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烤箱还是微蒸烤?6个硬核参数图片详解,看完再出手,不买错


| 什么样的微蒸烤才叫好?

| 6个硬核参数详解!



选购参数1:

炉腔与占地之比

(与之前比有改进)

炉腔,就是产品的内部炉腔体积。

占地,就是产品的外部外观体积。

嵌入式占地面积和耗费空间是固定的。

但,台面式微蒸烤外观尺寸差异巨大。

看图缺少参照可能不明显,等摆到家里再发现就晚了。

浪费空间情况1:水箱内置

▲水箱内置,占用炉腔空间

浪费空间情况2:不能全开门

全开门,就是整个正面都可以打开作为开门,操作面板和电路藏在底部和背面,空间利用率较高,而且横向宽度很大,方便蒸鱼和尺寸较大的食材。

▲可以整体打开,全开门

半开门,就是正面右侧是操作面板,门在左边,只能开一半。这种空间利用率略差,而且宽度较小,对大尺寸食材不友好。

▲只有一半能打开,半开门

推荐选择:

1)全开门,水箱外置,空间利用率更高。

2)占地面积与微波炉接近,不要太大。

3)炉腔横向宽度35厘米以上,方便放大件食材。

选购参数2:

蒸汽发生方式

很多微蒸烤一体机,都存在「蒸」的短板。

其中一种短板,就是蒸汽发生不合理。

不合理1:水箱位置

水箱内置的话,会浪费空间,而且必须开门才能换水。

水箱外置不但能节约空间,而且可以「免开门换水」。

▲水箱底部外置,无需开门即可更换

不合理2:蒸汽出口

台面微蒸烤炉腔比较小,体积一般在20~28升之间,所以可以使用「导入式蒸汽」(如果是嵌入式,用导入式就可能无法覆盖炉腔)。

但即便使用导入式,导入位置也应该尽量低。

▲蒸汽导入位置尽量低一些,效果更好



选购参数3:

蒸汽模式功率

蒸汽加热食物,其实是非常奢侈的烹饪方式,热量损失比烧烤大得多。

维持大量蒸汽,且能让蒸汽把温度稳定且持续的传递给食物,是需要瞬时大功率来做保证的。

(燃气灶功率当然更大,算60%热效率,4.2KW的灶眼实际也是2500瓦的加热!)

如果要实现比较好的「蒸」的效果,蒸汽模式的最大功率不宜低于1500瓦。

如果只有不到1000瓦,就会出现蒸汽断档、温度不稳、蒸不透大包子等现象。

▲350W只能说是有蒸汽,蒸大包子没戏

▲夸水波炉的帖子,也不得不承认,蒸不行

选购参数4:

烧烤模式功率

对于烤或者烘焙来说,稳定的温度比高温更重要。

如果功率不够,很容易导致探针发现温度不足后热量提升缓慢,甚至当食物含水较多时,炉腔温度会始终无法达到指定温度。

而不管是什么原因,只要温度不稳,烧烤模式的实用度就会大打折扣。

▲不到1500W的烤,能力其实可能不行……

▲评价也对功率形成了佐证

选购参数5:

预制菜单实用度

好用的预制菜单,是机器能被经常使用的前提!

微蒸烤本就复杂,如果没有预制菜单匹配,很可能会因为「不会用」而被迫吃灰。

不要高估自己的「做饭热情」,越简单,才越实用。

▲只有这么几个菜单?真的可能不够!

选购参数6:

联网持续升级

(2020年新增参数)

家电需要联网吗?有必要吗?

这个问题换个角度来想,更好理解。

1)如果家电能听懂你的命令,是好事还是坏事?

2)如果额外增加了手机遥控功能,是好事还是坏事?

3)与永不升级相比,能升级的手机操控,是好事还是坏事?

毫无疑问,上面3件事,都是好事。

它们提升的是「方便」、「精确」和「保值」。

当然,如果东西一塌糊涂,只是为了看起来高大上硬加联网功能,那确实没啥意义,还挺讨厌。

但如果,东西本身就非常不错,现在又增加了联网功能,用成语来形容就是「如虎添翼」。

作为消费者,我们唯一需要关心的就是

「老虎要长翅膀,会贵多少?」

值得庆幸的是:

在世界第一互联网强国,给电器增加个联网和app功能,并没有多难。

所以,尽管眼下还是会贵一点点,但以后联网一定会普及化。

回到「微蒸烤」这个具体的家电来看,联网确实有点小门槛。

因为,「微波可能影响WiFi连接」!

微波炉加热的频率(2.45GHz)和很多物联网用的wifi频率(2.4GHz)重合度很高。

所以,要想让一个微波炉能自带物联网能力,必然要比其他家电多考虑一些「信号问题」。

目前在这方面有动作的微波炉、微烤炉、微蒸烤其实不多。

欧美的小家电已经基本被淘汰了,日系在互联网方面比较落后……

所以,能做到的(和已经做到的),也只有国产!

(虽然能做到的很少,但值得期待)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