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斡尔族“哈尼卡”会说话

蒋希武

苏梅剪纸作品

▼制作中的“哈尼卡”剪纸

◀达斡尔族小女孩学习制作“哈尼卡”剪纸

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尼卡”传承人苏梅

孩子们认真学习制作“哈尼卡”剪纸

达斡尔族老人在制作“哈尼卡”剪纸

达斡尔族剪纸艺术

达斡尔族的剪纸艺术包括图案剪纸和玩具剪纸。图案剪纸主要作为衣袍鞋靴、摇篮、头衬和桦皮器皿上的装饰图样。图样古朴大方,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达斡尔族的剪纸根据图样再剪布、皮、桦皮制作装饰图案。还有一种“哈尼卡”(纸偶)头形玩具剪纸,它是把折纸对称剪出人头和发冠形状,发冠有梳辫,戴各种头饰等,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是十分精湛的艺术珍品。玩具剪纸还包括近代用硬纸剪折车马,供幼儿游艺。

制作“哈尼卡”时,先用一张白纸对折剪出对称的各种人物“哈尼卡”头形。头形剪出后,把它用糨糊贴在一根小细棍上。其身体部分是用红、黄、绿等各色彩纸做的圆锥形,把贴有剪纸头形的小细棍插进圆锥形身体的上部,“哈尼卡”便成形了。再根据男女老幼不同的“哈尼卡”,给它配上各种彩纸剪制出的长短衣袍、坎肩、马褂,在领口、大襟、下摆、袖口处配贴各色装饰花边;还为男性“哈尼卡”戴上礼帽、腰带等。

“哈尼卡”多是由小姑娘玩。达斡尔族小姑娘每人都有十来个到几十个“哈尼卡”。“哈尼卡”可以一个人玩,但多几个人一起玩会更有意思。她们在炕上用纸盒或折纸摆出房子和院落,之后摆出各自的“哈尼卡”,随着故事情节的需要组成一个“哈尼卡”家庭。

“哈尼卡”是达斡尔族独有的文化艺术瑰宝,被誉为“东方的芭比娃娃”,内蒙古自治区已经把“哈尼卡剪纸艺术”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项独特的艺术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不断地在传承中发扬光大。

“哈尼卡”是达斡尔族小女孩喜爱的玩具纸偶,每个达斡尔女孩子都会拥有多个“哈尼卡”,全家老少,角色齐全。它由剪纸的人物头形和圆锥形的人身组合而成,从几厘米到20厘米高不等,人偶们由家庭的不同成员组成,穿着各式各样的达斡尔族传统服装,头饰、服饰都由颜色各异的剪纸拼粘而成。除了人物,孩子们还要准备一些小纸盒、小木块、小瓶子等做自己的“家当”。两个或多个孩子聚在一起,把各自的“哈尼卡”铺排开来,或是普通人家,或是城堡,或是宫殿,全凭孩子们的小脑袋瓜里有着什么样的想象,于是一个个哈尼卡大戏开始上演。

“哈尼卡”是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上,达斡尔人在狩猎、生产之余,为了哄孩子开心,会用桦树皮薄片剪出人形或动物。桦树皮柔韧的质地激发了达斡尔人的想象力,除了制作日常生活的器皿,比如盐罐、烟笸箩之类的,也会用剩下的边角料给孩子们剪出鹿、马、牛、狍子等动物,或者再剪出人物,让人骑在动物背上,让孩子们开始玩“过家家”的游戏。

传统的“哈尼卡”制作比较简单,随意找来一张纸剪出个人头的形状,然后把“人头”粘在一个小细棍上备用。再找一张稍微硬一些的纸对折,剪出圆弧形,粘好边缘,打开,就成了一个站立的圆锥形。这时候把粘在小细木棍上的人头插入圆锥形的上部,一个哈尼卡算是做好了。

对于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达斡尔族来说,“哈尼卡”游戏仿佛成了达斡尔人生活历史的一个缩影,也间接地成为达斡尔民族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载体。达斡尔族的孩子小时候玩“哈尼卡”,大人会在旁边教孩子怎么玩儿。比如家里来客人了,主人怎么说、客人怎么说、怎么给长辈请安、怎么等客人落座上烟敬茶等等礼节都可以寓教于乐。

随着造纸业的蓬勃发展,这门艺术也得到了广泛发展。在任何一个达斡尔人家的棚顶、门窗、箱柜等处都能看到漂亮的“哈尼卡”剪纸。这种剪艺与达斡尔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苏梅是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家喻户晓的剪纸高手,她从六岁开始跟随母亲学习剪纸艺术和“哈尼卡”制作。比起同龄人,她随手剪下的“哈尼卡”更加游刃有余、惟妙惟肖。

苏梅介绍说,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作为内蒙古的少数民族,都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为了传承达斡尔族的习俗文化,弥补文字载体的缺失,族人会根据民族的传统习俗设计不同的游戏场景与人物角色,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将民族文化传授给下一代。

1998年,苏梅毕业于黑龙江教育学院美术系,后来到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文化馆做了一名美工。从此,苏梅便努力投身于“哈尼卡”的创新探索之路中。除了继承传统,苏梅的“哈尼卡”剪纸在推陈出新上有了很大的发展。耕种、打猎、捕鱼、采柳蒿芽、打曲棍球、荡秋千等取材于达斡尔族生活题材的剪纸作品应运而生。同时,苏梅给“哈尼卡”人物加上了双手和更多的饰物,随着装饰纸品种的繁多,其创作材料也日趋多样化,造型更新颖丰富。

苏梅对“哈尼卡”另一方面的拓展是头饰剪纸。这门纸艺剪纸完全可以独立为一门新的艺术形式。虽然源头是达斡尔族传统的“哈尼卡”,但是在苏梅的手中,她把这门纸艺剪纸发挥到了极致。她走进课堂、走向社会,传授这门艺术,全旗“哈尼卡”非遗传承人已有30多人。她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苏梅的剪纸作品多次在市、区、国家获奖,甚至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了达斡尔族剪纸艺术。2018年,苏梅获得了“内蒙古民间艺术大师”称号,多幅作品被国家收藏。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民族的魂灵,是民族力量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古老的达斡尔族哈尼卡剪纸艺术正在传承保护中不断发扬光大,焕发蓬勃生机、展现独特魅力。

本版图片由 蒋希武 李金梅 提供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