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并非一日炼成,越自律的孩子,才能更出彩

在身边是不是会经常听到,很多学霸轻轻松松就能够考取很高的分数,可能大家会认为,这绝大部分是来自于自己的天赋。但是接下来要说的这名17岁高二男孩,则是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和严于律己的学习要求,被中科大少年班"创新试点班"录取。

这名17岁的高二同学陈泽,今年就读于广州某高中,但是在今年的高考中,却获得了629分的好成绩。通过后期的采访得知:他在平时的学习中,从来不会给自己太多的压力,因为学校的课时会比较紧凑,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刷题,大多数都是通过平时抽空积累,打好基础,这样到了高三才不会觉得有紧迫感。

在目前看来,大多数人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的学习,才能够更加接近自己的目标。

大多数孩子都学习成绩较差,多数是来源于自己的不自律

很多孩子在平常的学习中,根本不会用心的去对待,有时回家完成功课也仅仅只是为了敷衍学校的老师,哪怕是在考试中,所想要取得的一些好成绩,仅仅只是用来让父母开心一点。大多数的孩子仍然没有意识到,学习对于接下来生活的重要性,只有当自己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之后,才能够有更多的底气去和别人竞争。

为什么现在很多的孩子学习成绩较差,并不是出在了智商问题,而是在平常的生活中没有一个严于律己的心态,也不会让自己认真的去学习。每天的学习状态更像是在混日子,其实这不仅仅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最终输掉的,将会是自己的未来。

很多家长可能会认为自己在平常的生活中,也会非常严格的去教导孩子学习。但其实用错了方式,反而还会让孩子有各种紧迫感和压力,所以说在孩子学习和生活上的引导,用对方式的选择很关键。

培养孩子的自律性,愈快越好,越早越好。

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一书中这样说道:孩子要成为真理和原则的追随者,而这一动力则是来源于他们发自内在的自控力,简而言之,也就是要让孩子学会自律。而父母的惩罚或者是减少,这都是来自于外在的控制。

①孩子的学习氛围很重要

孩子在家学习的自律性好不好?这就与平常的学习氛围有着很大的关系,本来孩子在很多时候自制力都是非常差的,如果遇到了一些外界的干扰,根本就无法沉静下来学习。

这种薄弱的专注力,常常会因为学习的氛围不够浓郁,导致学习中出现分神。所以作为家长,应该尽可能的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下去学习和思考。

而很多的父母在生活中,反而还会给孩子的学习氛围制造各种破坏。比如在家中刷手机的时候,还会刻意的增加音量,又或者是父母在娱乐的时候,不会考虑到,是否影响到了孩子的学习。

②作为父母,更应该的是让自己以身作则

很多时候父母只是把孩子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去学习,而自己则在一旁玩着手机,有时甚至还会发出很大的声音。首先这样的一种状态,肯定会破坏掉孩子的学习氛围,其次是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父母也在娱乐,肯定会有一点不满。

整个学习的形式,都放在了游戏上,根本无法沉浸在知识的思考当中。所以父母在引导孩子们学会自律的同时,应该要以自己为标准,比如在给孩子辅导功课的时候自己可以拿一本书或者是看报纸。不仅会减少对孩子学习的干扰,也能给孩子树立起一个很好的榜样。

③认识时间的重要性

孩子在成长的初级阶段,对于时间的概念是非常模糊的,所以并没有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这个时候,作为父母,就应该要学会科学的引导,比如孩子在做功课的时候,有一些拖拉,并没有按照计划进行,规定的时间内也无法完成。

很多时候,孩子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父母规定的,一个小时或者是30分钟的区别在哪里。想要让孩子对时间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那么在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时,可以选择放置沙漏或者是以某一部动画片的时长为计时标准。

这样能够更好的利于孩子们对时间的认识,也能够学会去管理自己的时间。比如孩子在学习功课的时候,家长们可以提出:如果这些功课能够在一集动画片的时间内完成,那么就会有相应的奖励。然后再严格的去让孩子履行制定的计划,自律的习惯就开始逐渐的养成。

而家长在让孩子养成一个自律的好习惯时,一定不要太过急切,孩子们的自律性,并不是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够培养出来的,它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坚持,并且做到严格的要求。所以多一些耐心的等待和引导,让孩子的良好自律习惯,成为他们今后学业中最重要的优秀品质。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