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羊肉粉的灵魂是______?


天气一冷就莫名想嗦羊肉粉!(虽然今天出太阳,但是没有太阳的日子,全靠羊肉粉)


冒着油珠珠的羊肉粉,汤宽碗烫粉粗,当你动手亲自洒下一层糊辣椒、花椒面,豆瓣酱,泡酸菜,一场口齿与粉的大战就即将拉开帷幕了。


这场战争最终是谁先俘获你的味蕾呢?有一天我们就此展开了一场辩论:一碗有优秀的羊肉粉里什么最重要?是汤、是辣椒、是粉、是酸菜、还是薄荷?



我们抓了几个超级爱嗦粉的人来battle:


在贵阳人@羊儿 眼里「汤很重要,不能莫盐莫味,粉也很重要,现在的米粉,要不就是一拌就断了,要不就是稀碎。


肉也很重要泡菜也很重要,不咸也不酸,然后还有菜本身该有的水分,才能拌在粉里面一起嗦。


最主要的还是豆瓣和胡辣椒,豆瓣我就不说了,胡辣椒这个东西,并不是成都每个粉面馆的标配,胡辣椒最主要的是糊而不焦,焦就泛苦了。而且不能露天放太久,很容易受潮就没有香味了。


最重要的是,哈哈哈哈要吃生蒜。吃肉不吃蒜,香味少一半。


总之说到粉儿她觉得每样都重要。



在攀枝花人 @啦妹儿 眼里「 我最看重汤和米线,汤肯定就是浓白香,不能寡是胡椒味。


米线要那种粗的,能吃到米的质感的米线。酸菜必须是头天泡第二天吃,酸度和脆度才刚刚好。泡久了酸菜的店肯定生意不咋好。


作料里面我觉得花椒最重要,感觉花椒的野跟羊肉的草原气息很搭」



会理人 @灰灰 眼里「肯定是看重辣椒面啊,糊辣椒很香,不能寡辣,边吃吃羊肉粉边流汗边喝可乐的感觉爽翻天哦。


在成都人 @米真 眼里「汤! 酸菜、粉、薄荷这些你都可以买到(至少相似的吧),但是汤却需要用心熬制。」


一碗极致的羊肉粉,每个人对它的要求都不同!那在成都到底有没有汤好粉好糊辣椒香的羊肉粉?根据嗦粉爱好者推荐,我们又实打实的去吃了一圈。重点安利这三家!



冠名羊肉粉


冠名羊肉粉,开得太偏了,在肖家河附近的一条小巷里,整条巷子就只有这一家店。


进门最震撼的是一大盆洗澡泡菜,莲花白切成细丝,里面是艳红的小米辣,刚到午饭的点,盆里的泡菜只剩下1/3了。


“你克哪点儿”“你们要内样?”店里的人的话一下就觉得应该是来对地方了。可惜一共6张桌子,2个包间全坐满了,我们挤了挤拼座坐在了一对中年夫妇的对面。



两小一大,再一碗肉一碗菜。一共105元,2分钟就上桌了。



为了遵循内心的秩序感,准备严格按照墙上老板贴的调味流程来。


刚放了一勺豆瓣,对面的大妈就发话了“豆瓣要多放点这样就可以不用放盐了。花椒嘛也必须要KUO,我们就是会理的,都这样吃。”接下来当我每举起勺子,大妈都会在嗦粉的间隙,时不时飞来一个眼神监督我。


当我放到葱花时,大妈“葱花嘛是要先放咯,下一碗要先放葱花,芫荽,才好吃”。



放完两碗羊肉粉的佐料,最后剩下赫赫开始自行调味,大妈“花椒少放点,这个花椒面麻得很,他们家花椒每天都是新XUAN的。”吓得赫赫抖了抖勺。



在大爷大妈双双的严格监督下,我们终于完成了三碗羊肉粉的佐料搭配。



当我们刚开始拌粉准备开嗦,大妈“那个碗碗羊肉,也要打调料,像你打粉的佐料一样,我们那早上就这样吃的。再舀两瓢羊肉汤。”豆瓣、花椒面、糊辣椒、葱花........边放大妈“哦,对的,哦,对的对的对的。



终于可以开吃了,粉粗带点韧劲,汤鲜油厚有点糊嘴巴,最优秀的是我们加的碗碗肉羊竟然是带皮羊肉,肥瘦相间,柔软皮弹。


花椒、糊辣椒的辛辣,最先让鼻腔产生共鸣,接下来是醇厚的羊汤香。连不吃羊肉的嘉兴人大毛毛都说:没有膻味诶。



当我们还在呼哧呼哧嗦粉时,对面的夫妇,已经在嗦完喝汤了。见他们起身要走,邻桌的一位大爷开始和我们对面的红衣大妈对话。


———— XXX好几个月没看到了呢。

———— 死了。

———— 得啥子病哦?是说好久没看到了

———— 都是去年子的事了。


说着大妈提着口袋往外走,包间里的那桌客人也在结账了问“老板你们这个萝卜是不是也是会理的哦?”老板在算账没来得及搭理。


我们吃得浑身冒汗,转头发现了,柜子上的铜锅。原来这家还卖羊肉汤和铜火锅,铜火锅需要预定,480元一锅够七八个人吃,老板说“要提前1天预定,主要是火腿就要泡很久。


心里默默说,等我!我下次我要来吃铜火锅~



攀枝花任德琼羊肉粉


任德琼来华阳之前,华阳是没有女神的,她来了华阳就有了。


在大榜的好吃群输入任德琼,近一个月被提到24次。爱她的人把她视为女神,每周都至少要吃2-3次,几年前她刚开业那会儿,我的同事贵阳人羊儿每周要吃4次!



任德琼一直都是24小时店,以前只有一间铺子,现在还在隔壁开了一家“任德琼牛肉面”。最早只有两个师傅,现在有七八个,下图是周末过了饭点13:30左右的场景,里三层外三层,全是人,虽然烫个粉也有几十秒,但由于人多周末大约需要等40分钟左右。


来晚了连泡菜都没有了。



收银台前这面九宫格电视监控,就展现了它的家大业大。



这家粉,小份15元,肉多、汤多、粉多。现在每周来2-3次羊儿给予了它极高的评价「 汤很好,他家本身肉汤就很香,吃个清汤都不觉得寡淡的那种。


粉又很有筋道,有嚼头,很多时候比水城羊肉粉的粉还软硬适中。


肉也很多,咋说呢,15块钱一碗的羊肉粉,我没见过这么多肉!



泡菜也不咸也不酸,还有菜本身该有的水分,才能拌在粉里面一起嗦。


她家可能因为翻台很快,所以胡辣椒的味道也是香的那种,有机会可以闻一下(不要被呛到哈)



最重要的是要吃生蒜。吃羊肉粉的时候嚼一口生蒜,然后再嗦粉,粉的鲜味又可以和生蒜的刺激融在一起,然后感觉就是,我这口还没有吞完,我必须要再吃一口!就,很迷惑!


所以粉混着肉混着蒜一起吃,你会回来谢我。(然后就是晚上伴着一口臭嘴睡觉哈哈哈哈)


提到任德琼 @羊儿 真的可以写一万字赞美。


任德琼真的有那么好吃吗?在嘉兴人毛毛和西昌人康康眼里觉得十分普通。



中肯的说,任德琼不算让人一口惊艳,但在华阳片区还是数一数二的。经常吃粉都会遇到很多在成都的昆明人、西昌人,周末专门到这家来嗦粉。


听隔壁的修车师傅说,这家店最早是任德琼大妈(就是招牌上的那位女神)开起来的,那时任德琼的儿子还在修车店打工,店铺开起来之后就变成了家族企业,七八个股东,这些股东是老板也是员工,店越来越红火。



因为每次嗦粉都懒得排队,后来每次去我都打包。因为打包最多只要3分钟。先在附近打包一把羊肉串,再去粉店让老板把粉和汤分开装,回家汤煮开,粉丢下去烫个十几秒就能吃了。


剩下的汤单独撒点葱花喝。简直是神仙配套啊。


上次去打包还遇到一个细节,老板发现放葱花的袋子被压在了泡菜和辣椒的最底下,紧挨着盖子,马上就批评了旁边的阿姨:“你这样放葱花都遭烫熟了,回去咋个吃喃?”赶忙调整完递给我。



林小二盐边羊肉粉


林小二盐边羊肉粉,在九里提附近,一家人开的小店。最大的感受就是干净。


装泡菜的小碟子,都是用框框装好,用纱布盖起。去很多羊肉粉店都会觉得放佐料盘子灰扑扑乱糟糟的,这家盘子不仅程亮干净,连每个装佐料的罐罐看上去都像是认真擦过一遍一样。



这家只有两种尺寸的羊肉粉,中碗和大碗,中碗就是其它家的小碗。价格还要便宜3元,中碗单12元一碗。加了一份豌豆颠儿一共15元。



粉一上来,发现葱不是葱花而是葱段,铺了满满一层,小哥特别提示“ 没有放盐,要自己放哈。”这次没有放豆瓣只放了糊辣椒、花椒和盐。少了豆瓣抢位,这碗羊肉粉的味道更朴实炽烈。


汤很鲜,跟前两家飘满油珠珠的比更清一些。但是粉,一入口,就感觉略逊于其它两家,粉质过于滑了,少了米质的一点点粗糙的韧劲,嗦起来少了那么点点意思。


泡菜是撕成小块儿,不是白菜丝丝,在口感上要略减一点点分数。不过有鲜汤打底和新鲜的佐料,这碗粉至少可以打到80分以上。



以上就是我们实名安利的成都地界上让人一想到就浑身发热的三家羊肉粉。但他们都个共同的瑕疵,就是没有薄荷,前两家是没有,最后一家据说是要问老板要才行。


如果你和我们一样在市中心就想嗦粉,不想跑太远。那就要安利我们吃得最多的王府井后面的“师民虾子羊肉粉”。随便打开一个同事的外卖订单,十几单随随便。



天气好的时候,我们会步行前往,每人都要加一块卤豆腐,再点一份豌豆颠儿。师民的粉儿香料味重、鸡精味精重,偶尔吃一次还是觉得很过瘾。


因为成都的羊肉粉店不少,大家一说起就很激动,群里的粉丝们也踊跃的分享了自己喜欢的几家,现在就有请三位粉丝登场分享。



@袁蘑菇爱喝汤


这家叫攀枝花盐边羊肉米线的店是家属发现的,店铺很小,老板也只有两个,一个端米线一个煮米线。


米线是会理运过来的,因为西昌断路那段时间,没得米线,老板生意都做不成,只能卖点羊肉汤。


羊肉羊杂都15块钱一碗,很多肉很多肉,点双绍就是双倍的快乐!关键是一点都不膻,我平时基本不吃羊肉,总觉得有鸡毛鸭毛味道,但是这家的羊肉我非常甚至经常带一份羊肉回家加餐。



说回米线,汤底只放了盐,对我来说刚刚好,喜欢吃辣的家属就会疯狂加剁椒、豆瓣、糊辣椒、花椒面等等,甚至还有蒜,自己随剥随吃,家属说吃肉不吃蒜,香味少一半,我还没敢尝试过。



店里的薄荷也很新鲜,都是自助添加,每次吃我都能把汤喝得干干净净,吃完浑身都很暖和,总之是一碗冬天会经常来打卡的米线了!



@小恩


题目就叫一碗汤治愈了加班的我。


做为一碗米线。上米线速度还是有点慢的。但我理解为它是在骨汤里面煮了一会让它更入味所以慢一点的。我表示一万个理解和支持。


我用19分钟吃完了一碗。可见有多好吃!首先。汤底浓郁浑厚。可以脑补一下交响曲那个开场前奏。



红枣基本是熬化在汤里了。当归味浓郁。浓郁到我开车回家的路上血气上涌脱了外套只穿了个T恤还开了车窗。


米线就是正常的米线。但很ba味道。


特别夸一下酸菜!酸菜脑子里回响的就是资格的老坛酸菜!一点没有怪味。特别特别的清爽。十几年前那种酸菜味的。所以我夹起了为数不多还算大块来了个特写镜头。特别惊艳!缺点是有点han。嗯。真的han。但是真的不妨碍我喝了大半碗汤。



基于有点han。我看见了别人的套餐搭配。


出租车师傅是加了一份豆芽。妈妈婆婆带娃娃加了一份牛肉锅盔。小情侣在隔壁水果店买了新鲜的椰子。也有男青年加韭菜的。总之。90分。值得路过附近刹一jio去试试。


@林


我是攀枝花人,这家叫老盐边羊肉米线是我在双流吃到的最地道的一家


这家的羊肉粉,炖得雪白的羊肉汤,放入煮好的粗米线,再放上切片羊肉和羊肚条,撒把翠绿的香菜,再加点炒过的糊辣椒。


一筷子夹起嗦进嘴里,粗米线软糯有嚼头,混着新鲜香菜特有的爽脆香气,糊辣椒的焦香,一口就能让你从寒冷的冬日回过神来。



羊肉和羊杂早就被喧宾夺主,被羊肉、香菜和糊辣椒包裹住的粗米线才是灵魂。



真是忍住想夸夸,我们粉丝简直又会吃又会写。最后附送上地址,你最爱哪家羊肉粉,也可以留言安利哦!


了解更多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