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游戏就该这样?解读暴雪如何让魔兽CG突破次元壁:第一步砸钱

电影是视觉与听觉的艺术,那么游戏CG也是,而且要求更为苛刻。这好比自媒体领域,如何用30个字符为上千乃至上万的全文打广告,是最为重要的一件事。说游戏CG是“骗”也好,是“宣传”也罢,它起到的预热效果直接影响后续玩家整体数量,绝不可忽视。试想一下,合格的体育教练是怎样的?他的作用不仅是为队员做合理的规划与指导,临阵磨枪的在现场加油鼓气也是家常便饭,甚至是提前做演讲用感染力来激发队员的各项能力指标。“感染力”这东西,太能带动人的情绪,一部好的游戏CG就是如此。

扯得有些远,我们来聊一聊游戏领域中被大家誉为“暴雪制片厂”的暴雪娱乐公司,它是如何获得此殊荣的?当然,游戏玩家的比喻是有着双层含义的,一方面是夸赞游戏CG制作水准出色,另一方面则是表达暴雪现如今“用脚做游戏”的消极态度,这是魔兽玩家的普遍认为。

提到暴雪CG(主要谈及《魔兽世界》)最先对应的一定是“钱”,其制作费用是极高的。高水准不一定需要高投入,但高投入必定会催生出高水准的制作效果,在普遍480P与720P的影像时代看到1080P的动画,它本身就能给观众与玩家带来“哇点”。而看了下面的数字,你甚至会误认为这是微软搞游戏(注:微软被业界与玩家公认拥有地表最强“钞能力”)。《魔兽世界》WLK(巫妖王之怒)宣传片制作费用为每秒10万美金,而这部宣传影像一共是198秒,费用高达1980万美金,你敢信?这在2020年的当下也没有几家游戏公司愿意持续为游戏CG投入如此之多的成本,唯有那些拥有固定粉丝群的大众游戏IP才愿意投入千万美元的项目资金,它是游戏工业史上是公认的,需要具备足够的勇气与自信才行。

如今网络上关于巫妖王的CG已全部8K重制,再看一遍依然是觉得震撼。

内容方面,早先的魔兽CG更强调冲突,我们在解读希尔瓦娜斯的内容中提到,与我国讲究平衡与平庸不同,西方更强调的是冲突与释放(从不同角度来看待事物,大家都没错,又或是大家都错了,探究问题更深层)。所以在早期的魔兽CG中,我们往往能感受到那种大战一触即发的紧张感,乃至肾上腺素飙升。无论是联盟与部落的仇恨,还是艾泽拉斯对抗燃烧军团与天灾的使命,总之撩拨观众的点都是那么恰到好处。而在CG最后还给足反派的特写,玩家此时心急火燎又如何能得到释放呢?答:“简单啊!进入游戏跟着版本剧情走,角色的之间的戏剧冲突终会在某个节点全部释放”。

到了MOP(熊猫人资料片)“改良”了叙事,暴雪所制作出的CG越来越像电影。根据MOP制作花絮介绍,暴雪方承认了这部CG与历代不同,制作团队试着将人物带入更加具有临场感的环境中去,用动作来讲故事,这种进一步强调叙事的手法,就是电影。不仅是陈·风暴烈酒全程打斗的出色表演,还包括泰勒与纳兹戈林的微表情,他们在告诉玩家游戏CG中开始流行“演技派”。不仅制作团队认为它是电影短片,玩家也逐渐细咂出电影化的展现手法,包括之后的暴雪游戏如《守望先锋》等等,也不乏一些瞬间的内心刻画(这应该是很关键的节点,暴雪在之后的CG表现形式上倾向于电影化)。除了内部公司合并与威望迪介入等举动有着些许影响,相信更多还是适应当下游戏工业制作水准,以及在细节处贴合玩家高追求才促使了暴雪“更新”自己。

个人觉得,除了《最后生还者》初代乔尔的演技出色之外(线性剧情的优势),就属暴雪CG中角色们了。这也是为什么业界吹捧暴雪已经达到迪士尼和梦工厂等公司的制作水准,角色从游戏中跳出,摇身一变使其有血有肉,突破了次元壁。这一系列的进步也让《魔兽世界》朝着电影化(真人电影)发展,不过票房止步5000万美金,原因有多种,这里就不多聊了。

任何游戏CG都有过渡渲染,我们姑且称之为“骗”。这里特指的是玩家会因为某个片段的出彩而立flag,例如60年代CG中的一段,术士发出指令,双地狱火向前奔袭。这个镜头骗了很多术士玩家,直至版本末期也没召唤出双地狱火吧?而MOP资料片,游戏中的熊猫人与CG中的熊猫人也是“买家版与卖家版”,武僧并没有在谈笑间将敌人轻松制服,而是使尽浑身解数以命相搏,事实告诉我们:想做扫地僧你想也甭想,千万别入戏太深。从官方角度出发,它无疑是体现了CG动画其价值,如此多的片段就如同菜市场大妈的吆喝一样,话术基本都差不多,哪一句直扎内心并驻足全凭你自己决定。

投入大量资金的游戏CG,必定会与时俱进地改变设计思路,适当的夸大也是玩家与厂商之间的约定俗成,大家达到了某种默契。暴雪在这方面其实做得很好,并没有像很多单机游戏厂商那样给你部CG看,在游戏发售前你却无法了解已预购的游戏到底是哪种类型与玩法,而是简明扼要的引入剧情导向与版本特色。当然,评判游戏CG的好坏,从“是否能左右玩家的决定”就能了解。所以当我们观看E3又或是某游戏官方页面的最新影像时,旁边都会附上大大预购按钮,至于后面的事,就与CG无关了……。最后,“用心做CG”这句话之所以被广为流传,相信背后的故事不胜枚举,CG就如同玩家与厂商之间架设的桥梁,不同人走上去有着不同感受,执念也不同。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