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最美、最雅、最让人心动的书斋——张岱的“不二斋”

(网图侵删)

要问这世间最美、最雅的书斋是什么书斋,我要说,张岱的“不二斋”如果排名第二,那没有哪个书斋敢排名第一。

让我们通过张岱《陶庵梦忆》中的一段小文,一起来看看他的这个“不二斋”有多美、有多雅!

一、书斋外景

张岱的不二斋旁边有一棵高达三丈的梧桐,树冠极其茂密繁盛,几乎遮盖住书斋的大半个屋顶。围墙的西面稍微疏朗一点儿,张岱就在这里种上一些蜡梅花。整个书斋都沉浸在一层绿荫之中,到了那炎炎夏日,书斋外暑气逼人,书斋内也一片清凉。

书斋的后院也别有洞天。从后窗看出去,有段比窗榄略高的矮墙边,有数竿绿竹,随风轻舞,潇潇洒洒。旁边挂着一副横幅:“满耳秋声”,为郑子昭所题写。绿竹如画,翰墨留香,交相相映,趣味盎然。

书斋的整个后院在天光照射下,就象玻璃、云母一样透明,让张岱总觉得自己是坐在一个清凉的世界里面。

这样清凉、清幽、清雅的书斋,除了不二斋,可往哪里去找呀?

(网图侵删)

二、书斋内景

张岱在不二斋里放满了书,除了书架外,连墙角和床上也摆着书,这真是爱书成癖了。张岱在给自己的墓志铭中称自己为“书蠹诗魔”,看来所言不虚。

在不二斋中,张岱还摆放了一些 鼎、彝、尊、罍等各种器物古董,以便读书之余欣赏把玩。由此看来,张岱“好古董”也是真的。

张岱还在书斋的左边放了张床,罩上蚊帐以防蚊虫。床边还摆上了竹几。窗外绿叶阴浓,窗纱、蚊帐,仿佛都染上了一层绿意。等到夜晚的时候,月色绣上白纱帐……

书籍盈于书架,古玩列于几案,绿色侵于纱帐,这样的书斋,让人不禁会大叫:爱了!爱了!爱了!

(网图侵删)

三、四时雅趣

在不同的季节,不二斋总会带给作者张岱以不同的惊喜:

春天,书斋周围,山兰花开,幽香宜人。槛栏之外,半亩花田,芍药怒放。奇花异卉,亦不罕见。

夏季,建兰、茉莉相继绽放,香味四散。流连其间,衣袂染香。

秋季,重阳节后,北窗下的菊花摆满了上下五层的花架,暗香浮动,鲜妍美丽。

冬天,室外梧桐落叶,腊梅飘香。室内水仙花开,列于阶趾。室外暖阳照窗,室内炉火正旺。

一年四季,不二斋花开不断。张岱行走花间,香染青衫。细嗅花香,意醉神迷。让人恍惚间觉得:这哪像是书斋?这明明就是一座花园嘛!

这美的不可方物的不二斋,实在是世间罕有!难怪张岱深爱它啊,以至于白天晚上都待在书斋里,一年四季都不想出门!

这样的不二斋,换了谁,可能都愿意把一生的时光都付与它吧!

(网图侵删)

张岱的前半生有多繁华,他的后半生就有多苍凉。明朝灭亡之后,张岱避迹山居,布衣疏莨,常至断炊。伴随他的,只有破床碎几、残书缺砚。回首前世繁华,不免生出隔世之感。一部《陶庵梦忆》,就是张岱唱给逝去时代的一曲深情哀婉的恋歌。

我想,在张岱追忆那鲜衣美食、华灯烟火的繁华过往时,他最为心心念念的可能就是那不二书斋了吧!在这美丽清雅的不二书斋里,有他的名士风流,有他的似水年华,有他的精神田园!

张岱的“不二斋”,一定是这世间最美、最雅的书斋!不接受任何辩驳!

附张岱墓志铭

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莨,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附张岱《不二斋》

不二斋,高梧三丈,翠樾千重; 墙西稍空,腊梅补之。但有绿天,暑气不到。后窗墙高于槛,方竹数竿,潇潇洒洒,郑子昭 “满耳秋声”横披一幅。天光下射,望空视之,晶心如玻璃、云母,坐者恒在清凉世界。

图书四壁,充栋连床; 鼎、彝、尊、罍,不移而具。余于左设石床竹几,帷之纱幕,以障蚊虻; 绿暗侵纱,照面成碧。

夏日,建兰、茉莉芗泽浸人,沁入衣裾。重阳前后,移菊北窗下; 菊盆五层,高下列之,颜色空明,天光晶映,如沈秋水。冬则梧叶落、腊梅开,暖日 晒窗, 红炉毾㲪。 以昆山石种水仙, 列阶趾。 春时,四壁下皆山兰,槛前芍药半亩,多有异本。

余解衣盘礴,寒暑未尝轻出。思之如在隔世。

(《陶庵梦忆》)

(网图侵删)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