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反面教材:论长城宽带是怎么把自己玩没的?

9月5日,鹏博士电信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关于子公司股权转让的公告称,公司拟转让全资子公司长城宽带网络服务有限公司、河南省聚信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沈阳鹏博士网络服务有限公司、浙江鹏博士网络服务有限公司的 100%股权,转让价格合计100 万元。

在卖掉的公司中,有一家格外引人注目,那便是长城宽带,要知道当年鹏博士为了收购长城宽带足足花了17亿,如今却只能用100万来贱卖,两者间的差距只能用悬殊来形容。作为曾经全国最大的民营宽带运营商,长城带宽起步甚至要早于“御三家”,在过去没少出风头。但仅仅几年。就落得个一地鸡毛的下场,着实令人唏嘘。

那么,长城宽带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

长城宽带是如何发家的?

长城宽带成立于2000年,注册资金为9亿人民币。从名字上也能看出,长城宽带背后的金主就是鼎鼎大名的中央直属大型企业——长城集团。可以说,无论是在财力还是实力上,长城宽带在当时都是首屈一指的,成为中国当代移动通信和宽带业务史上一个绕不开的存在。

进入21世纪后,中国互联网发展迅速,人们对宽带的需求呈现井喷。时任总经理的杨宇航放权到地方,由代理商自行开发用户,拉拢的用户越多,大家都有钱赚。这种近乎传销的狂野拓展模式让长城的广告遍地都是,时至今日,一些偏僻的地方还能看见没铲除干净的小广告。

这种手段虽然不怎么文雅,但效果极为明显。除了不留余力的宣传之外,长宽一开始的服务也相当不错,那时候的人们想接上宽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自己跑到营业厅咨询,而且费用还很贵。但长宽不一样,只需要打个电话,就会有工作人员上门,省时省力。另外长宽的性价比极高。当中国电信还在2M-4M徘徊时,长城已经玩起了10M;等电信搞起10M时,长宽已经提速到了50M。然而长城的“大杀器”则是价格方面,一款100兆的宽带套餐,5年只要2017块,平均下来一天也就一块钱。于是,在“宣传+价格”的双重手段下,长城宽带很快便风靡全国,那时候的还没有移动,联通什么事。长城宽带与中国电信,中国铁通,中国网通,四家一起霸占了国内的互联网接入市场。

但好景不长,蒸蒸日上的长城宽带遇到了国家政策——电信牌照,未经许可的企业不得经营骨干网。长宽既不能和政策背道而驰,又不能放弃现有业务,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中国电信吞食掉宽带市场。在进退维谷的局面下连年亏损,亏到连中信集团和长城集团都卖掉了自己在长城宽带的股权。

危急存亡之际,鹏博士选择接过这个烂摊子。2011年,鹏博士电信传媒收购了长城宽带。此时的长城非常凄惨,青岛联通执行案、四川绵阳资产纠纷等大案缠身,由于前期过快的用户增长速度导致网络质量也难以保证。鹏博士在这样的情况下,陆续花了17亿人民币全资收购了长城宽带。

鹏博士之所以选择当世人眼中的“冤大头”,实际上是有着更深层的考虑:当时谷歌、苹果、微软、阿里等巨头纷纷进军智能家居市场。鹏博士野心很大,想要打造自己的硬件生态链,所以需要高速宽带的支撑。但在此方面还缺乏经验。但在此之前鹏博士专攻电信增值和网络安防,在宽带业务上并不擅长,而长宽已经在宽带市场上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经验丰富,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对于长宽来讲,能被鹏博士收购也是再好不过了。因为鹏博士除了有钱,更重要的是后者手里还有奔腾一号国干网的经营权,于是双方一拍即合。财大气粗的鹏博士直接和运营商较上了劲,在当时大部分国人还在用ADSL拨号上网的时候,长宽就推出了平价宽带和捆绑销售:只要开通 百兆宽带,就给用户送云端平台,也就是当时的“大麦盒子”,在北京,上海等地还大气的直接送大麦分体电视,能够随时看蓝光影片和 4K 电影。在极具性价比的攻势下,用户纷纷表示真香。截止2018年底,长城宽带拥有1400万活跃用户和50万家企业用户,最高利润达到了4.16亿元人民币,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民营宽带运营商。

虽然长宽打了场漂亮的翻身仗,账面上的数字也颇为喜人,但它的辉煌,也到此为止了。

膨胀,懒惰,技术不到家……长城宽带沦落的真正原因

俗话说:浪潮退去后,才知道谁在裸泳,这句话放在互联网行业中也没错。

2018年,随着“提速降费”政策的不断落实,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继续推出大量宽带优惠产品,两家均预计宽带费用年内降低至少30%,甚至推出了 1 元 1 天的平价宽带。中国移动就更狠了,只要你是移动老用户,那就直接免费送。而此时的长城宽带就显得有些尴尬了,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长宽没有自己的电信牌照,本质上就是个代理商,不久前鹏博士在竞标时输给了北京应通,奔腾一号的经营权易手。眼见对手的生意越做越好,长宽只能低声下去的去向电信,甚至一些企业租借他们闲置的线路。

由于没有公网IP,长宽的本质就是建立了一个大型的局域网,但用户不可能只在家里玩红警和CS1.6吧,我们知道不同的网络资源要走不同的出口,而长宽糟糕的线路设计使得在分配ip时极为混乱,今天在广州,明天可能就去太原了,可以说用户的IP每天都在旅游,从体验上来讲就是网络不稳定,经常性的丢包。

这种问题其实很好理解,因为线路紧张,电信也不可能总是把好资源留给作为竞争对手的长宽。所以除非长宽花费更高的成本,去租用更好的线路,网络质量差的问题永远得不到解决。

但长宽似乎没有自知之明,还开始玩起了一个更骚的套路:利用鹏博士的数据中心和HTTP劫持技术,组建内网服务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缓存中心。通过提前将用户经常浏览的资源数据缓存到自己的服务器中,来营造一个上网很快的假象。这种技术其实其他运营商也在用,算是行业里公开的秘密。可惜的是长宽显然高估了自己的水平,在下载资源时不做校验和完整性处理。所以经常会出现用户在使用长宽网络时下载文件出错,网络环境不安全,不能登录登录客户端等问题。最倒霉的还是那些Linux用户,我们都知道linux系统下的版本迭代很快,经常要去apt源更新,然而长宽在这一块的策略几乎是空白,那些linux用户几乎每天都会看见各种MD5验证错误和找不到源文件的问题。

然而自始至终,长城宽带都没有针对他们的技术缺陷作出改进,连自家的员工,客服也都是隐瞒态度。但更关键的是,长城宽带对于消费者的态度是极其恶劣的,用极低的价格哄骗消费者购买长达三年,甚至五年的续费,然而当用户网络出现问题去找长城宽带的代理商时,客服要么各种踢皮球,要么敷衍了事,更有甚者直接选择装死,连退款都退不了。

如此之下,用户的忍耐终于到了极点,在消费者维权网,黑猫上关于长城宽带的投诉比比皆是。而长城宽带的贴吧更是直接变成了用户的投诉维权中心,简介一栏,赫然写着“抱团维权”的四个大字。

长宽的视而不见和毫无作为,终于给自己挖好了墓碑,就等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这根稻草,来的比任何人想象中都快。

2020年的疫情,长宽彻底出局

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打乱了无数人的计划,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老百姓纷纷居家不出。没事做的人们只能每天上网度日,然而当那些三大运营商,甚至半路出家的广电宽带的用户在网上冲浪时,长城宽带下的用户,却是苦不堪言。

由于长城宽带采用的是共享线路,他们宣称的50M/100M实际上是一百个用户共享的带宽,一旦人数增多,一个用户平均下来连1m都难。但长宽又非常贪心,还是靠低价拉拢用户,平时大家的日常活动不同,时间错开,长城宽带还能应付。但疫情爆发后,同时上网的用户数量激增,本来只能服务100人的产品,现在要服务几万甚至几十万人,长宽所谓的百兆宽带成了笑话,用户连看个电影都像在看PPT。

遭遇了“黑天鹅事件”的长城宽带只能用暴死来形容,那些高管终于意识到,自己最为成功的价格优势,反而是最失败的决策。靠销售手段而不是质量,低投入下的高回报,以及抱着一次性交易的态度,让长宽失去了在技术层面进步的可能,也丧失了“顾客就是上帝”的行业理念,再加上多年的盲目自大,长宽已经被竞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时至年中,长城宽带资产39.6亿,负债38亿,负债率超过97%。对鹏博士来讲,长宽已经从原先的金字招牌,变成了最大的累赘。于是,便有了堪称“中国第一贱卖”的股权转让书。


关于长城宽带股权转让这件事,网上也有不同的看法,一些人认为长宽抱上了更粗的“大腿”——中安实业,未来还是有机会再次翻身。

但无论是利是弊,长城宽带近些年的所作所为,已经是失去了一家企业该有的态度的责任感。其实长城宽带完全可以避免今天的局面,只要他们哪怕认真倾听一个消费者的投诉,能稍微认识到自己的技术上限在哪,能脚踏实地的扮演好代理商这个角色,它都能安安稳稳的发展下去。但可惜的是,在挣快钱面前,这些都无足轻重了。

长宽曾经有一句企业遵旨:诚信为本,精益求精

现在看上去,真的是格外讽刺!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