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一辈子》半个世纪的变迁 铸就平民史诗 石挥自沉黄浦江


电影《我这一辈子》(1950)中国版海报

1949年由文华影业公司摄制、石挥(1915-1957)导演、杨柳青编剧的《我这一辈子》(1950),改编自老舍(1899-1966)的同名小说。

老舍作为一位优秀的作家,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和艺术个性;石挥作为一个伟大的导演、出色的演员,在创作上极大程度地忠实甚至可以说发展了原作,石挥的一生和老舍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共同的生活经历,相似的艺术气质,使得石挥改编起老舍的作品来有一种别人无法企及的自信与从容,加上石挥炉火纯青的出色表现,共同造就了这部中国电影史的现实主义作品。

电影《我这一辈子》(1950)剧照,魏鹤龄(左)和石挥

导演石挥在基本保持原作精神的前提下,沿用了原小说的第一人称,在时间的跨度上进行了扩展,老舍的原著只写到1921年,主要是写巡警“我”及其一家的命运。而石挥的改编则延伸到1948年底,从清王朝、北洋军阀、日本侵略者一直延伸到国民党政府,展现了旧社会将近50年间的沧桑变化。

石挥在改编时新设置了共产党“地下”党员申远这个角色。影片三分之二的内容是石挥创作的。石挥拍摄《我这一辈子》的政治倾向是十分鲜明的:痛恨旧社会,热爱新中国。魏鹤龄(1907-1979)、李纬(1919-2005)及程之(1926-1995)在片中饰演的角色也令人难忘。

电影《我这一辈子》(1950)剧照,李纬(右)和石挥

影片的主人公“我”是一个旧社会的巡警,其职业虽是统治阶级的奴才,可与老百姓的关系,却是一样的街坊、邻里;住的却是大杂院,吃的是窝窝头、炸酱面.思想感情上从没有离开过劳苦大众。

从这样一个既服务于统治阶级而又心牵平民百姓的人的视角出发,去看、去听、去想自己40多年来所经历的一切,不仅真实可信,同时又具有生活的广度,凡是城市生活中的各阶层人等的生活状态都被涉及到了,而其中所揭示的事实,也是当时各种错综复杂的难以调和的民族的、阶级的和社会的矛盾的缩影。全片展现的虽然是“我”的个人的一生的遭际,却折射着整个时代的沧桑巨变。

电影《我这一辈子》(1950)剧照,程之(右)和石挥

剧作结构上,《我这一辈子》与老舍先生的经典之作《茶馆》(1982)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茶馆》通过一个茶馆在三个历史时期中的变迁来看整个中国社会的变化,而《我这一辈子》也是抓住了老巡警“我”的一生中的几个重要阶段,从清朝末年22岁的“我”开始说起,一直到解放前夕老年的“我”潦倒街头,饥寒交迫而死,展开了几个横断面来表现社会的变迁,概括了近50年的中国历史。表现一位老巡警的大半生,内容庞杂,但是却剪裁得当、脉络清晰、转换自然、繁简适宜。

电影《我这一辈子》(1950)的戏单

在影片《我这一辈子》中,由导演石挥扮演老巡警“我”,石挥原为话剧演员,是20世纪40年代话剧舞台上的泰斗,素有“话剧皇帝”的美誉。

为了塑造“我”这个人物形象,石挥不仅直接深入生活学习,专门去采访了一些退休的老警察,而且还刻苦钻研人物形象,充分发掘自身和角色相近的生括积累.“一下子把要表现的一切都感受到了,并且同时也都应验在自己身上了”。(石挥语)

因此,石挥扮演的“我”形神兼备,充分体现了人物的独特性格。从青年、中年、老年一直到死前的垂暮之年,石挥把一个善良、守法、逆来顺受、当了一辈子下层巡警的老实人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电影《我这一辈子》(1950)剧照,石挥

“我”这个形象细腻生动,哪怕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有充分的内心依据。比如与儿子海福(李纬饰演)吵架那场戏,“我”冲着海福发火说的一段话,念字的音调、节奏、轻重随着人物情绪的起伏一泻而下,对老人那种久压心底不吐不快的委屈和辛酸的心情展现得丝丝入扣;还有,警察局中逼供那一场戏,石挥的眼神变化极其丰富而微妙:突然凝聚起来,接下来,一瞬间又变化出疑惑、惊愕、惶恐的神态,层层推进,把人物从毫无准备、不知所措到进退维谷、紧张尴尬的复杂心理表现得活灵活现。

电影《我这一辈子》(1950)剧照,程之(左二)李纬(左三)石挥(右)

还有“受刑”一场戏:“我”痛得无法忍受,却不愿喊叫出来,更不愿吐露儿子的去向。面对穷凶极恶的警察局长胡理(程之饰演),最后终于忍无可忍,颤颤巍巍地憋出了一句话: “你但凡是个人,也要有点人心哪!”整段表演既“形于外”,又“动于中’’,十分耐人回味。

石挥在电影技巧的运用上也相当纯熟,镜头剪接流畅而简洁。影片一开始,伴着苍凉的“我”的画外音.镜头缓缓地横移,北京的主要名胜古迹尽收眼底,随着画外音的话音一转,镜头停在了一根电线杆上,然后顺着电线杆下移,“我”出现在一条窄窄的街道上,一个长镜头就把环境背景气氛介绍出来,使观众很快就进入故事的叙述情景中去。石挥对镜头的剪接也处理得干净利落。

电影《我这一辈子》(1950)剧照

影片表现“我”去当巡警只用了四个镜头:在第一个镜头中,“我”的妻子(王敏饰演)对大妞妈说:“要是被挑上了得剪辫子啊!”在第二个镜头中,“我”的辫子被剪;在第三个镜头中,“我”穿警服;在第四个镜头中,“我”精神抖擞地站在巡警队列里+正在向右看齐。

石挥还善于运用对比蒙太奇:一个镜头中站岗的门卫在怨:“站岗也没这么费(鞋)呀,接着接秦大人的五姨太(林榛饰演)买皮鞋的镜头.再下一个镜头是开了帮的鞋的特写,拉成全景,原来是拉洋车的孙元(崔超明饰演)的破鞋。

电影《我这一辈子》(1950)剧照,石挥

一个镜头中五姨太在店铺里闹着要秦大人给她买50块一瓶的进口香水,接着镜头从五姨太的洋钱的特写拉出,跳到孙元家,一个人贩子(马忠英饰演)在逼孙元的妻子以30元的价格把儿子卖给她,为了给生病的孙元看病,孙元妻含泪接受了30元的廉价。通过对比蒙太奇,石挥用视觉化的手段控诉了旧社会“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罪恶,表现了旧社会下层市民的苦难生活。

作为《我这一辈子》的导演,石挥在影片的美学风格上继承了中国进步电影的现实主义传统,在表现环境、气氛、人物情绪等方面,都力求真实。为了获得活生生的生活质感.影片中的北京街头的外景、老巡警“我”潦倒后追着三轮车要饭的景象,基本上都是从实景中抢拍得来。

电影《我这一辈子》(1950)剧照

关于影片的结尾,石挥最初的设计是:“‘我’在树旁睡着了,北平解放了。他被歌声惊醒,看见儿子在队伍中,两人抱在一起,跟着队伍前进。”

但文华影业公司作为一个私营电影厂,难以动员很多人拍摄“入城式”。于是改编剧本时,石挥不得不让“我”死了。拍摄到中途,石挥还是觉得“我”不应该死,便去上海郊区看外景,但找不到空地。

想去借飞机场,但国民党的飞机时时来轰炸,还是不可能。

电影《我这一辈子》(1950)中国版海报

据饰演老巡警的儿子海福的演员李纬曾回忆:“这个片子(拍了)两个多月,三个月。有些改变是石挥没有办法了。比如结尾,本来是父子在入城式见面的,结果石挥到新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借不来入城式的新闻纪录片,没办法了,只好让他(石挥演的老警察)死了,把大旗交给我,让我撑着大旗。结尾改动最大。”

李碧华曾经写道:《我这一辈子》的老巡警最后成为乞丐,在寒夜自叹一声“我这一辈子哦”,就死在了雪地里。李碧华说这是最精彩最真实的人生结局,因此人到了那个份上,想要叙述的欲望已经消失了,大部分人在死前回顾自己的一生时,也没什么话值得说了,最终也就汇成一句:我这一辈子哦。因为,欲辩已忘言。

电影《我这一辈子》(1950)剧照

《我这一辈子》中的演员们的表演都很朴实。为了让人物更加真实可信,“人物的全部装束都严格按照生活原样,衣服是从市民手中买来的当年穿过的旧衣服。石挥扮演的老巡警流浪街头时穿的破棉袄、头上裹的包布头,也是向一老乞丐买下的”。

电影《我这一辈子》对处于社会底层市民的苦难的描写是其最鲜明的主旨,同时这也一向是石挥所在的文华影业公司的传统“文华”在当时的影坛上是以关注普通人物的现实命运,冷静客观地再现普通人特别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市民的悲惨命运和不幸生恬而著称。作为“文华”公司的主要演员,文华的创作倾向对石挥的影响很大,而石挥自身的生活经历也使他对“文华”的创作倾向身体力行。

石挥自16岁开始颠沛流离的生恬经历,使他目睹了太多的人间惨景和现实之丑恶,使他对人间的残酷有了特别清醒的认识,因此他一面把人物置身于风云突变的历史劫难中,强调人在历史进程中的渺小和无力,一面又细心冷静甚至有些感动地体味着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平庸、无序和温馨,所有这些,不仅形成了他现实主义的、平实自然、细致而有层次的表演风格,而且形成了《我这一辈子》在表现人物的悲剧命运时,将苦涩的幽默和浓郁的生活情趣寄予于沉重人生中的独特风格。

电影《我这一辈子》(1950)剧照,李纬(左)和石挥

这种苦涩的幽默和浓郁的生活情趣在影片中总是融合在一起的。比如,“我”和同事为儿女相亲时,二老坐炕上,二小互相偷望,眉来眼去.情趣盎然、生活气息浓厚。

又如,“我”和他的亲家在秦府门前站岗的一场戏,两人对秦家花天酒地的奢侈生活窃窃私语,同时不停地给进进出出的宾客敬礼,以至于给秦府的厨师也敬了个礼,这个习惯动作,自然而滑稽,在让人发笑的同时又感到一丝苦涩和沉重。

电影《我这一辈子》(1950)剧照,石挥

石挥在《我这一辈子》中的精彩表演为他在1982年意大利电影回顾展上赢得了极高的声誉。法国的电影史学家米特里说:“我参加了这次‘回顾展’,发现了中国电影,也发现了石挥。”日本电影评论家佐藤忠男说:“过去我只知道中国有个赵丹,现在我发现还有石挥”。香港的《中外影画》(1985年7期)也认为石挥是中国最杰出的电影演员之一。

《我这一辈子》是中国黑白电影时期难得一见的史诗性作品。石挥的这部作品,保留着20世纪30、40十年代中国现实主义的艺术表现手法。具有无限的感染力和文化张力。

20世纪80年代的《大众电影》杂志上曾介绍过石挥的页面

无论是导演手法,还是表演水准,堪称中国电影史上闪耀现实主义艺术光辉的不朽之作!在1987年香港影评人评选的“中国十大名片”中,本片名列第5位。

这么一位杰出的艺术家,在1957自编自导完《雾海夜航》以后,因忍受不了无辜的批判,含冤自沉于黄浦江,终年42岁。当然,每每看到这部影片时,另一位不能忘却的人则是1966年8月24日自溺于太平湖的老舍先生,他们选择了相同的方式结束了“我这一辈子”。

  1. 1959年 新中国电影经典井喷 林家铺子五朵金花等佳作频出
  2. 《国魂》影史上被“视而不见”的佳片 歌颂文天祥爱国气节被曲解
  3.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惊喜——男性间的友谊及一厢情愿的情感
  4. 《林冲》吴永刚导演生涯中的半成品 舒适临阵“领命”边演边导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