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大雅•荡之什•抑》小札二百六十一——绍兴李珍

《诗经·大雅·荡之什·抑》小札二百六十一

抑抑威仪1,维德之隅2。人亦有言:靡不愚3。庶人之愚,亦职维疾。哲人之愚,亦维斯戾。

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有觉德行,四国顺之。訏谟定命4,远犹辰告5。敬慎威仪,维民之则。

其在于今,兴迷乱于政。颠覆厥德,荒湛于酒。女虽湛乐从,弗念厥绍。罔敷求先王6,克共明刑。

肆皇天弗尚7,如彼泉流,无沦胥以亡8。夙兴夜寐9,洒扫庭内,维民之章。修尔车马,弓矢戎兵10,用戒戎作,用逷蛮方11。

质尔人民12,谨尔侯度,用戒不虞。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13。白圭之玷14,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无易由言,无曰苟矣,莫扪朕舌15,言不可逝矣。无言不雠16,无德不报。惠于朋友,庶民小子。子孙绳绳17,万民靡不承。

视尔友君子,辑柔尔颜18,不遐有愆。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19。无曰不显20,莫予云觏21。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22!

辟尔为德23,俾臧俾嘉24。淑慎尔止25,不愆于仪。不僭不贼26,鲜不为则。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彼童而角27,实虹小子28。

荏染柔木29,言缗之丝30。温温恭人31,维德之基。其维哲人,告之话言,顺德之行。其维愚人,覆谓我僭。民各有心。

於乎小子,未知臧否。匪手携之,言示之事。匪面命之,言提其耳。借曰未知,亦既抱子。民之靡盈32,谁夙知而莫成?

昊天孔昭,我生靡乐。视尔梦梦33,我心惨惨34。诲尔谆谆35,听我藐藐36。匪用为教,覆用为虐37。借曰未知,亦聿既耄38?

於乎小子,告尔旧止。听用我谋,庶无大悔。天方艰难,曰丧厥国。取譬不远,昊天不忒39。回遹其德40,俾民大棘。

译:

威仪神安然,品德自端方。古人有谚语:贤哲也会愚。常人显愚笨,本来之疾病。贤哲显愚笨,只因未静思。

强盛靠贤哲,四方为导向。君子行德政,四海皆升平。大谋定方针,远谋布众人。敬慎始作为,民众之规则。

天下乱纷纷,政务先迷乱。德行来颠覆,沉溺于酒醉。纵乐与游玩,勿念国基石。先王广求贤,明典为众生。

皇天不佑助,犹如泉空流,相继皆败亡。夙兴夜寐啊,清洁除尘埃,为民作表率。整治好车马,强兵增戎装,以备需战事,赶离众蛮方。 

勿让民作质,慎谨守法度,以诫不测事。谨慎其言语,行为明端仪,天下皆美善。白圭若有瑕,尚可琢磨洁;言语占瑕疵,难以再挽回。

随口说出言,未免太轻率,无人捂己舌,言出难追回。不说无怨仇,施德有回报。施惠众臣子,百姓和子弟。子孙多绵延,民众无不顺。

你待友邦君,君臣知辑睦,不曾留过失。独自处幽室,事无愧神明。莫道不显明,莫道看不见。神明何时来,不可思议事,怎可自遭惩!

修德养品行,彰显良善美。谨慎言与行,仪容明端仪。无过不害人,少不为人典。投桃李回报。罪男不纵容,不乱周天下。

柔韧好树木,琴瑟奏和音。温润宽厚人,品德为基石。若是明智人,奉告这些言,敬奉不相违。若遇糊涂人,颠覆说虚假,民心实相异。

年轻少年啊,不能知善恶。用手搀扶你,教你处理事。耳提面命啊,只是为告诫。假如还未知,自己也抱子。民众不丰足,早知晚能明?

苍天昭然揭,我生无有乐。看你糊涂样,我心悲惨戚。耐心教诲你,漫不经心样。不以为教导,笑话来虐待。假如说不知,怎骂老糊涂。

年轻少年啊,告诉旧典章。若用我谋划,终无大悔恨。上天降灾难,恐怕要灭国。在此作比喻,苍天无差错。回避品德行,人民大艰难。

注:1.抑:安也。2.隅:(yú音于)陬(zōu音走)也,即角落。

3.靡哲不愚:靡:无也。无有不出现愚蠢的哲人。

4.訏(xū音许)谟:大谋。《新书》:犯则凌人,訏则诬人,伐则掩人。

5.犹:同“猷”。6.敷求:广求。7.尚:佑助。

8.沦胥:受到牵连而遭遇苦难。

9.夙兴夜寐:起早晚睡。10.戎兵:兵器和士兵。

11.逷:(tì音踢)同“逖”,远。蛮: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这里专指野蛮行为。

12.质:以钱受物曰赘,以物受钱曰质。

13.柔嘉:美善。14.白圭:白色的玉石。玷:(diàn音点)玉瑕。

15.扪:持也。16.雠:(chóu)同“仇”。17.绳绳:连续不断。18.辑柔:辑睦。

19.不愧于屋漏:虽在宗庙里,但无愧畏之心,即不愧屋漏。

20.不:同“丕”。21.觏:(gòu音豆)遇见也。

22.矧:(shěn音申)况且。射:(shè)射中,接近之意。

23.辟:法也。24.俾:(bǐ音比)使。

25.淑慎:善良恭慎。26.僭:(jiàn音坚)假也。贼:败也。

27.童:男有罪曰奴,奴曰童,女曰妾。

28.虹:通“讧(hòng音哄)”,乱。

29.荏(rěn音忍)染:柔韧貌。荏:即白苏,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方形,叶椭圆形,有锯齿,开白色小花,种子叫苏子,可榨油;嫩叶可生吃,气味香,分布在我国陕西陕甘宁地区。

30.缗:本义钓鱼绳,此指琴瑟丝。31.温温:润泽貌。恭人:宽厚之人。

32.靡:无也。盈:满器也。

33.梦梦:昏乱不明貌。34.惨惨:忧戚貌。

35.谆谆:耐心引导,恳切教诲样。

36.藐藐:(miǎo音秒)漫不经心样,轻视冷漠貌。37.虐:害。

38.聿:(yù音于)所以书也。楚谓之聿, 吴谓之不律, 燕谓之弗。耄:八、九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dào音到),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

39.忒:(tè音特)差。40.遹(yù音于):回避也。

议:《大雅》最长诗出现了,四百六十九字,小子把本诗当成《善经》读,一个活了九十五岁的长者,在卫国从侯级上升为公级诸侯国的君主,一生奉侍的周朝五朝君王有:

1、周厉王(姬姓名胡)执政(公元前877年——公元前841年);

2、共和国,一说:周公(周定公)和召公(召穆公)摄政14年(公元前841年——公元前828年);另一说共国国君,是伯爵,年号为共和。小子倾向于后者,若是前者,召穆公可以保住儿子了,不用为调换太子而死。

3、周宣王(姬姓名静)执政(公元前828年——公元前782年);

4、周幽王(姬姓名宫湦shēng音生),执政(公元前782年——前771年);

5、周平王(姬姓名宜臼),执政(公元前770年——前720年);

他自己生活的年代是:卫武公(姬姓名和)年代(公元前852年——公元前758年)。

《史记·卫康叔世家》:“武公即位,修康叔之政,百姓和集。四十二年,犬戎杀周幽王,武公将兵往佐周平戎,甚有功,周平王命武公为公。”

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只有自己相对比较好的前提下,才有援助他人或者他国的力量,否则也是无从谈起。

诗不能随便解,更不能信口开河。首先明确本诗不属于刺诗,老是说刺诗,本身缺少温柔淳厚之性的滋养,也与孔子的初衷相背。诗是一个长者对晚辈耳提面命的淳淳教诲,恨不得把心掏出来给他看看的掏心掏肺的教导,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诗究竟是对谁说的?想耄年还能与谁说呢?只能对周平王说了。

是自励吗?非也。是一生敬奉卫康叔的的体会和感悟,换句话说:是自己做到后,卫国治理得好,才说得出来的话。自己都糊里糊涂,还能有什么话可讲呢?

不要小看这首诗,本诗实际上已经定调:周平王虽然东迁,但也不咋的。心中没有雄才大略,纯粹是为权而战。

先看看当时的时代背景:

在周幽王后面,西周还有一个周携王(姬余臣)的存在,周携王是幽王之弟,为周王室所立,后来不被认可,二王并立的周王朝长达10年之久。

《史记·周本纪》:“平王立,东迁于雒(luò音洛)邑,辟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彊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因为王室人员不知辅佐与相互成全,可以互相争权,所以,各诸侯国也争相效仿,国家从大一统的周王室,变成“解体的苏联”。政策出台来自于诸侯方伯,这种社会走向与脉络,使卫武公不得开心之原因。

丁酉年腊月二十

了解更多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