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山区飞行,你不得不考虑的12点危险因素

山区飞行相比于平时飞行对飞行员及飞机性能都有较高的要求,为了更加促进安全飞行作业,本文为大家简单总结概括了几点浅显易懂的安全建议供参考。


基本原则


当直升机执行山区飞行任务时,每一个飞行员务必了然于心的基本原则,就是山区飞行,一定要严格在限制范围内进行飞行操作。


所谓限制,包括飞行员个人的人为能力限制,以及飞机性能的限制。简单举例来说,关于山区飞行飞行员限制的最佳建议是:至少150小时的PIC机长时间,并且接受过相关山区飞行的训练。


虽然很多轻型飞机爱好者有过山区飞行的经历及精彩故事与大家分享,但是山区作业飞行对于飞机性能要求仍然略高于轻型飞机类。


对于上文提到最低标准的飞行员来说,160匹动力的飞机是保证安全的最低的限制。其他可以按每一名机上成员至少需要60hp马力来保证安全做参考计算。 (数字来源:EASA山区安全飞行建议)


除以上两条以外,飞行前务必三思其他类型限制:

例如飞机在山区大坡度转弯时所受限制;

当能见度降低时飞机采用什么样的飞行速度与高度;

低气压地区爬升时最佳的爬升速率是多少;

飞机遇到乱流时控制性能怎样;山区飞行涉及高海拔地区时,直升机IGE和OGE悬停限制等。

无论怎样,执行山区飞行前多读一遍各种紧急情况改出及处理方法,都不属于浪费时间。



在此基础上,以及对过往事故的调查之上,欧洲直升机安全组织专门为山区及丘陵地区飞行的飞行员,专门准备了一份安全提示文件供大家学习参考。这份安全文件可以有效帮助飞行员充分了解山间飞行的基本安全原则、安全威胁、可能发生错误、以及飞行器可能发生的危险状况。并且为了避免所有可能的运行风险,文章详细地给出了指导和建议。


并公布于EASA官方网站。

在此链接如下,有兴趣的朋友可点开详细查看:http://easa.europa.eu/essi/ehest/2014/05/1689/

鉴于文章较长内容较多,在此让我们为您提取其中最重要的十二点安全因素,简单为您说明:


●永远把山区内飞机的性能以及气候所造成飞行限制放入第一考虑因素。


出于能量守恒定律,直升机输出功率不变,当直升机作业飞行高度增高时,最大飞行速度就会相应减少。


参考飞行手册中性能performance一章,即可得到准确数据。同时高度越高,空气密度越低。气温下降,气压降低,直升机旋翼升力就会减少,所以山区飞行请尤其注意旋翼转速指示仪表,尽最大努力避免低气压地区造成的悬翼失速造成的事故。


这里必须提一句,直升机是严格依赖旋翼转速的飞行器,罗宾逊10号安全公告即SN-10明确提出:大多数事故,只要直升机飞行员能一直到落地的最后一刻一直积极调整总距拉杆,保持旋翼转速不失速,(哪怕不可避免碰到障碍物)大部分飞行员可以仍从飞机事故中幸存。


● 执飞之前做好完整的飞行计划,告知地面工作人员出发及返航时间,飞行路线(山区中起点到终点直线飞行路线是极不推荐的)。


执飞阶段严格遵守出发及返航时间,如遇风险规定时间内未返航,方便地面人员及时有目的进行施救,提高幸存机会。相比于普通的飞行计划,山区飞行值得每一个执飞的人去做一个比往常更加详细的计划。


一般来说山区飞行大部分为VFR目视飞行,所以飞行计划中,目视地面参考物是保证飞行员不迷航的最佳选择。山沟联壑,能见度不强的时候极其容易迷航。迷航造成的心理压力情绪紧张会带来很多致命的错误操作。多加一句,做计划的时候,一定记得在航路中间提前选好遇到突变天气及飞机状况的备降点。



● 仔仔细细看执飞地区航图并熟悉此区域所有障碍物——不要单纯依赖飞机的GPS—所有电子仪表都有错误及遗漏的可能。


山区飞行中一般要需要更高的能见度来远离障碍物。(美国FAA官方建议山区飞行能见度至少15英里即25公里)尤其雪山地区飞行,白雪皑皑极易造成飞行员视觉错觉,误以为两座山峰相聚较远,也无法对比山峰高度。而与此同时,夜间山区仪表飞行是极不推荐的。对飞行员飞行技术及飞机性能都是极大考验。


● 随时执飞,随时关注气象信息,并做出最后真正决断“飞,还是不飞。”


山间气候变化很快,可能山间温度稍微下降一点点,造成气温和露点差距变小,就会很快形成云朵及薄雾。尤其在夜间和清晨时段,山间极易生成辐射雾。


极大影响飞行员视线,空气湿度过大,即使盛夏时节,也极容易造成汽化器结冰并导致发动机失效。


并且山间薄雾通常难以发现,当气温没有随着太阳升起逐渐升高,雾气难散。造成危险。



● 如果山区风速超过25节,不建议执飞。


强风会让飞行员很难控制飞机。当风速超过25节,山间会极其容易产生非常强壮的上升或下降气流,以及非常剧烈的上下震荡,飞机难以控制高度、速度,难以规避障碍物,非常危险。


尤其当山间气流经过飞机机身的时候,气流就像冲过石头的湍急水流一样。流经机身的部分气流,会产生湍流和空气漩涡,让飞机失去控制,或者突然失去高度,此时如若失去高度时造成失重,直升机甚至非常容易损坏旋翼头,造成mast bumping(主传动轴被旋翼头切割损坏,导致旋翼脱离)


所以通常来说,山间地区,25节的风速就可以被认作是一个警告标识了,而25节风速,也是飞行员最终决定执行或不执行原飞行计划的一个关键节点。


● 保证安全飞行高度。


此条就不过多赘述啦,安全高度既要考虑飞机高度过高,会遭遇的低气温和结冰可能性,也要距离行程中,各个障碍物保留一定上下空间,来保证飞机遇到不稳定气流时,哪怕失去一定高度也不会造成碰撞。


航路经过的所有障碍物,飞行时最好保证1000英尺的垂直距离。去航图上面找到准确的障碍物及丘陵高度,不要去猜测他们的高度。建议在即将到达障碍物至少5公里之前,爬升至障碍物1000英尺以上的高度。


需要留意的是,在高海拔地区以及压力高度较高区域的时候,直升机在发动机失效时,比平时需要更高的旋翼转速RPM来维持升力,这就意味着一旦发生自转下降,要向下放更多的总距拉杆来保持RPM和升力,而快要接地的时候少提一些总距拉杆来避免重着陆。


● 随时留意风向改变和风速改变。


其实气流可以完全类比于水流或液体来观察。想像一下水流流经地面的时候,在狭窄的地方,水流会加速;水流流经障碍物的时候,流经顶端的时候会变得湍急并产生湍流;气流一样如此,当看见不同地形的时候,可以根据当时风向风力来大致预测气流是否湍急以及气流方向。其他间接参考也可以作为风向风力改变的指示:例如水面波纹,树丛或草丛方向,云朵飘动方向,炊烟以及旗帜均可作为参考。


而飞行时风声的音调上升以及下降,也代表风速改变。总之“眼观八方,耳闻六路”方可最大程度确保飞行平安。



● 通过各种指示来随时留意天气改变。


山间气候多变,天气可能随时恶化,举个简单的例子,有时甚至云朵随风飘移,也会造成原本薄雾蒙蒙的山谷间,一瞬间突然直射进入飞行员眼睛一束强烈的太阳光。


这种状况尤其容易发生在日出及日落时间段。尤其当飞行员在山脊之间飞行时,一束强光直接射入飞行员眼睛,会让飞行员一瞬间视线模糊发生撞山事故。所以提前观察好太阳方向提前做好应对措施是很必要的。


当直升机从阴影区域飞入阳光直射区域,飞行员眼睛调节需要一定时间,也会造成错误的高度判断,无法准确估计飞机正确的离地高度。


● 飞行同时,注意留意飞行员自身关于山区高海拔飞行可能会引起的不适。


例如一些山间容易发生的经典视觉错觉:相对比例的视觉错觉。当飞行员在山间地区飞行的时候,就算能见度非常高,飞行一段时间后也很难准确判断比例和距离。


山从一般来说视觉会错觉地看上去比它的实际距离更近一些,而造成错觉的原因只是因为它的体积比你大太多。再例如“地平线错觉”,山区飞行时由于持续失去地平线参考,会引发直升机飞行姿态及空速等严重问题。


当飞行员在山区飞行长时间看不到地平线时,应该学会为自己人为预设地平线。仅仅依靠仪表是不安全的。另,在一些高海拔地区飞行,超过10000英尺的时候,飞行员可能出现缺氧症状,而有吸烟习惯或者身体状况略微欠佳的飞行员可能会在10000英尺之前就出现缺氧症状,一定要提前注意防范。


山区飞行颠簸较多,飞行员可能会由于不停颠簸引起恶心头昏症状,如发生症状随时准备备降。如果高海拔地区温度较低,需要开启客舱加热,注意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 如果恶化情况难以避免,永远为自己提前准备一条路线,逃出生天。


新西兰航空局甚至在官方文件中指出:“无论直升机还是固定翼,山区飞行的黄金定律就是无论天气如何都有一条逃离危险的路线。”永远不要飞入一条没有可以逃离危险情况的路线的山谷。


如果发生迷航,切记河流的下流方向,通常是更宽广的湖或者路面以及村庄,相比于所望无异的层层青山,这都是可以带领直升机飞行员走出迷航危险的显著地标。为可能发生的紧急异常状况,提前留出飞机剩余的功率,高度以及空间,不要盲目试图去依赖飞机性能来走出困境。


● 随时留意风切变,并随时有心理准备,冷静改出。


尤其降落在山区机场,做第五边进近的时候会比普通机场更容易遇到风切变,随时准备复飞并重新着陆。


● 建议在山区及丘陵地带飞行前,跟有丰富山区飞行经验的教员做好相应飞行训练。


或执行双人机组制,由较有山区经验飞行员带飞。


直升机山区事故幸存


除了以上12点不得不考虑的危险因素,这里忍不住额外再唠叨几句,简单说明一下山区飞行时,真的遇到发动机失效我该怎么办?


起飞|阶段


起飞阶段时的发动机失效在任何时间都是最危险的状况之一。


但是无论如何,当飞机距离地面低于500英尺的时候,不要试图返回机场迫降,保持航向向前飞行迫降,努力在落地最后一刻控制飞机旋翼转速和空速。



飞行|阶段


所有飞行员都会在学飞时就学到,巡航平飞时,就算飞机性能一切良好也要时时刻刻为自己观望四周寻找紧急迫降点。


山区飞行的挑战在于,相对于平时飞行,飞机距离地面比平时更近一些。当发动机失效,首先做的就是,控制飞机能够继续飞行,其次寻找更低的地势为自己迫降争取更多高度。如果可以,尽量选择有人居住的区域附近或者公路上以方便求救。


山区迫降可能会落在山坡上,尽量选择落在上坡,可以有效避免飞机动态翻滚失去控制。


迫降在林区为事故幸存和搜救都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迫降在高大的树木上可能会暂时停住飞机,但是很快飞机就会机舱朝下以“大头朝下”的姿态坠入地面,同样非常危险。所以如果有时间选择,尽量选择低矮的果树林迫降。



着陆|阶段


着陆前不要着急解开安全带,系好安全带。


落地前尽量打开机舱门以防重着陆后飞机机舱变形,无法逃离可能随时爆炸起火的飞机。最后记得迫降前关闭油路开关,飞机电源, 以及点火开关来减少迫降着火的可能。


飞机起飞前随机携带简易救援包、防水火柴、手电筒、口哨、以及适当食物。如果重着陆不可避免,重着陆后立刻逃离飞机,直到完全排除着火爆炸可能再回到机舱内。确保ELT即应急位置发射器已经打开,确保得到救援。


切记存活必须条件是:空气、水和温度。保持体温保持并且人处于干燥地带。如果可以,尽量待在机舱内,很多美国山区飞行事故后飞行员的死亡都是因为自己步行离开了飞机区域。对搜救造成难度。


山区飞行赏心悦目,但是也需要更加谨慎,小心。本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略捡其一二简单说明,希望能为各位同行带来安全小建议。欢迎各位同行发表不同见解,互相沟通,学习交流,共同进步!

最后祝所有航空人一生平安!

来源:嘉任航空

原标题:直升机山区飞行,你不得不考虑的12点危险因素


免责声明:本头条号所载内容为本头条号原创或网络转载,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跟我们联系!转载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头条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头条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举报
评论 0