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性别之战背后的一些思考

在昨天结束的自然堂2020网者挑战赛中国版性别大战中,韩馨蕴和尤晓迪职业女子组合以7:5/3:6/10:12不敌叶子豪和毛亮顶尖业余男子组合,遗憾落败。


既然提到了性别大战,就不得不提比利简金,她与里格斯之间的那场有名的性别大战可以说是改变了整个网坛的历史。


这场性别大战的时代背景是男女网坛之间的不平等,举个例子,1970年玛格丽特考特夫人得到美网冠军时,所获得的奖金居然不及男单冠军罗斯威尔的1/3。



在比利简金夫人提议成立WTA并担任第一位主席之后,在一场母亲节的表演赛中,时任世界第一的考特夫人输给了前温网男单冠军里格斯,赢球之后的里格斯肆意地贬低女子球员说她们水平不行,在这个背景之下,金夫人站了出来,与里格斯展开了著名的性别之战,最终直落三盘击败了对手,为女子球员打出了尊严,得到了男子球员的尊重。


同年,美网在四大满贯之中率先实现了同工同酬,关于这场性别大战也有同名的电影《性别之战》,完整地展现了这场比赛的前因后果,有兴趣的球迷可以看看。



当然中国这场性别之战的背景已远远不同于美国那场性别之战的背景,但对于中国的这场性别之战我们也不妨做些分析。


对于韩馨蕴和尤晓迪的组合不敌毛亮和叶子豪的组合,有的球迷认为意外,有的球迷也认为并不意外。


抛开具体的比赛过程,比如韩尤组合浪费两个赛点这种略带概率性的情况,我们分析一下男子和女子击球的差别。



女子球员由于力量偏小,但柔韧性好,所以引拍幅度一般会比较大,很多职业女子球员引拍都超过了身体的中轴线,这种大引拍决定了女子球员打球往往会比较平。


而很多男子球员引拍幅度都比较小,基本上不会超过身体的中轴线,因为男子柔韧性一般略差,但力量够强,并不像女子球员需要那么大的加速空间,也正是因为男子球员力量比较大,可以打出强上旋球。


在水平接近的男子和女子球员对战中,即使双方的意识和步伐等相差不多,但女子球员天生在力量上的缺陷,决定了当她面对男子球员的强上旋球时,很难保证高的回球质量,只能勉强地切回去或者打回去。



如果说韩尤组合这一场比赛输球还有一定的概率性,但如果让她们和毛叶组合多打几场,那么一定是韩尤组合输的场数更多,这并不能说明韩尤术业不精,只是她们天生的力量较弱决定了面对强上旋球时的有心无力。

但其实这场比赛换个角度看,韩尤组合不敌毛叶组合,说明毛叶有足够的实力去当韩尤的陪练,不要忘了毛亮和叶子豪只是顶尖的业余球员,还不是职业球员,也就是说中国男子职业球员就足以给女子球员当陪练,众所周知,陪练的水平决定了你的水平。



对于中国的女子球员来说,中国的男子球员就是很合格的陪练,但是对于男子球员来说,受限于各种条件,无法得到很多与欧美网球高手交流的多机会,这就让中国的男子球员找不到高水平的陪练,也就提高不了水平,出不了成绩。


这也就是为何中国网坛呈现阴盛阳衰的局面的主要原因。中国男子网球要想发展起来,要想强大起来,真正做到的就是需要走出去,就像当年的改革开放一样,走出去才是唯一的出路。(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网球小菜鸟)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