

8.

①端州遗砚是小说的线索。小说围绕它。将慕名赏砚——拒绝卖砚——林县长赏砚——老人赠砚——林县长拒砚这几个故事情节连缀起来。

②端州遗砚是一把量尺。老人用这方古砚测量出不同官员的精神品质、文化修养和为官操守。

③端州遗砚深化了小说主题。通过对古砚的传奇描写,鞭挞了一些官员为己谋私利的丑恶嘴脸,赞颂了以林县令为代表的的为民着想、清廉实干的新时代官员。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9.小说中有多处用了对比手法,这样的设计有怎样的好处?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9.小说中有多处对比:

①两种官员为官态度的对比。林县长到任首先关注民生,寻找改变乡村面貌的办法,然后才想到赏砚;而其他官员却不办实事,只想满足自己对砚台的私欲。

②恒运老人对不同官员的态度的对比。“略略一笑”表现出他的清高自傲和对不作为官员的不屑一顾;“乐呵呵”则表现出他对林县长的钦佩和认可。

③马回头村的今昔对比。过去偏僻闭塞,土地贫瘠,山丘荒秃;林县长到任三年后,果木飘香,猪羊肥壮。

④面对古砚态度的对比。别的官员想方设法想要获得古砚;林县长却婉拒恒运老人主动赠予的古砚。

这样设计的好处:通过以上对比,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鲜明,也强化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加强了小说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答出对比3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设计的好处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裴度,字中立,河东闻喜人。贞元初,擢进士第,以宏辞补校书郎。举贤良方正异等,调河阴尉。迁监察御史,论权嬖梗切,出为河南功曹参军。久之,进御史中丞。宣徽五坊小使方秋阅鹰狗,所过挠官司,厚得饷谢乃去。下邽令裴寰,才吏也,不为礼,因构寰出丑言,送诏狱,当大不恭。度见延英,言寰无辜。帝恚曰:“寰诚无罪,杖小使;小使无罪,且杖寰。度曰:“责若此固宜,第寰为令,惜陛下百姓,安可罪?”帝色霁,乃释寰


王师讨蔡以度视行营诸军还奏攻取策与帝意合具问诸将才否度对李光颜义而更当有成功不三日,光颜破时曲兵,帝叹度知言。进兼刑部侍郎。于时,讨蔡数不利,群臣争请罢兵。度奏:“病在腹心,不时去,且为大患。不然,两河亦将视此为逆顺。”于是表马摠为宣慰副使,韩愈行军司马。入对延英,曰:“主忧臣辱,义在必死。贼未授首,臣无还期。”帝壮之,为流涕。度劳诸军,宣朝廷厚意,士奋于勇。

未几,李愬夜入悬瓠城,缚吴元济以报。度遣马摠先入蔡,抚定其人。度视事,下令唯盗贼、斗死抵法,余一蠲除,往来不限昼夜,民始知有生之乐。度以蔡牙卒侍帐下,或谓:“反侧未安,不可去备。”度笑曰:“元恶已擒,人皆吾人也!”众感泣。太和四年,数引疾不任机重,愿上政事。帝择上医护治,中人日劳问相蹑,乃诏进司徒、平章军国重事。度让免册礼。度自见功高位极,不能无虑,稍诡迹避祸。开成三年,以病丐还东都。上巳宴群臣曲江,度不赴,使者及门而度薨,年七十六。帝闻震悼,册赠太傅,谥文忠,赠礼优缛。

不久,李趁夜攻入悬瓠城,活捉了吴元济上报,裴度派遣马先入蔡州城,安抚稳定那里的百姓。裴度处理政务,下令只有盗贼、斗杀罪犯才依法抵罪,其余的(法令)全部废除,人们交往不受白天夜晚的限制,老百姓才感受到生活的快乐。他用蔡州的牙兵在帐下侍奉,有人说:“他们反复无常还没有安定,不可以去除防备之心。”裴度笑着说:“首恶已经被擒,蔡州人都是我的子民啊!”众人感动落泪。太和四年,裴度多次提出因病不能胜任机务重任,要求交上政事。皇帝挑选高明的医生护理治疗,宦官每天前去慰问的络绎不绝,于是下诏进裴度为司徒、平章军国重事裴度辞让免掉册授司徒之礼。裴度自知功高位重,不能没有顾虑,渐渐潜匿踪迹以避祸患。开成三年,裴度因病请求返回东都。上巳日文宗在曲江与群臣宴饮,裴度没有参加,使者来

到他的宅第门口而裴度已经去世了,享年七十六岁。皇帝听到消息震惊悲痛,册赠裴度为太傅,谥号为文忠,所赠赙仅优厚。

(节选自《新唐书·裴度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师讨蔡/以度视行营诸军/还/奏攻取策/与帝意合/且问诸将才否/度对李光颜义而勇/当有成功/

B.王师讨蔡/以度视行营/诸军还奏/攻取策与帝意合/且问诸将才否/度对李光颜义而勇/当有成功/

C.王师讨蔡/以度视行营诸军/还/奏攻取策/与帝意合/且问诸将才否/度对/李光颜义而勇当/有成功/

D.王师讨蔡/以度视行营诸军/还奏/攻取策与帝意合/且问诸将才/否度对/李光颜义而勇/当有成功/

10.A(原文标点应为:王师讨蔡,以度视行营诸军,还,奏攻取策,与帝意合。且问诸将才否,度对李光颜义而勇,当有成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五坊,唐设官署,饲养供皇帝狩猎用的动物,有雕、鹘、鹰、鹞、狗等五坊,供职者被称为五坊小使。

B.延英,即延英殿,唐代长安大明宫殿。肃宗时常在此殿召见老臣以示优礼,后为皇帝日常听政议事之处。

C.悬瓠城,华夏古城,地处古豫州之中,为南北交通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隋唐时属于蔡州治所。

D.上巳,俗称三月三,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感恩敬祖、水边饮宴、游春等。

11.D(“感恩敬祖”错,“祓除畔浴”目的是去除邪秽,“感恩敬祖”是重阳节的活动目的)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裴度以科举入官场,富有才华。他在贞元初高中进士,又中博学宏辞科任校书郎,进入官场,还以优异成绩考中贤良方正科。

B.裴度为官公正明断,敢于直言进谏。他做御史中丞时,为无辜下诏狱的下邦令裴寰犯颜直谏,辨明是非,最终解救了裴寰。

C.裴度赤胆忠心,临危不乱。他力排众议,陈述利害,主张彻底平叛,并请求慷慨赴义,皇帝被他感动,亲去劳军,使得士气大振。

D.裴度审时度势,能急流勇退。他晚年位极人臣,虑及功高避祸,多次以身体有病为由,请辞政事,于是逐渐淡出朝廷,直到逝世。

12.C(“亲去劳军”错,劳军的是裴度而不是皇帝)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度曰:“责若此固宜,第寰为令,惜陛下百姓,安可罪?”帝色霁,乃释寰。

(2) 度视事,下令唯盗贼、斗死抵法,余一蠲除,往来不限昼夜,民始知有生之乐。

13.(1) 裴度回答说:“像这样责罚,本来倒也合适,只是裴寰作为县令,爱惜陛下的百姓,怎么可以治罪呢?”皇帝怒色消散,便释放了裴寰。(5分。大意2分,“第”“安”“色霁”各1分)

(2) 裴度处理政务,下令只有盗贼、斗杀罪犯才依法抵罪,其余的(法令)全部废除,人们交往不受白天夜晚的限制,老百姓才感受到生活的快乐。(5分。大意2分,“视事”“蠲除”“始”各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病 马【注】

杜甫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骑这匹马儿已经很久了,总是一起冒着天寒,向那偏远的关塞前进。

如今你已在风尘劳苦中力尽衰老,天寒岁晚之时,又患病在身,怎能不令人伤心。

你的毛骨没有与众不同,但你的驯良至今未曾改变。

马儿虽然低微,但蕴藏的情意确是非常深厚,你真叫我感动,我要一心地把你沉吟。

【注】本诗是杜甫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赋闲秦州时所作的一首咏物诗。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一个“深”字,既表达出了路程的遥远,也体现马匹远途跋涉的艰辛。

B.风尘中的老马啊,你为我尽心竭力,临到晚年却疾病缠身,怎不令我伤心?

C.你的毛发骨骼曾经是那样的与众不同,你的驯良更是伴随我直到今天。

D.全诗语言朴实,脉络清晰,对仗工整,感情深沉,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C (“与众不同”错,“岂殊众”是说马没有与众不同)

15.明末清初文学家申涵光曾评价此诗说:“杜公每遇废弃之物,便说得性情相关。”请简要分析本诗是如何体现“废弃之物”与诗人“性情相关”的。(6分)

①诗中“老”“病”“微”等词语写出病马“废弃之物”的生存状态,暗示出诗人晚年落魄憔悴的境遇。

②诗人以马自况,“亦已久”“老尽力”写出马的任劳任怨,辛劳一生,与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的情况何其相似。

③诗人托物言志,以马的“驯良犹至今”暗喻自己人虽卑微老弱但却仍然保持忠诚之心,心向朝廷,关注国运。(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的《观刈麦》中“拾此充饥肠”的原因是“ ”,诗中表达自己对毫无耕作经历而生歉疚之意的一句话是“ ”。

(2)《诗经》中比兴手法的运用是非常普遍的,《氓》中在提醒女子“无与士耽”时,借用“他物”以起到“兴”的作用的两句是“ ”。

(3)庄子在《逍遥游》中,以“ ”两句赞扬了宋荣子超绝尘世、宠辱皆忘的生活态度。

(1)家田输税尽 曾不事农桑

(2)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3)定乎内外之分 辩乎荣辱之境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相较于高高在上的主流媒体,网民们更愿意依赖一个个“部落化小圈子”获得资讯,分享观点。然而( ),与之观点相左的观念逐渐 于无形。如何摆脱当前的跨文化传播困局,实现费孝通先生畅想的从“各美其美”到“ ”的天下大同?社交平台应建立适当机制鼓励不同文化背景的传播者表达他们的意见。无论他们的言论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或拒斥与否,都应该确保每个人拥有平等的“传播权”。传播者应当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包容和 各种不同的文化价值观。换言之,跨文化传播所强调的是各种不同文化的“交集”,最大限度地 差异与分歧。中华文明海纳百川、包罗万象,形成了世界文明当中最有活力的一支,至今仍然绵延不绝。我们应当为破解智媒时代“偏见闭环”所造成的跨文化传播困局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消失 美美与共 吸取 弥合

B.消弭 成人之美 吸取 弥补

C.消失 成人之美 汲取 弥补

D.消弭 美美与共 汲取 弥合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因为拥有相似的价值观,所以他们得到的讯息经由了“立场的过滤”而成为“圈内人”

B.由于“圈内人”拥有相似的价值观,所以他们得到的讯息经由了“立场的过滤”

C.他们得到的讯息经由了“立场的过滤”,使得“圈内人”拥有了相似的价值观

D.由于经由了“立场的过滤”,“圈内人”得到的讯息具有相似的价值观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无论他们的言论是否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或拒斥,都应该确保每个人拥有平等的“传播权”。

B.尽管他们的言论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和拒斥,也应该每个人确保拥有平等的“传播权”。

C.无论他们的言论是否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都应该确保每个人拥有平等的“传播权”。

D.他们的言论无论受到多少人的欢迎或拒斥,都应该确保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传播权”。

17.【答案】D(第一空。“消弭”指清除、消除某些不好的事情。与主语“理念”搭配合理。“消失”指事物渐渐减少以至没有。第二空,“美美与共”指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优秀文化互相包容、互相学习。与下文“天下大同”相照应。而“成人之美”意为“成全人家的好事”。第三空,“汲取”比喻像吸取水分一样地吸取有用的东西,因而侧重于提取、取得抽象事物。吸取:吸收获取。第四空,“弥合”指补救,缝合。此处与宾语“差异与分歧”搭配合理。“弥补”指补救,挽回。)

18.【答案】B(结合语境判断可知)

19.【答案】C(A项,“欢迎或拒斥”与“是否”相冲突,应去掉“或拒斥”。B项,“欢迎和拒斥”相矛盾,应去掉一个;“每个人确保”语序应颠倒过来。D项,“无论”和“都”两个分句主语不一致,所以第一个分句的主语“他们的言论”应该放在关联词后。)

20.在下面的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10个字。 (6分)

中国画对小的构图感兴趣,画家们的画中,① :寂寂小亭人不见,夕阳云影共依依,此亭之境也;一竿寒竹含清泪,独对青天说纵横,② ;一点飞鸿远山外,烟霞明灭有无间,此山之境也。画家们力求通过这“小宇宙”表现出“大乾坤”,以小景移出大江天。东坡题画诗云:“毫端偶集一微尘,何处溪山非此身?”画家③ ,而不必在笔下画出溪山无尽,正说出北宋山水小景的特点。

20.【答案】①有各种各样小的境界

②此竹之境也

③以小微尘表无边溪山

(每句2分)

21.明华是一名应届毕业生,获得了复兴中学招聘教师的面试资格,如果你是明华,请根据下面列表中的内容,筛选其中的有效信息,完成面试自我介绍。要求:内容准确、连贯,表达得体,不超过100个字(含标点符号)。 (5分)

姓名

明华

籍贯

广东省汕头市

学历

本科

毕业院校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政治面貌

群众

实习经验

师大附属中学实习6个月

星座

天蝎座

获奖情况

校级大学生演讲比赛一等奖

兴趣爱好

旅游、美食、电影

校园十佳美食博主奖

21.【答案】我叫明华,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一名应届本科生。我有较强的表达能力,曾在本校大学生演讲比赛中获一等奖。我在师大附属中学实习了6个月,受到学校老师和学生们的好评。期盼贵校给我一个机会。

(关键信息准确2分,语言连贯、得体2分,叙述符合语境1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00后女排姑娘陈睿澜,毎天的训练很辛苦,也很枯燥,但她说:“每当训练中突破瓶颈,特别是比赛赢得胜利,国旗升起的时候,就会觉得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材料二:2003年“非典”肆虐,北京女孩刘宇航的妈妈主动请战;20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刘宇航和周思彤等90后女孩,做岀了和妈妈当年一样的选择,逆行支援武汉,冲锋在防疫第一线。

材料三:201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北师大硕士黄文秀,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生活,主动请缨到革命老区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2019年6月17日凌晨,她在突发山洪中不幸遇难,时年30岁。

我们这个时代,有着多样的选择,有着多样的人生。有的人在奋斗拼搏,有的人在奉献牺牲。当然也有人选择依靠长辈,逃避责任,不敢担当或怨天尤人。如何才能在大时代活出自我的光彩?请结合材料,写出你的认识和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明确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

①青年人应该做时代的奋斗者;②拼搏是永恒的美丽;③承先辈之精神,活出自己的光彩;④青春拒绝回避

彩�(,�i`�K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